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话可说”到“能说会道”——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策略
2012-08-15浙江陶清标
浙江 陶清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语文,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可见,口头表达培养历来是语文教学主要任务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言语交流,提高他们口语交际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诚如王崧舟老师所言,一个孩子语文学得好不好,一看是否能出口成章,二看是否能落笔成文。
如何让孩子们达到“能说会道”,口语交际课是一条主要途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试观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一些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让孩子从“无话可说”到“能说会道”,如何促进口语交际深入而有效地进行,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思考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一个版块,教师们都非常重视。但是,口语交际在进入语文课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匆匆过场,为“交际”而交际,缺少具体的交际情境
根据教材安排,每单元均有口语交际内容。但是笔者发现,一些教师为了“交际课”而进行口语交际,不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与营造。教材中很多听说的训练也变成了形同虚设,不考虑实际效果,匆匆走过场,缺乏真实的交际情境,难以表现孩子的真情实感。如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与远方小学生“手拉手”》。教师没有创设具体交际情景,以提问的方式,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说一说如何与远方的朋友开展“手拉手”活动,一问一答展开教学。当学生说到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时,教师马上让他们开始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而口语交际过程就这样简单带过。这样的教学,与生活脱节,缺少具体交际情景,为“交际”而交际,效果自然不明显。
2.参与面窄,少部分学生撑台面,缺少全面的交际对象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是听者和说者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交际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显得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口语交际,其核心是‘交际’二字,即必须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应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说起来。面向全体是它的基本要求,应该让绝大多数的孩子真正参与口语交际过程。但是,课堂中却常常发现,参与交际的孩子总是那么几个人,而其他的孩子只是当听众,当看客。
3.一问一答,单线式交流,缺少多维的交际互动
口语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互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是口语交际训练最显著的特征。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加口语表达能力。教师没有很好地让学生互动起来,课堂上更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单线交流,缺少的是师生和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目标的达成。又如一位教师执教《学会赞美》,以“叔叔被评为劳动模范”,“同学在运动会获奖”等情景,引导学生去赞美别人。虽说学生说得也不错,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看到的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缺少小组之间和同桌之间的互动,缺少生生互动。
4.脱离实际,不知该说什么,缺少适切的交际内容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选择的口语交际话题存在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选择的口语交际练习内容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不会说、不敢说,说得不完整、不连贯,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一位教师在四年级口语交际课上选择了关于利比亚战争的话题,让孩子谈对战争的看法。孩子们本身对这场内战了解不多,对战争的原因更是不知。这样的话题,学生自然无话可说,无言可表。这样的口语交际,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如何让孩子们从“无话可说”到“能说会道”呢?笔者以为,要优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策略。
二、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优化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有效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真正让他们从“无话可说”到“能说会道”,教学中可以实施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起口语交际欲望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指出:“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明确自己的交际任务,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的确,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这种交际活动离开“特定的情境”就无法进行。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生动活泼地体验,兴致勃勃地述说,建立起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的宽松环境,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形式。当学生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需要时,这种内在的潜力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
如口语交际课《气球飞进教室》。教师以气球王国的一员出现——“气球老师”。学生们围成一圈坐下来,并一一与“气球老师”打招呼。教师提供了节日里的照片,让同桌之间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说说自己所见的气球与内心的感受。说后,教师找一部分学生当“气球宝宝”,让其他孩子把愿望告诉他们。学生各自找到自己喜欢的“气球宝宝”,表达自己对气球王国的好奇和向往,情绪高涨,不吐不快。教师再让“气球宝宝”们告诉大家,哪个学生说得最清楚,是怎么说的。最后,“气球老师”要飞回气球王国了,让学生在“气球外衣”上画画写话,以作纪念。学生分小组投入地商量,合作交流,并让上台领气球的代表把本组的意愿告诉大家。
在这节课中,教师以“气球老师”这一特殊的身份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而学生则变成了一个个小气球。交际过程中,每个学生真心投入,真情交流,尽情述说着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当情境与口语交际相融,学生们口语交际欲望都被激发,口语交际走向深入,自然就水到渠成。
2.走进生活,拓展口语交际素材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口语交际,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口语交际应该面向生活,选择熟悉的内容,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除了每学期教材中规定的口语交际训练外,从生活和学习中及时发现和利用一些资源,拓宽口语交际渠道,开展口语交际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1)从主题活动中寻找
当学生们轻松活泼地参与主题活动的时候,也正是口语交际的绝佳时机。学生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口语交际,在自由自在的空间里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就显得生动而有趣,深入而有效。
例如笔者围绕“小蚂蚁集市”开展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活动前一周,教师把学校将举行“小蚂蚁集市”的消息告诉学生,并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该如何开展小蚂蚁集市”。交流后,各组推荐代表发言,围绕该如何开展“小蚂蚁集市”献计献策:要分好组,选好组长,组内进行明确分工;确定卖什么商品,需要谁的支持,及早做好准备;要讲究“经营”策略,以吸引“顾客”……学生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参与热情高涨,收获的确不少。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推销“商品”,与“顾客”讨价还价;走出“摊位”,摇身一变,他们又变成“顾客”。
利用“小蚂蚁集市”进行真实的交际,从活动中挖掘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资源,开展口语交际训练,锻炼交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交流是多维的,是深入的,也是有效的。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参与交际过程,教学不着痕迹,收效实实在在。
(2)从社会实践中寻找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大量的实践体验是每个学生参与过程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契机。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活动时空,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质量,孕育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内容更丰富多彩,形式更活泼有趣,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训练于无形当中,从而更具实效性和推广意义。因此,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深入探究。
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找错别字、宣传交通法规、参与社区活动、调查环境污染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在实践生活中学会交往。课内,可以模拟社会实践,如放学路上、公交车上、小鬼当家、银行存钱、打电话、问路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主动体验,自主表现,学会真正的口语交际。
(3)从热点新闻中寻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学段目标中要求孩子们能“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根据热点新闻开展口语交际,关键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世博会到动漫节,从角膜捐献到地铁线路,都能成为口语交际课的话题。
笔者曾就“杭州地铁一号线设计与施工”为题开展了口语交际训练。课伊始,教师便在屏幕上播放有关地铁一号线的有关新闻,以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激起学生们的欲望。课中,以“我所知道的地铁一号线”,“地铁带给我们的方便”等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并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对决策者说,对建设者说,尽情地述说着自己心中对地铁的展望,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中来,认真倾听,积极表达,真情互动,既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又提升了语文的素养。
3.整合课型,利用多种交际契机
整合课型意味着对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等诸要素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统一目标之下,经过精心的设计、培育和转化到和谐、互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
(1)在阅读课进行口语交际
崔峦老师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机会,多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让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有机整合,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如课内有许多可供口语交际训练之处:欣赏品味生动形象的句子;表演情感动人的情节;想象课文内容的空白处等,开展积极思维,富有个性地运用语言,表达个人独自见解等等。
(2)在导读课进行口语交际
在导读课上,好书推荐、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等等,都成了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的新契机。好书推荐,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读书交流,积累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语言;读书辩论,提升口语交际的效果。
如一位教师执教导读课《城南旧事》。教师让学生们谈谈阅读后的感受,说说自己对小说中的人物的印象,并就相互交流的结果进行深入的阅读,选择几个典型句段去体会、揣摩和评价。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们交流得充分,效果很明显。
(3)在习作课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关系密切,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相辅相成。人教版教材安排上,大多利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从说到写,说写结合,相得益彰。习作教学中,应该充分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习作思路清晰,语句连贯,遣词造句的能力较强。
例如,五下“口语交际·习作四”,从一则电视公益广告引出话题,启发学生回忆并讲述令自己感动的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写下来。
(4)在晨谈课进行口语交际
学校开设晨谈(或午谈)就是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晨谈(或午谈)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是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用性。学生们在这十五分钟内能了解到与自己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能有效地开展安全、卫生、节日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笔者一般是这样组织晨谈课:课前,学生要搜集信息,进行整理与加工。整理加工的过程就是语言组织的过程。课中,学生的汇报与交流,就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后,还能将这15分钟的交流过程进行延续,将口语交际进行到底。
(5)在团辅课进行口语交际
班级团体辅导课(以下简称“团辅课”)是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借助团体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的心理辅导过程。团辅课和口语交际课都比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尊重接纳、有效聆听,都注重真诚深入的交流。
如一位教师执教团辅课《愉快的交谈》。先由读本上的三幅漫画入手,让学生细细品味,发现异同,寻找原因。学生们在一番观察、思考之后,交流了各自的看法,明白三幅漫画中哪一幅交谈最愉快,哪一幅交谈最让人不愉快。接着,根据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进行小组互动和全班交流,谈谈生活应该养成怎样的行为习惯,并阅读故事《旅游》,谈谈对文中主人公小东的建议。教师以主人公李磊的身份参与其中,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在这节课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积极地参与互动交流。他们都懂得了与人交谈要学会倾听和赏识,与人交往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切地进行了沟通,从而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问题,不断优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芹.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10(8):141-142
3.李金云.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84-88
4.邱娟飞.关于小学口语交际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探索[J].内蒙古教育,2008(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