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2012-08-15浙江万志军
浙江 万志军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生写作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初中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虽然记叙文与说明文和议论文相比有贴近生活、素材丰富的有利一面,但同时又存在着千人一面、内容平淡、思想浮浅的通病,甚至于由于训练题目的雷同,训练方法“公式”化,出现了小学生和中学生作文同一面目的情况。也使有些同学失去了写作兴趣,不再对自己生活进行记录和思考,写日记难、周记难便是明证,更不用说写一篇像样的作文。究其主因,还是记叙文写作训练不得法的问题。实际上是训练让学生远离了写作,写作使学生远离了丰富的生活,也造就了怕作文、作文难的难堪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纠正写作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素材陈旧,事件虚假,主题雷同
在初中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要求学生写出有重大意义,能表现崇高思想的人或事的倾向,所以学生每次作文都要挖空心思,寻找一些“人生大事”。然而,对于十几岁的年龄、仅仅局限于学校生活的中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假”、“大”、“空”。并且学生的作品中抒写真情实感的内容少之又少,能够多角度观察思考,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件和人物的作品更是难得一见。如在《我的母亲》一文的训练中,两个班的同学,写母亲冒雨冒雪背自己看病的竟占百分之七十多,其他的如送自己上学、送雨伞等正面描写成了本次训练的另一重要内容,而能真正从生活细节出发,写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爱心,又有着不少缺点的真正母亲的作文根本无法见到。
如此训练的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失去了对生活的正确判断,忘记了那些真正让他们“心有所动”的真实细节,忘记了正需他们用心去改变的阴暗角落和黑暗面。
(二)结构安排过于形式化,造就现代“八股”
当前作文教学的另一弊端便是过分强调形式,写个千把字,分个三五段,开头要开门见山,结尾要意味深远,人物从头到脚,事件开端结尾,学生总是拿着一套写作理论去套自己的本已贪乏的中学生活。多数学生在写作时不是考虑写什么,而是怎么写,怎么安排结构层次。在理论的指导下,学生总是绞尽脑汁想为文章开个好头,再为文章来个圆满的结尾,较少顾及表现写人物的细节,抒写事件的过程。其结果是徒具其形,而失却作品的灵魂,作品成为“文尸”。学生努力的结果是距真正的“好作文”越来越远,越是理论高深,越是作文艰涩,难为美文。面对一篇篇新“八股”,老师叹息的同时,学生也远离了作文,因为努力未得到回报。
(三)要求过高,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作文训练中,教师总是不自然地从作品思想性,语言水平,人物塑造,结构层次等多方面高标准地要求学生,以“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这往往会使学生觉得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并知难而退,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消失殆尽,如何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学生习作往往事从己出,叙写身边趣事,抒发自我心理感受,这正是写作的真谛所在。但教师往往以高标准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冲动,使学生唯望“文”兴叹,每次提到作文或毛孔痉挛,汗不敢出,或自愧弗如,敬而远之。学生因此对自己的身边小事,对自己本已平淡的生活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兴趣,那么平时所谓的思考、观察只是一纸空文,又如何要求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呢?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如果期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期望学生写出美文佳作,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要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就必须改变指导的方法手段,把学生从无话可说、胡编乱造、内容干瘪、思想浅陋的怪圈中解放出来。抛弃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打破平时作文训练形成的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激发学生主体智能与意识,鼓励学生关心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生活,积极参与作文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写作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二、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提
对于什么是记叙文,《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界定的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可见,记叙文的第一特征是真实,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歪曲捏造其基本事实,且作者本人应该是所记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者。另外,从语言表达方式上来讲,记叙文所运用的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记叙。只有记叙,方可为读者交代明白事情的要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当然,为了文章的生动,记叙文也可以有关环境、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渲染,关于局部情节的生发和想象。为了主题的深刻与升华,记叙文亦可辅之以议论。但综其一点:情感真实性和记叙性永远都是记叙文最强劲的两根主肋。
自从叶圣陶先生按“四分法”将记叙文划定为学生作文的一种文体后,记叙文便无缘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其实,在文学世界里,常居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文学,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社会、时代的“记叙”。可以说,记叙文的写作就是在抒写生命的每一份真。鉴于此,在指导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时,寻求生活中的每一份真实即为指导前提。
三、记叙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一)放低写作门槛,培养动笔习惯
1.培养留心身边事和勤于积累素材的习惯
“课标”对低年级的作文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这句话明确了小学生写作的目标就是叙写所见所闻,倾吐所思所想。我想,对于初中记叙文写作而言,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写出好作文的关键。从这一原则出发,我对学生的随笔写作提出了“不求日日精彩,但求不错过精彩”的口号,鼓励学生采用灵活自由的写作形式。因为写作时心灵韵律的自然流露,表现形式也应该是自由随意的,就像与熟人谈心一样,可以无拘无束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很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让学生多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或长或短,把这些作为写作的素材,养成勤写勤记的习惯。学生写作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写作文时想到过去一件事可做为材料,但又已经遗忘了大部分的细节,恍恍惚惚,追悔莫及。这就是因为缺乏记录身边小事的习惯所致。
2.培养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习惯
过高的作文要求往往使学生面对生活时拼凑内容、夸大事实,从而造成一种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空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体验的真实性,情感的真实性也便无从谈起,又如何能打动人呢?如学生对老师牢骚满腹,但作文中的老师个个敬业爱生,光彩照人,这种公式化的歌功颂德又如何成为好的作品呢?
鉴于此,不要先对学生所记录的事件、所抒发的情感、所描写的人物进行思想上的高标准评价,而应当充分地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吕叔湘先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不能够给作品戴上思想政治的高帽子,让学生一味地找先进人物,造重大事件,进而出现诸如考场作文中将父母“活活”写死的“悲剧”。
(二)指导比较观察,突现个性细节
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人物塑造是一个难点,学生常常难以把握,写出来的人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特色,如笔下的母亲都是貌不惊人、勤劳肯干、疼爱子女。而所描写的事物又都流于表面,用一些缺乏个性特色的形容词,如高大、美丽、黄的、绿的等等,表现不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写作效果。传统教学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观察感受,但如何观察都显得很笼统,学生的眼睛总是停留在表面,多数学生眼中的人和事都是一样的,同样,反映在作文中更是惊人的相似。
那如何让学生在观察中抓住人物和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写作中又要言不烦地表现出这种特征,使所描写的事物熠熠生辉,人物又卓尔不群呢?
没有比较便没有区别,所以比较是抓住事物特征和人物个性的最重要手段,在观察中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例如:同是动物,吃东西时狗、猫和猪有什么不同,睡觉的姿势又有何不同;同是发怒,男老师和女老师有何不同,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有何不同等。这种比较观察即饶有趣味,又能让学生马上找到事物的本质区别,进而为记叙写作中能个性化地表现人物和事物打下基础。
当然,我们还应当教会学生多种比较观察的方法,如在人物观察中,本人便教给学生关于气质和性格的基本心理知识,特别是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如“多血质”的反应迅速行动敏捷,可塑性强,适应力强,“黏液质”的宁静,克制忍耐,温和可靠……,并列举形象的例子:如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娃的实验举例,同样去戏院看戏迟到,遭守门员阻拦,“胆汁质”的人会大声吵闹,硬闯而入,“多血质”的人会想办法溜进去,而黏液质的的人可能耐心等候幕间休息,抑郁质的则叹息不走运。我让学生利用这一知识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观察分类,并记录下典型事例。学生们做得兴味盎然,写下了不少生动的片段,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优秀的记叙文何愁写不出来。
另外,培养中学生观察把握细节是另一个重要的能力,因为细节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人或事物的本质。为让学生认识到细节观察与描写的重要性,本人列举了大量经典文本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体会。例如鲁迅作品《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孔乙己》中罩住碟子的大手,以及鲁提辖的“这厮诈死”的小小谎言等等,结合作品进行或有或无的比较、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我在让学生对各任课老师的观察中,要求对他们的多方面进行记录:衣着打扮包括颜色、样式、搭配习惯等等;面部表情包括发怒时、开心时、上课时;口头常用语、习惯性动作、手势等等,只有对这些细节做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才能在写作时真正表现出人物个性,塑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在校内观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扩大观察范围,由学校、家庭到邻里、社会,并且注意不同环境中的同一人,或不同人物在同一环境中的细小差别。除了人物之外还可对动物、植物建筑物等其他事物进行比较观察,使作品的情境和人物都活起来。通过写作积累,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体会。
(三)重视引导体验,培养丰富情感
南齐时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认为,写文章是“为情造文”、“情动于中而发之于文”。而现在学生作文最缺乏的便是情感,造成学生作文情感空间的主因是缺乏对学生感性体验的引导和抒发。
作为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原因,他们本应是敏感而情感丰富的,但是到了作文中便明显地表现出迟钝与肤浅。其原因何在呢?最主要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让他们将真实的自我封闭起来,而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作,按老师教给的技巧去照搬,抒人之情,而非己之情。实际上已经在写作中失去了自我,我们又怎能要求学生写出动人的“性情文字”呢?因此,在让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抒发心灵的感受,表现自己的爱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也才会在写作中在语言文字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当保持更高宽容与爱心,不要对学生错误的认识,幼稚的体验、病态的情感肆意指点批评,而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中去,用真正的生活去教育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去受体验,思考积累,事实证明班集体,也是一个真正的情感熔炉,学生敏感的火花在这里交识碰撞,最终会熔铸成一个优秀的整体,并塑造出优秀的个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细腻的感情,只有在集体中,只有在同你周围的人们不断的精神交流中才能培养起来。”而“一个人的感受愈丰富、愈敏锐、愈独特,他的文章也必须愈有个性”。
要写出真正的好作文,教师必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陶行知始终强调,学生必须参与到生活中去,认为“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教给学生做人和写作的最高技巧。歌德说:“当敏锐的洞察力同善意和热爱相结合,就能探到人和世界的最深处。”那么优秀的个性化的作文也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教师教会学生挖掘生活内涵、提炼生活大小事件中的深刻意蕴,养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关心民众的优良品质,这样就能写出有思想有品位的佳作来。
当然,作文是学生用字、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应,需要长时间、多方位的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写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提高写作能力,其他三种能力也不可偏废。另一方面,“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其知识,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叶圣陶又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能塾之功弥深。”如果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真正教会了学生如何作文。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
[3]周明星.读书创新与写作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8
[4]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5]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