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导学案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2-08-15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克里比努尔马合木提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 克里比努尔·马合木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只有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学用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从英语学习中获得乐趣而不是感到充满压力。在这一过程中,科学设计导学案成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高效的方法。
一、导学案编写的实际教学意义
导学案是教师设计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构建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指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友好、平等、支持和帮助,导学案恰好符合这一理论。从预习抓起,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二、导学案要注重学习目标的编写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方向,设计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就是以认真研究教材为基础的。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的。
三、导学案设计步骤
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紧密配合教材内容,力求设计科学化、合理化、实用化,在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下面是一般的导学案步骤:
3.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单词、短语、语法、话题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什么用的方法,什么样的教学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仔细挖掘蕴含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目标。目标要做到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3.2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3 预习指导
期望课前以学案形式指导学生自学预习。既让学生预习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又侧重考察部分新出现知识的理解,也设计了部分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把本节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本节学习需要哪些其他知识,对学习内容进行学法指导。预习指导时,要向学生说明清楚。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3.4 自主学习
复习巩固的内容可以以少量的题目进行复习,导学部分的内容不能习题化,应将知识点问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3.5 当堂检测
要求题型多样,量要适中、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即让学生预习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又侧重考察部分新出现知识的理解,也设计了部分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3.6 课堂小结
尽量让学生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7 作业布置
科学、合理。
3.8 课后反思
反思应该是全面的:全面反思一节课的得失,课后还要有教师的反思。
四、结束语
导学案的出现对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希望导学案教学能在激发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1]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