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纸媒的应对策略
2012-08-15王玉卉
□王玉卉
(井冈山报社,江西 吉安 343000)
在大众传媒走向市场的今天,报纸、电子媒体、互联网不断争夺新闻资源,面对多媒体数字网络的冲击,报纸媒体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危机所在,适应新的社会变化形势,及时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生存理念和信心。因为报纸自身所具有的长处和优势是网络所不具备的。
新媒体的信息源主要还是纸媒
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阅读,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可以让读者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但是,新媒体的信息传递也有其弱点,那就是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权威性在网络平台上如何确认的问题。以微博为例,很多信息是无法证实的。
在这一点上,纸媒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比拟的。所以,现阶段,不论是知名门户网站,还是手机阅读,消息来源大多取自于传统的纸质媒体。也可以这样认为,现在的电子传媒与传统纸媒仍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存关系可能会逐渐被弱化,因为目前很多信息资源是共享的。一旦新媒体信息来源权威性树立起来,其完全可以不依靠传统纸媒,这也是纸媒现状所面临的危机。
面对媒体大环境的变化,有些纸媒已经作出调整方案,把理论、评论和深度报道作为主打,不再追求过去的信息量。
寻找新的报道模式“共生存”
随着新媒体的介入,纸媒在发展中逐渐显得有些弱势。但是,纸媒也在探寻属于自己的道路,有些纸媒通过移动终端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展途径。一批率先进入手机终端领域的纸媒在苹果、安卓等移动操作系统开发客户端,抢占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
由此可见,尽管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报纸媒体的退出与消亡。相反,按照媒介形态变化的“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原则,只要传统媒介能够深刻认识网络媒介所带来变化的实质,及时改变生存方式,寻找新的报道模式来建立自己的差异竞争优势,它们将会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格局。
毫无疑问,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跳出单一的报纸经营模式,而要将报媒的发展纳入到文化产业链的思考之中。只有这样,纸媒才能在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下继续发展。
新报道模式的主要内容
加强报纸信息的综合报道。网络新闻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个24小时滚动刷新的新闻平台。如此一来,网络新闻在编辑操作上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只能放低。而且大量采用一事一报的短消息报道形式。网络媒体技术上的最大特征是以无限链接的方式向纵深展开。这种展开方式意味着人们在上网时,在不断点击链接中很容易将自己埋没在大量的、散碎的事件中,针对网络媒体这种散碎化的特征,报纸的综合报道模式,更便于受众在有限的空间和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目前,部分报纸媒体已开始强化使用这种报道模式:新闻背景+相关链接+新闻报道+新闻评论。这种综合报道模式是适应网络时代纸质媒体发展的报道模式之一。
强化报纸信息的深度报道。网络新闻的另一个特征是新闻的浅显性,这就决定了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基本是一些简单、浅显性的初级信息,缺乏进一步的加工和提升。而报纸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这方面施展拳脚,它有一定的编辑时间和一批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可以用解释性的深度报道来应对网络的浅显性特征。因此,纸质媒体应该在应对网络媒体冲击的背景下,认真研究、探索如何更充分、更有效地运用好深度报道这种新的报道形式,并结合报纸信息综合报道的使用,使其成为纸质媒体独一无二的、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产品。
强调报纸信息的精编原则。宽泛性特征也是网络媒体的众多特征之一。所谓网络媒体的宽泛性特征主要是指两点:一是网络首页上信息分类繁多,并非传统媒体新闻所能包含的;二是网络新闻的分类是一种粗略的分类,且沿袭的是纸质媒体的传统分类方式。虽然网络媒体因其海量的信息只能采取这种相对宽泛、粗略的分类方式,但其网络所独有的搜索引擎功能,可以弥补这种分类方式的缺陷。因此,宽泛性特征对网络媒体来说就成为一种合理的必然。既然网络已经借鉴了纸质媒体的分类方式,并且拥有信息量、时效性和搜索引擎的技术优势,纸质媒体则必须研究和探索微妙变化中的受众需求,重新确立自己的新闻分类编辑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精心编辑,从而满足不同的个性化受众的需求。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信息消费模式,人们对报纸更多的使用需求是整合传播和意义消费。但是,作为日益多元化的消费群体,面对众多的新闻产品,其消费模式已从单纯的信息满足消费,转向个性化的心理消费。新的报纸新闻分类的基础也正在于此。每种报纸都应根据自己的受众定位,来进行适应自己的分类与精编实验。近年来,纸质媒体正进行着大规模的改版运动,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对新闻分类的全面反思和重新编排。
有些媒体已在充分认识媒介环境和受众格局变化的基础上,作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强化精编原则,不仅是指新闻分类,还包括对综合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全方位的精心编辑制作。同时,还要对广告版面进行精编以满足广告客户的需要,要在广告客户和受众的双重满足中,尽量实现信息编排的效益最大化,为纸质媒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