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广播新闻主持应具备的素质
2012-08-15文丨李春艳
文丨李春艳
广播新闻是一种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其收听方便,听众无论是在家中还是旅途,都能享受到随时随地收听的便捷。但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广播新闻也面临着挑战,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用精彩的播报赢得听众的认可,扩大广播新闻的受众范围,树立新时期的媒体形象。
1 新时期广播新闻所处的竞争环境
新时期广播新闻正处于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一方面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新媒体对于新闻信息的传递具有实时性、多样性、互动性的特点,其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闻形式丰富多样,或是网络新闻,或是手机新闻等,能够满足用户使用不同硬件了解新闻信息的需求。而且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强大,用户了解新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各种互动。而传统媒体一般是按照固定的时间传递新闻信息,如电视台和电台固定时间的新闻节目,报纸每天固定版面的新闻栏目。新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播报以及后续跟进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媒体的抢先播报,广播新闻作为传统新闻形式必须弥补时效问题,并实现深度报道,以吸引听众。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传统媒体内部,竞争也是无时不在。广播新闻由于视频播放的限制,只能通过音频播报新闻内容,在此方面电视新闻显现出特有的优势,而报刊新闻受众面广,不受阅读时间的限制,因而广播新闻如何应对电视和报刊媒体的竞争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2 新时期广播新闻主持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期媒体竞争如火如荼,一名优秀的广播新闻主持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使广播新闻节目具备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媒体竞争中绽放光彩。
2.1 政治素质
新闻信息传递是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工作。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节目是树立媒体公信力、体现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环节,更被称为媒体的旗帜。在媒体竞争中,广播与电视、报刊相比,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广播新闻主持首先要具备崇高的政治素养,通过新闻播报与评论传递广播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新闻播报与评论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如果仅仅是对新闻内容的照搬宣读,听众很可能失去收听广播新闻的兴趣,转而选择其他媒体获取关心的新闻信息。当前各大电台积极寻求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创新,新闻立台、观点强台是打造专业新闻频率的保证。因此,主持人要将真实、客观的新闻内容与社会中的人物、事件关联起来,展现新闻评论的社会感染力,实现广播新闻的深度报道,从而吸引听众的持续关注,激起共鸣。新时期对于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是媒体应承担的使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思想侵袭着人们的心灵,也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影响。广播新闻主持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弘扬时代精神、摒弃不良风气为己任,在新闻播报和评论中体现鲜明的舆论导向,切实成为先进思想的领航者。例如,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主持人及时为听众传递现场信息,持续跟进救灾进展,并结合本地实际,讲述群众参与救灾工作、奉献爱心的感人事迹,不仅能满足听众时刻了解前方信息的需求,更能掀起爱心救助的浪潮,传递人间真情。所以广播新闻主持要将政治领航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用崇高的政治素质打动听众。
2.2 文化素质
新闻节目不是生硬的、刻板的。观众之所以喜爱观看白岩松、敬一丹等央视“名嘴”主持的新闻特别节目,很大程度上是欣赏主持人严肃、认真而又不失生动、感人的主持风格,其间穿插的幽默诙谐更使节目锦上添花。这就说明文化素质在新闻主持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其新闻主持现场精彩的解说和评论是深厚文化底蕴积淀的成果。而有的广播新闻主持在节目中仿佛平日聊天一般,新闻解说过于口语化,评论内容缺乏深度,忽视听众感受,节目收听率非常有限。广播新闻评论的泛化和僵化是当前急需改进的问题,主持人不应只是简单嫁接其他媒体的新闻评论,而是要以自身的文化素质为基础,深入诠释新闻内容,用不同的评论风格带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使听众感受到广播新闻的独特评论视角。因此,主持人首先要具备新闻播音专业的文化素质,播音吐字清晰,富有节奏,声音动听感人,拿到新闻稿件后能够迅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题,用适合的基调传达新闻信息。而且主持人还要注意塑造自己的主持风格。其次,主持人应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用广博的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最后,主持人还要具备深入思考、分析的能力,从而将新闻内容解说得生动而又深刻。主持人的妙语连珠将引来听众的欢呼雀跃,尽管主持人和听众无法正面接触,但心中的共鸣却是对主持人最直接的肯定。
2.3 技术素质
媒体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媒介间的融合。作为广播新闻的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技术素质。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将是广播新闻发展的崭新契机,积极应用新媒体的优势丰富广播新闻内容、扩充新闻形式是吸引听众的有力举措。微博、短信平台、网络平台等都是新闻传播科技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互动新闻节目中,广播新闻主持可以借助微博实现与听众的互动,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和观点,对各种社会现象给予深刻的评论,了解重大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等,从而使听众听到社会真实的声音。再如,主持人在新闻评论过程中引用网络中的热点话题、词语,不仅是对新媒体的肯定,更是对听众信息获取习惯的一种尊重。所以广播新闻主持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新媒体及其他传统媒体而开展新闻播报、评论活动,新闻传播的科技化潮流也是主持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新闻播报的实时性、互动性是尤为突出的竞争焦点。新媒体更容易实现对各类新闻节目的实时播报,时刻与受众展开互动。因此,广播新闻主持应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借力新媒体优势,从新媒体中寻找新闻线索,利用新媒体发布互动话题,延伸广播新闻的播出时间。例如,广播新闻主持可借助微博直播实现新闻实时播报,还原新闻现场,满足听众继续收听的需求,以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3 新时期广播新闻主持素质提升的途径
为提升广播新闻主持的综合素质,增强广播新闻的公信力,电台应高度重视主持人的选拔和培训。首先,电台招聘新主持人应全面考察个人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确保新人不仅具备专业学历背景,而且能够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思维敏捷,对新闻线索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评论解说一针见血。其次,电台应加强体制改革,吸纳资深编辑、记者加入广播新闻主持团队。资深编辑、记者长期在一线采集新闻线索,深刻了解国际前沿和民生百态,社会阅历丰富,能够将新闻的采、编、报集中于一体,新闻解说和评论能力突出。最后,电台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传递先进思想,为主持人注入新鲜的文化知识,探讨广播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模式,并邀请知名主持人分享经验,进而提升广播新闻主持团队的整体实力。
4 总 结
主持人不只是新闻内容的叙述者,还是新闻的评论者。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广播新闻主持应具备全面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听众,从而凝聚新时期广播新闻节目的竞争优势。
[1] 高玲,肖玉英,李国宝,等.广播新闻评论的改进与提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0).
[2] 王志,陈曦.主持广播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应用[J].科技传播,2011(18).
[3] 周小普,胡岑岑.破除现有播音主持体制是当下广播新闻改进的突破口[J].媒体时代,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