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及其创新的思考
2012-08-15冯爱华简正仙
冯爱华,简正仙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贵州遵义563002)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及校园网的普及,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工作方面应打破原有传统的惯性思维,着手开展创新工作,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校图书馆的全新服务模式,并能快捷、高效、高层次地服务于读者,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做好辅助性的工作,实现其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和目标。笔者就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有所裨益。
1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在服务观念方面存在重藏轻用、重物轻人
为了保护本馆的馆藏资源,较多高校图书馆实行限制读者的使用权限和时间,导致多数的读者不能够充分地享受文献资源及最新信息的权利。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均较短,难于适应新时期高校的教学工作以及科研工作所需。特别是在读者非常需要利用图书馆的中午、晚上、周日等黄金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部门反而不予开放,较多的珍贵文献资源仅对教职工读者开放,这种以文献为本的封闭保守意识,表现在服务方面就是首先考虑的是文献的安全,将馆藏放在第一位,将文献的利用服从于文献的收藏,未考虑如何使学校人数较多的学生读者充分利用文献资源,更谈不上实行“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出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益[1]。
1.2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大中专院校相互合并,这对合并后的图书馆是一次重大考验。因为合并后的高校图书馆,绝大多数是中专学校图书馆的馆员,没有接受过图书馆专业方面的教育,还有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也没有接受过图书馆专业方面的教育。中专学校的图书馆员和非图书馆专业的图书馆员,他们都是在中专或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践中自学锻炼出来的,图书馆专业起点不高。而高校图书馆服务方面质量的优劣,在硬件方面表现为馆藏文献和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在软件方面则表现为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图书馆员的服务和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员通过自学而形成的低层次的专业知识结构及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技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3 激励机制不健全,人员流失严重
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既是行政部门,也是业务部门,福利奖金分配制度各异,各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加之图书馆属于公益服务单位,没有创收,虽然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都从事着繁重而琐碎的读者服务工作,但他们的奖金福利却很低。同时由于高校往往优先考虑院系的发展,使图书馆原有的大量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转而从事教学科研等其它工作,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流失。
1.4 缺乏人性化服务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日益削弱,读者已不满足于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守摊式”服务,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在众多信息技术支撑的条件下,为其提供经过检索、挖掘、整理的专业信息,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然而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借借还还”的陈旧服务模式之下,针对读者的人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并没有真正开展。
2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工作方面应采取的创新措施
2.1 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为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创造物质条件
高校图书馆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是普遍现象,因而也就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进程。为搞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首先要在高校的图书馆全面地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为高校的师生读者提供跨地域和跨学科的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体系,才能满足高校读者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需求。
2.2 开展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要将原来以实体文献的收集、管理、传播为主转为以网络信息的获取、管理、传播为主,还要将实施网络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服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良好校园网络环境打破信息服务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大力在高校的校园网上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还要自建馆藏文献书目数据库,此既可满足图书馆相关部门数字化管理的需要,又能为读者提供通过网络检索馆藏文献服务奠定基础。图书馆还要加强特色专题数字化资源建设。各高校图书馆都有其多年积累的特色馆藏资源,为使高校读者能够充分地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各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馆藏资源,开展特色馆藏数字化资源建设,其中包括自建学位论文数据库、专业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并根据高校各学科读者在教学、科研方面所需,为学科读者提供专题数字化资源服务。
2.3 开展知识服务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是其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深化服务内容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树立知识服务理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其开展知识服务就是要变图书馆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将图书馆这个知识文献收藏的中心转变为知识服务的中心,还要将满足高校读者的知识需求作为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确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新的知识服务理念。为实现上述目标,高校图书馆要为高校读者开展针对其专业需求,以解决读者所遇问题为目标,而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收集、筛选、研究、分析后提供给读者的应用型服务。
2.4 开展学科化服务工作
所谓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就是在高校的图书馆培养一批合格的学科馆员,组建一支学科馆员队伍,为高校的学科读者开展学科化方面的服务。具体说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图书馆根据其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培养一批既精通图书馆专业技能又有学科背景,且能应用其所学专业知识为学科读者提供学科化服务的学科馆员。培养学科馆员素质应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培养学科馆员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乐于奉献并甘于寂寞及愿为他人作嫁衣的情操,满腔热情地为高校的师生学科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培养学科馆员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并能为高校学科读者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深层次服务。还要培养学科馆员具备较强的图书情报专业信息意识和熟悉其所学专业的各种文献资源信息,并能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搜集和筛选出符合学科读者个性需求的信息资料,再对其进行整合加工后建立学科馆藏,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科读者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提供服务;培养学科馆员的网络信息素质。因学科馆员要参与高校对口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的整个教研过程,其必须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主动地了解、分析教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及时跟踪、研究相关学科建设、发展的新动向,发现新的学科、专业最新的信息并将其收集、整理、加工后提供给教研人员。还要培养学科馆员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组织、加工能力及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学科信息导航和学科情报信息咨询服务。二是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进图书馆专业人员并优化人员结构。各馆要根据其现实状况及发展的需要,引进高层次、高职称、高学历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建立科学、合理、开放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善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结构层次和人才结构,使图书馆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要在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能,并与其高校学科读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学科资源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为学科读者收集信息资源;此外,学科馆员还要为其高校的各个专业制定文献资源的采访计划,为采访人员采购期刊、图书、数据库提供参考意见,使馆藏结构逐渐趋于科学合理;同时学科馆员要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深加工,再编写成二次或三次文献提供给学科读者,供高校的学科读者利用[2]。
2.5 开展多样化的读者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于信息个性化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高校图书馆应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不同读者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及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及形式,其可根据读者的年龄、专业、需求、爱好等诸多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例如:为学生读者提供考研、收集文献、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逐年为教学人员提供定题检索、咨询服务;为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前的查新、科研技术的推广、科研过程中追踪、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3]。
总之,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既面临着挑战又蕴育着契机,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并从构建人文环境入手,围绕读者信息需求,推进创新服务,积极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读者享用图书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才能实现其服务创新的目标。
[1] 雷素芳,肖新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0,(6):157-158.
[2] 杨玉全,何德兵.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队伍建设及其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9):77-79.
[3] 赵喜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2010,(2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