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典就一定是借古讽今吗?
——记一次教学相长的课堂经历

2012-08-15李宏霞

中学语文 2012年28期
关键词:京口用典教学相长

李宏霞

在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学习重点当然是了解典故含义,弄清作者词中深意。学生们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这五个典故“各个击破”后,通过联系背景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词人借古讽今地表达了对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的赞扬,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继而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借廉颇自况,抒发了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词作虽艰涩,但学习却顺畅,风不吹,浪不兴,一切似乎都在表明今天教学即将顺利完结。

但是,就在快下课时,一个男生的问题却于无声处起了惊雷:“这首词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借古讽喻了当朝的南宋统治者,那在古诗词中,用典就一定是借古讽今吗?”我顿时愕然:“教书十几载,从来没有学生会考虑到这一层关系!”一时之间,猝不及防的我立刻与《祝福》中鲁迅笔下被祥林嫂突然发问“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时的“我”感同身受:“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幸而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暂时打破了僵局,我在惊魂甫定之余,理智也慢慢恢复了,许多的知识点,许多的诗词也一一浮现了出来,于是便作了如下回答。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何为“借古讽今”,何为“用典”。

“借古讽今”,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是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诗人自己情感的手法。例如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歌最后两句借古讽今,诗人借写南朝统治者佞佛,修建了大量寺庙,劳民伤财,讽刺了当时晚唐统治者佞佛而肆意暴殄的行径。

“用典”,也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有用前人诗句和用古人古事两种,能起到言简意丰,委婉含蓄的作用。

举例来说第一种。南宋诗人谢枋得在宋亡之后,仍旧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他在隐居期间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庆庵寺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诗人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引用了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词语,把这所幽静的小庙比作了逃避秦王暴政的世外桃源,通过用典委婉地表现了自己与元代官场决绝的态度。本诗虽然使用了用典的手法,但是根本没有明显的“讽今”,只是着重借典故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罢了。

举例来说第二种。“诗仙”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去四川时,写下《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于占卜的君平呢!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尾联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这当然是典型的用典,但明显不是借古讽今。

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的“掉书袋”式的典故显然就属于借古讽今了。

所以,用典就一定是借古讽今吗?

不一定!一定要知人论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解释至此,学生们频频点头,那位男生更是满意之极,我的心情也顿时舒畅起来。正好响起的下课铃为这节教学相长的课堂学习画上了愉悦的句号。

猜你喜欢

京口用典教学相长
京口驿的回忆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