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的艺术性探索

2012-08-15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邓炜

中学生英语 2012年17期
关键词:形象性情感性教育性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 邓炜

高中英语教学的艺术性探索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 邓炜

关于“艺术”,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艺术的上述两层内涵,也适应于教育,教育是一种两者兼具的特殊的艺术。

教育艺术 审美愉悦

教育艺术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依据在于教育和艺术具有诸多一致或相似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遵循教育与美的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教育活动特征,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愉悦性和教育性等基本特性。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艺术的首要特性。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教育者通过精心设计,在教育中将知识与生动的形象联系起来,将和谐、均衡、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去,这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引人入胜的活动。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重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例如,笔者在Book 2 B 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戏剧的社会背景及其主人公 Antonio、Bassanio、Portia and Shylock 之间的关系,以播放短剧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 love、hatred、betrayal and vengeance。

二、情感性

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科学是以理服人,而艺术则要以情动人,真正的教育艺术必定饱含着教育者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严肃地指出,教育者不应当是根据某一部公正而抽象的法典来冷静地进行审判的法官,而应当是像孩子那样深刻感受周围一切的活生生的人。

英语是一门语言,其语音、语调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很好地传达说话人的情感,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近几年来,中小学英语教材的频繁变动,目的也是直指语言的应用性和情感性。目前我们的学生一接触高中教材Book1 A Unit 1 Good Friends就明示了Friendship and 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育艺术的本质特点,它决定着教师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只有靠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修养融入教育活动之中,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

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与发展中,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和体现外语交际教学思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提问形式代替了单纯的讲授。然而其不足很快就显现出来,比如: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提问的角度把握不当、综合性思维训练不足等,人们开始探索对话式阅读。继而出现的讨论式阅读、任务型阅读都是教育者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四、愉悦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个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美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说,凡是美的事物,都有一种引起人们产生爱慕、喜悦之情的属性,这就是美的愉悦性。教育艺术同样具有愉悦的特性。教育艺术的愉悦性,是指教育艺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记得在Book 2A Unit 1 Stephen Hawking的教学中,笔者以主人公鲜明生动的感性形式及其内在的本质力量,激发出学生心中爱慕、崇敬、愉悦的心情,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高尚情感。

五、教育性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教育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其特殊性就在于教育艺术的审美愉悦性是以教育性为出发点和目标的。教育中的审美并非单纯的娱乐,而是人类认知真理、培养品德和增强体质的特殊方式。

下面以中学生的热门话题为例来阐述教育的目的性。笔者在Book 2A Unit 2 News Media的教学中,讨论:If you were a reporter,what would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most?有一位女生非常坦率地作了一次演讲,她的话题是first-love,全班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同时他们也在期待着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时,笔者在肯定了这位女同学的观点的同时,针对目前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提出了几条早恋的危害供同学们思考,让同学们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要求集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愉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只有达到了这样一种崭新境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具有艺术性的教育。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萧宗六、贺乐凡主编.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形象性情感性教育性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语义性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摭谈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平衡研究
开启学科教学的多元功能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