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2-08-15福建陈月桂
福建 陈月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了让刚学写作的学生能轻松拿起笔,写下生动优美的作文,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阅读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它正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有神之笔从读破万卷书来,没有“读破万卷书”,哪来笔之“有神”?阅读如蜜蜂采花,作文如蜜蜂酿蜜,正如有人所说阅读是吸收,是信息的输入,写作则是输出,是信息的反馈。阅读,能正确理解作者通过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文字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理解、吸收的过程;写作,则要求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表达、倾吐的过程。
读为基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可谓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文质优美、结构严谨的佳作,是学生布局谋篇的良好范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研究课文的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分析概括的能力;增加朗读、熟读、精读、诵读、背诵的容量;要提倡摘录,做读书笔记;要提倡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还学生一个博览群书的天地;提倡办黑板报,开展作文竞赛;提倡作文有指导,有评改,有自改,有互改。
二、观察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观察可谓是写作的第一步,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所谓观察,就是根据视觉反映在头脑中的印象,再经过思考分析来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过程。许多妙文佳作就是通过观察,再借助语言来表现的,例如游记、景物描写就是如此。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为重要。没有准确、细致的观察,就不会有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
著名作家老舍的《草原》堪称写景典范,作者既写了草原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又写了一碧千里、翠绿欲流的草原美景,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神往。作者之所以有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不正是他细致入微观察的结果吗?对小学生来说,观察的方法要从《看图学文》中来获得,观察习惯和能力要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农村是一幅天然的四季美景图,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去引导学生观察描写,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扬起创作的风帆。还可以有目的地去观察一下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观察各种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当然,随着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的提高,随着“校校通”工程的不断发展,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等来观察动、植物,自然景观,将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了。
总之,要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注意周围的人和事,逐渐养成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生活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
写作和办事一样,总得有个动机。动机萌发与形成,赖于实践,赖于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一致。动机从实践中来,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直至完善。什么是作文呢?作文,简单地说就是写话,就是将客观现实在头脑里形成的印象,用通俗、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客观地展示生活,再现生活。生活,是写作的原始材料,是写作的矿藏,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要正确写话,就要正确对待和热爱生活,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摄取营养,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要有意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写作氛围,发展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去认识世界,表达情感。例如:组织春游、扫墓、参观访问等等,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自己的生活,捕捉写作素材。
四、毅力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说过:“创作需要勇气。”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毅力。有些同学一遇作文,就脑子空白,面有难色,写起作文来应付了事,马马虎虎。要求写观察日记,也时断时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对症下药”,拓宽渠道,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用鲁迅先生等人的事迹教育学生,使学生愿意写,认真写,经常写,经常改。鼓励他们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劳动创造,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推掉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披荆斩棘。有了顽强的毅力,多写多练,创作之花才永不凋零。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做法,一定能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定能让学生写作的第一步走得轻松、自在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