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行本起经》与其异译本《过去现在因果经》词语比较举隅

2012-08-15程晓朝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佛经众生

程晓朝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汉译佛经有一种现象,即同一本佛典常常存在不同译本,叫做“同经异译”。[1]有不同时代的异译经本,也有同一时代不同译者的异译经本,有内容相对完整的异译经本,也有只译原本某篇的节译本。不同的译文往往有助于凸显汉译佛经的某些语言特点。在此,笔者选取后汉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祥译的《修行本起经》(日本大正《大正藏》编号为184,以下简称《修》)和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藏编号为189,以下简称《过》)来进行同经异译的对比研究,以探寻某些词语的演变发展。

本文佛经主要采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同时辅助以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与中华佛学研究所提供的电子佛典数据库。凡引用的佛经中的例句,其后都在括号内依次标明经名、页号和栏号(以数字标明其卷数、页号,以 a、b、c标明栏号)。

一、“归命”、“归依”

“归命”在《修》中共出现2次:“一切大众,皆言,太子实神实妙,威德感化,天神归命,咸称太子,号天中天。”(《修》464a)“唯持二书,以教人民,实时归命,愿赦不及。”(《修》465b)而在《过》中则无一例。

“归依”在《过》中共出现过14次,如:

“如是长夜,增益众生,普为一切,而作归依。”(《过》621a)

“我今归依太子足下,终不见有违离去理。”(《过》634a)

“我若不如,众生信彼,皆悉归依,我土则空,是故愁耳。”(《过》640a)

“澡漱洗钵即授商人三归。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将来僧。(《过》643c)

“而白佛言:‘我及弟子今定归依,唯愿大仙,时摄我等’”。(《过》649b)

而在《修》中则无一例。

“归”有趋向、归附义,如《易·序卦》:“与人同者,物必归焉。”《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归命”在《佛学大辞典》[2]解释为:“(术语)Namas Namb Namo,梵语曰南无,译曰归命。有三义:一、身命归趣于佛之义。二、归顺佛之教命之义。三、命根还归于一心本元之义。惣为表信心至极之词。”《汉语大词典》[3]对“归命”的解释是:归顺,投诚。如汉贾谊《上疏陈政事》:“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辅奏并进而归命天子。”《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宋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清侯方域《颜真卿论》:“一时强藩之归命者不至再为猜阻。”

“依”本为倚、靠,如《诗·小雅·採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陈奂传疏:“君子所依,谓依于车中者也。依,犹倚也。”引申为依附、托身。“归依”在佛教语中,是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归依”。在《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术语)于胜者归投依伏也。”《大乘义章》曰:“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义林章四本》曰:“归依者,归敬依投之义。”《胜鬘经》曰:“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唐胡伯崇《赠释空海歌》:“说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明宋濂《广利禅寺碑铭》:“自晋逮今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国王大臣以及氓隶,靡不归依”。“归依”也指投靠;依靠。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四折:“俺父亲投唐以来,撇下我归依无处。”清顾炎武《与颜修来手札》:“弟夏秋主于其家,昕夕对译,心所归依,惟在门下。”

二、“群生”、“众生”

“群生”在《修》中共出现了3次:

“从比丘众六十二万,游行世界,开化群生。”(《修》461b)

“是故慧明照,一切诸群生。”(《修》469b)

“今当佛日照,觉诸群生眠。”(《修》470a)

在《过》中只出现了1次:“所以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沈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过》621a)

“众生”在《修》中共出现15次,如:

“育养众生,救济苦人。”(《修》461b)

“愍念众生故,续转无上轮。”(《修》462c)

“常欲弃舍,静修道业,济度众生。”(《修》466a)

“于是太子,回车还宫,愍念众生有老病死苦恼大患,忧思不食。”(《修》467a)

“菩萨见此众生品类展转相吞,慈心愍伤,即于树下得第一禅。”(《修》467b)

在《过》中“众生”共出现了81次,如:

“今诸众生,没于生死,不能自出。”(《过》621a)

“如是长夜增益众生,普为一切而作归依。”(《过》621a)

“以三乘法教化众生,所可利益,不可称数。”(《过》621b)

“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苦众生故。”(《过》622a)

“于诸法中,得深三昧,教化众生不可称数。”(《过》622c)

“生”有生命义,如:《庄子·让王》:“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也有生物义,如:《国语·楚语下》:“滞久则不振,生乃不殖。”韦昭注:“生,生物也。”《淮南子·主术训》:“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逐长,五榖蕃殖。”

“群”有众、许多义,如《书·舜典》:“观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也有众人、群众义,如晋左思《咏史》之三:“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群生”指一切生物。如《庄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三国魏曹植《喜雨》诗:“天地何弥广,苞育此群生。”也指百姓。如《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群生”在《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术语)许多之众生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无量寿经》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

“众”,多之义。如《左传·哀公十一年》:“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墨子·法仪》:“天下职位学者众而仁者寡”。也指众人,群众。如《易·晋》:“众允,悔亡。”高亨注:“驭民者,师师者,众人信之,则悔亡”。“众生”(术语)是梵文萨埵Sattbva的汉译词,泛指人和一切动物。如《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孙希旦集解:“众生,兼人物而言也。”《<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也指百姓,世人。《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起义前夕》:“清朝官吏,腐化不堪,非扫除净尽,无以安众生。”亦指人以外的各种动物。南朝梁武帝《净业赋》序:“既不食众生,无復杀害障”。在佛教语中有多义:(1)众人共生于世。《妙法莲华经文句.释方便品》引《中阿含经十二》:“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共生世,顾言众生。”(2)由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大乘义章·十六神我义》:“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3)经众多之生死。《大乘义章·十不善业义》:“多生相续,名曰众生。”《般若灯论·观业品》:“何故名众生?谓有情者数数生故。”

相对于“群生”而言,“众生”出现的频率则远远高于“群生”。

三、“在在”、“处处”

“在在”在《修》无一例,在《过》中出现了1次:“聪明智慧,笃信佛法;在在所生,正见不昧。”(《过》643b)

“处处”在《过》无一例,在《修》中出现了2次,分别是:“吾在世间处处所生观视老者如母,中者如姊,小者如妹,诸姊等各各还宫。”(《修》471a)“其川平正,多众果树,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中清洁,无有蚑蜂蚊虻蝇蚤。”(《修》469b)

“在在”在《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处处,到处之义,如唐武元衡《春斋夜雨忆郭通微》诗:“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明史·李应昇传》:“在在增宫,日日会议;覆疏衍为故套,严旨等若空言。”但是,这个是唐代的例子,引例过晚。[4]佛经中例子早见于东汉。如《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大人相满,宝慧具足,在在现法,将导不逮。”

“处处”指各处,每个方面。如《汉书·游侠传·原涉》:“自哀平闻,郡国处处有豪桀,然莫足数。”宋苏轼《残腊肚出》诗之一:“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佛经中也有“在在处处”连用的例子,如《正法华经》:“在在处处,有诸恶虫,有若干种”

四、“善权”、“方便”

“善权”在《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术语)善巧之权谋。犹言方便。”与“方便”是同一术语的不同译名。

“善权”在《修》中共出现3次,分别是:

“汝当于是世,善权无上慧。”(《修》462c)

“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能,善权方便,慈悲喜护,育养众生。”(《修》463a)

“建立弘誓,奉行六度四等四恩三十七品,善权随时,一切诸法,积累不倦。”(《修》472b)

而在《过》则无一例。

“方便”在《修》中共出现3次,分别是:

“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能,善权方便,慈悲喜护,育养众生。”(《修》463a)

“即召群臣,阿夷相言:‘必成佛道,以何方便,使太子留令无道志。’”(《修》465a)

“成四禅行,以得定意,不舍大悲,智能方便,究畅要妙。”(《修》470b)

“方便”在《过》中共出现16次,如:

“梦手执月者,以方便智,入于生死,以清凉法,化导众生,令离恼热。”(《过》623a)

“太子决定舍家学道,又纳其妃,久而无子,我今应敕耶输陀罗,当思方便,莫绝国嗣。”(《过》632a)

“我年已至一十有九,今是二月,复是七日,宜应方便,思求出家。”(《过》632b)

“时频毗娑罗王,来诣太子,方便譬说,不应出家,分国共治,及以全与,并欲与兵令伐他国。”(《过》638c)

“我以强弓利箭并及三女,兼以方便和言诱之,不能坏乱此瞿昙心。今当更设诸种方便,广集军众,以力迫胁。”(《过》640b)

“善”有通晓,熟练,熟悉的意思,如《礼记·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孫,但观而善之谓摩。”孔颖达疏:“善,犹解也……但观听长者之问答,而各得知解,此朋友琢磨之益”。“权”:佛教语,方便,与“實”相对。适于一时之法曰权,究竟不变之法曰实。《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导亡机之权,而功济尘劫。”李善注:“权,方便也”。“善权”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指佛教语。谓多方巧说导人觉悟。《维摩诘经·佛国品》:“菩萨行善权方便故,于佛国得道,一切行权摄人为善生于佛土。”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寻释迦之教,以善权救物。”南朝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中古汉文文献最早的“方便”是“便利”义,如:明刘兑《娇红记》:“感乘你美意儿把尊堂相劝!那的是知心腹,与人,与人方便。”中古佛经中的“方便”出现了很多新的用法,在《修》中就出现了两种新的用法:一是表在佛经中义为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义。如“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能,善权方便,慈悲喜护,育养众生。”《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愿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擬化他人,自须有方便。”《五灯会元·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又引申出表“计谋,算计”义,如“即召群臣,阿夷相言:‘必成佛道,以何方便,使太子留令无道志。’”《百喻经·牧羊人喻》:“牧羊人乃有(羊)千万,极大慳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便大与羊,及诸财物”。“方便”在佛经中还有方法、诀窍之义,如《百喻经·小儿得大鬼喻》:“(小儿)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

可见,在旧译中多用“善权”,而在新译中则多用“方便”。而“善权”在旧译中有时与“方便”连用,写作“善权方便”如“行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能,善权方便,慈悲喜护,育养众生。”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某些词语在词汇史上的活跃期。这些词在后代虽然没有消亡,然而却没有当时使用的频率高,随着时间推移,或者附加意义发生了改变,或者在使用中逐渐被其他词代替。

五、“譬”、“譬喻”、“譬若”、“譬如”

“譬喻”在《修》中出现一次:“譬喻尽天下草木,斩以为筹,计吾故身,不能数矣。”(《修》461b)在《过》中出现过一次:“诸天及世人,所欢于五欲,比我禅定乐,不可为譬喻。”(《过》644a)

“譬若”在《修》中无一例,在《过》中出现过1次:“太子即从坐起,遍观妓女及耶输陀罗,皆如木人,譬若芭蕉中无坚实。”(《过》632c)

“譬如”在《修》中共出现过5次,分别是:

“树间七宝浴池,池中奇花,色色各异,譬如天花。”(《修》465a)

“譬如健人得胜怨家,意以清净,成三禅行。”(《修》469c)

“形体虽好,而心不端,譬如画瓶中盛臭毒。”(《修》470c)

“譬如水波,能身中出水火能履水行虚身不陷坠。”(《修》471b)

“譬如无薪亦无火,是谓无为度世之道。”(《修》471c)

“譬如”在《过》中共出现过14次,如:

“若在家者,为转轮圣王领四天下。譬如江河海为第一,众山之中须弥最胜。”(《过》626c)

“外为革囊,中盛臭秽,无一可奇,强熏以香,饰以花彩,譬如假借当还,亦不得久。”(《过》632c)

“而今所得,少乐多苦,譬如饥人啖杂毒食,初虽为美,终成大患。”(《过》642a)

“一切众生,无不悉有如此苦者,譬如以灰覆于火上,若遇干草。还复烧燃。”(《过》644b)

“一切众生,悉着于我,所以轮回。在于生死,若除我想,即于我所,亦皆得离。譬如日光。能破于暗。”(《过》652b)

“譬”:比喻;比方。《诗·大雅·抑》:“取譬不远,昊天不忒。”郑玄笺:“今我为王取譬喻不及远也,维近耳。”

“喻”,比喻。如《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三国魏曹植《七启》:“假灵龟以鐧喻,宁掉尾于途中”。“譬喻”亦作“譬谕”,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比喻。《荀子·非十二子》:“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仪,谓之姦说。”《淮南子·要略》:“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二、晓譬劝喻。《北齐书·魏收传》:“帝曾游东山,敕收作诏,宣扬威德,譬喻闗西。”

“若”,如,像。《书·盘庚上》:“若網在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譬若”:譬如。如《逸周书·皇门》:“譬若畋犬,骄用逐禽,其犹不克有获。”

“如”,像;如同。《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譬如”就是比如的意思。如《周礼·考工记·弓人》:“恒角而达,譬如终虦,非弓之利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豎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

由此可以看出,有些词在早期译经中出现,以后的译本中被同音节的其他词代替,说明这类词的生命力不够旺盛,最终被更为人们接受的词语所代替。

汉语从上古时期以单音词为主发展到后来的以复音词为主,中古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董秀芳认为:双音词的衍生过程基本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语言使用者的自主选择只是在双音化的趋势变得比较明显时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双音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人为的推动因素。[5]比如并列式双音词在汉代以后的大量出现很可能就包含了语言使用者为取得某种风格上的效果而做出的有意识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佛经的汉译促进了这一双音化的进程。朱庆之先生认为,翻译佛经中大量使用双音词语的现象与佛典的译者为了信众便于记诵而大量使用四字格的语言形式有关,这一译经语言中的现象也很可能对中土文献中的词汇面貌造成影响;再有一个因素就是仿译,佛教原典是梵文,是一种多音节的文字,转译到汉语也会受到原文体的影响。佛典原文中有不少复合词包含两个语素,出于忠实于原典的目的,译者仿照原词的构造逐字对译,结果就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双音复合词。

通过对异译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译者、译风对词汇的影响以及词汇历时演变的过程。目前对同经异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很广阔的空间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J].中国语文,2002,(6).

[2]丁福保.佛学大辞典[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4]汪玮.同经异译比较释词举隅[M].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2).

[5]董秀芳.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佛经众生
山西恩予 恩泽众生 予惠斯民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写在六合金光寺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三幅西夏文佛经扉画题记释析
拜佛
慈怀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