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生态环境整合,打造中心城市文化名片
2012-08-15文丨张
文丨张 雷
(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吉林132000)
1 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升级和改造
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的经验表明,一种产业或一个城市区域的持久的发展动力或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断的创新能力和厚重丰富的文化基础。
文化产业的集聚给城市带来优势:一方面体现在集聚带来的创新扩散,知识溢出等外部效益,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升级,建设城市的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并且还会通过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于创意能源的激发,提升整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同时,城市的文化创意活力自然会进一步增强这一区域文化产业与经济结构的优化,打造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目前,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最重要的大都市都已经提出:要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并把它视为实现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无疑,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是我国最有条件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城市,同时,这些城市的文化产业对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将是非常突出的。
2 中心城市的文化挖掘和城市定位
随着我国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突出城市特色也为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如成都提出“休闲之都”,长沙提出“快乐之都”的理念。一些特色鲜明,具有专业化特点的城市开始出现,旅游城市最为典型。以丽江市为例,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6%,成为该市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旅游业成为该市的核心产业。与其它经济形态一样,文化产业的竞争也是差异化的竞争,发掘具有独特性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以四川自贡市彩灯制作为例,自贡彩灯制作已经有1 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外展总收入4 500万元,当地群众海外劳务收入达1 200多万元,彩灯已成为自贡的支柱产业之一。
3 结合城市改造,发掘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影响力
3.1 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魅力来源于城市历史,发掘城市文化特色首先要重视保存城市记忆。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是该城市文化和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识。因此,保护和发掘城市有特色的文化,就是保存城市历史,保存城市魅力。一些老街道诸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广州的老街、丽江的民居等等,都是能够让生长在此地的人感到亲切,让外来游客感到惊奇的历史景观,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弥足珍贵的资产。
3.2 用艺术改造老城区
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保存老建筑、老城区,是城市发展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借鉴美国纽约市SOHO艺术区,将艺术引入旧城区的改造模式,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利用老城区(老厂房、仓库、老社区、街道、城市近郊的农村)建立艺术工作室,进行包括绘画、雕塑、各种形象设计等艺术生产和展示活动的艺术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上海的莫干山路艺术区、田子坊艺术区,深圳大芬画家村,杭州的LOFT49艺术区等。走进艺术工作室内,扑面而来的是充满新奇、怀旧、反叛和前卫的艺术气氛。两个不同的时空、不同内容和气氛的碰撞,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世界城市TOP12”,北京首次被列入其中,原因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之都的未来潜力。2004年北京建筑文化周中,北京十大建筑文化通过网上调查方式评选出炉,798艺术区名列三甲。798艺术区创造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化财富,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展示舞台,为市民提供了艺术教育和艺术熏陶的公共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品牌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形象的一张不可替代的名片。
3.3 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创造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大城市纷纷兴建表演艺术中心,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等。这些文化设施对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以纽约市林肯艺术中心为例,该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中心同时为1万多人提供各种艺术培训。为培养创意和设计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创造文化品牌来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影响力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风格设计、建设风格设计、园林设计、色彩设计等等。杂志、报纸、电视台等,一旦在公众中产生影响力,都能够成为城市的品牌,即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兰州的《读者》杂志、长沙的湖南卫视、广州的《南方周末》都是所在城市的重要品牌,对提升城市影响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整合文化资源,进行城市文化品牌的有效推广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色多而盲人”。特色特色就是指在众多的色彩中,以一种色彩为主要色调才能成为特色。如果一个城市品牌营销把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当作城市的特色,那么这个城市还能称其为有特色吗?而我们的城市对这些城市特色基本的常识和起码的道理和原则都不顾,这样的城市品牌营销只能是一场无聊的狂欢和滑稽的闹剧。
有这样一个城市文化品牌推广案例:数万名现场观众,全程电视直播,北京奥运会着实为各国运动健儿展示高超的竞技才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不仅如此,它也为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带来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让伦敦这座城市作为一个投资、留学和旅游的理想之都得到了信心十足地展现。吸引全球关注,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这次成功的城市文化品牌推广,无疑为伦敦接下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城市主题文化品牌营销,还将会取得更强大的品牌价值:城市品牌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集结起来就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因此,城市品牌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拥有巨大的价值。
4 结论
从文化产业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同方式可以得出以下认识:(1)文化产业具有多重价值。(2)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和转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3)依托自身优势与善抓机遇。(4)城市的文化品牌让城市充满活力。因此,结合城市改造,发掘所在区域的文化及非物质的遗产,参考台湾及日本的“一村一物”的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周边二三级城市和乡村为辐条构建文化产业综合体是当前打造城市名片,增加城市魅力,发展城乡经济的一个很好的思路。由政府牵头,文化,旅游,民政等相关部门参与,找寻具有特色的地区相关产品,组织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人及文化名家,在中心城市聚集构建文化产业园,设立创作室,形象店铺,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这即能减轻城市改造负担,又能构建城市精神文明的形象,还必将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道美味的饕餮大餐。
[1]李怀亮. 国际文化贸易概论.2006(1):78-99.
[2]祁述裕.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8(1):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