赏识教育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012-08-15孙明振
孙明振
(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462002)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基础联系临床、医学联系药学的桥梁课程,在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药理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多,难于记忆,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难度较大。赏识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方法[1]。笔者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情况如下:
1 理论课堂教学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我国高校许多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几乎千篇一律,单纯讲授,一讲到底。这种课堂讲授法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使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2]。如何应用其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组织实施教学,发挥课堂讲授法的优点,避免其局限性,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多数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药理学涉及到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难于理解。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往往很少参与师生互动,即使参与了表现也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并没有提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除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还用到了赏识。有一次我让一位同学说一下不良反应有哪几类,那位同学只说出了五类,我没有说他回答的不好,而是说“太好了,不良反应的种类比较多,某某同学只有四类没有说出来,很不错”,那位同学暗淡的眼光亮了起来,上课也特别专心。渐渐的同学们不再害怕回答不好而担心受责,回答越来越积极,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2 实验课堂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考核存在问题之一是考核方法单一,实验成绩是由实验指导老师依据实验报告来确定,很多老师判分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是否成功。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多数学生不重视实验过程,做实验不认真,只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很多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是可以根据理论推测出的理想结果,出现很多造假现象,甚至有同学抄袭实验报告,这就导致出现没有做或没有好好做实验的学生获得的成绩比认真做的还要高的怪现象。对于这种怪现象的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二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实验有正确的认识。本篇文章主要通过第二个方面解决。在药理学实验过程中,笔者没有给学生太高的目标,而是将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简单项目上得到成就感。首先让他们做到的是实验操作规范、结果要真实,只要学生在实验中认真操作,即使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只要将真实的结果写出来,就能得到较高的分数,对于这个要求学生都能容易做到。接着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寻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仔细分析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如果学生分析的原因不合理也不能完全否决,应首先表扬他仔细思考,然后再把不合理的地方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基本感觉不到挫败感,会对实验越来越感兴趣。最后一步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能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赏识步步引导,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成就感,不断地追求成功。
3 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是继备课、上课之后的又一基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布置作业时并不是像其他老师给学生同样程度的作业,而是将作业分为难中易三个程度的作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难易程度。在批改作业时,不管学生选择的是哪种难度的,只要按时正确的完成都能得到高分,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信心。这种作业方式会导致学生选择简单程度的作业,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作业完成的程度及课堂学生的表现,单独找表现比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逐渐选择更高难度的作业。
4 日常生活
很多人在上学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讨厌一个老师,即使这位老师的课讲的再好也不愿意听;如果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老师,那么他对这门课也会喜欢,从而课堂上他也会专心听讲。可见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沟通也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条件。课下老师可以放下架子,同学生做好朋友。与学生沟通的话题不仅是学习方面的,还可以谈时事、音乐、明星等话题。
笔者通过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学生学习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1]栾丰年,崔建华,赵翠枝.赏识教育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2010,12(9):1058-1060.
[2]李刚,彭伟.我国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1,1:81-83.
[3]官礼和,鲁皓,蒋伟.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265-267.
[4]龚其海,杨丹莉,石京山.《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