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养心汤治疗抑郁症66例
2012-08-15樊文欣黄志华
樊文欣 黄志华
(1 河南省新野县妇幼保健院,新野473500;2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南阳473000)
抑郁症是临床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对本症重点以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疏肝养心汤治疗本症66例,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按就诊先后分成治疗组 66例,对照组 54例,治疗组男29例,女37例;年龄17~55岁,平均39.2岁;病程5个月至6年,平均8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31例;年龄20~60岁,平均40.3岁;病程3个月至5.4年,平均6.2个月。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组所选病例全部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另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评分法测定,前17项总分>20分。中医辨证中治疗组66例均符合肝郁心虚证型。主要临床表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心烦易怒,多愁善虑,心悸不宁,气怯声低,失眠多梦,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脉弦滑或弦细。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66例均用自拟方疏肝养心汤治疗:柴胡10g,丹参15g,白芍30g,枳壳15g,郁金12g,五味子15g,党参15g,香橼12g,麦冬12g,菖蒲12g,远志12g,合欢皮15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甘草10g。加减:心肝火旺加黄连、栀子;嗜睡痰多加法半夏、瓜蒌、胆南星;胁乳胀痛加延胡索、荔枝核;纳差便溏加炒山药、神曲、麦芽;大便硬加大黄、芦荟。每日 1剂,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配合积极的心理疏导,并嘱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远油腻并富于营养。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 HAMD症状评分法治疗前后的评分及临床表现判定疗效。显效:HAMD评分总分降至10分以下,临床症状全部或基本消失,能处理一般日常生活,随访1年未复发;有效:HAMD评分总分降为11~15分,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情绪低落状况有所改善,但尚不稳定,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无效:HAMD评分总分仍在16分以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情绪低落情况时轻时重。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66例中显效35例,占53.03%;有效27例,占40.91%;无效4例,占6.06%;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54例中显效15例,占27.78%;有效24例,占44.44%;无效15例,占27.78%;总有效率 70.9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抑郁症的成因比较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压力过大是本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郁证”、“癫证”、“脏躁”等病证范畴,认为禀赋不足、精神刺激导致气血郁滞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朱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肝主疏泄,人体气机的调达疏畅离不开肝,若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气机郁滞不通而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多愁善虑、心烦易怒、乳胀胁痛等症;而肝郁日久,化火乘心,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出现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不宁、气怯声低等症。故抑郁症中医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肝气郁滞、心神失养却是其主要病机。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拟疏肝养心汤治疗本症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方以柴胡、白芍、枳壳、郁金、香橼疏肝解郁,调情悦志;丹参、党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益气养阴,补血安神;菖蒲、远志、合欢皮化痰开窍,醒脑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疏肝解郁,补气养阴,益心安神,正合抑郁症肝郁心虚之病机,故取得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