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2012-08-15甘肃王永忠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状物写景物象

甘肃 王永忠

高中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甘肃 王永忠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低效无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更是如此。不少教师没有统筹安排的教学计划,只好课前临时抓一个材料,抛给学生。结果呢?或因学生无米下锅而不能限时成文;或因材料脱离实际,学生作文假话空话连篇,劳而无功。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笔者认为,克服作文教学低效无序的有效途径,便是坚持以读促写.读写互动。需要指出的是写作教学中强调的“读”,含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课堂阅读活动,还指课外所有与写作活动有关的阅读行为。而本文仅谈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一体互动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指导学生训练写景状物类文章为例,谈谈四环节读写互动作文教学的实施情况。

第一步,读中求模板

所谓“模板”,就是说学生在遇到一个题目或话题后,一旦定体定格,就要在头脑中浮现出与相关课文的结构模式,然后从中选出自己容易把握的模式,移花接木,据格而写。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顺藤摸瓜,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由于心里不宁静而想起荷塘,经过小煤屑路进入荷塘,这是进入静景的欣赏地点。接下来依次是先赏月下荷塘,次观塘上月色,再览塘周树影,这是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周的赏景。赏景之后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又由江南水乡的采莲,想起《西州曲》中的句子,相比今天游荷塘,却没有当年采莲的生气。作者想着走着,一抬头已到家门,这是离开静景的欣赏点。开头是进入,结尾是走出,有进有出,首尾呼应。接着归出本文的结构范式:进入景点——依次赏景——赏景联想——离开景点。随后进行写作训练。这样读写互动,学生遵路行文,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然会顺畅成文,以后再历练几次,学生会强化这样的写作方式,作文效率也会随之而提高。

第二步,读中察物象

中学生积累素材的渠道一般有三条:教科书、课外书和生活。素材的积累必须要用心灵和生命来过滤。单就阅读教学而言,也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事、情、景、理等深深地打上积累者生命的烙印。具体到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教学,就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开放五官,训练八素(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感觉协同,察物象之形、声、色、势、位、光、软、硬),另一方面在学习相关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物象进行一番信息的提取与整合,理解课文写景状物的特点,以便写作时能有效迁移。针对学生在初学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作练习时,描写一景,三言两语,缺少细腻文笔的缺憾,我告诉学生,凡写景状物,首先要抓住主体事物即所要描写的物象,然后围绕主体物象展开联想。思考主体物象跟周围哪些景物有联系,接下来用丰富的细节把主体物象写丰厚,写具体。把联系物写清楚,文章内容自然就充实起来了。接着以此为阅读教学目标学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学生紧扣目标,抓住重点,最后认识到本文主体物象是小屋;联系物象是小屋白天周围的景物。如:树木、花儿、空气、光线、通道,还有夜晚的灯光、月光、星光。全文以联系物象突出主体物象,件件道来,层层烘托,条理清,内容实。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再进行仿写练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第三步,读中探套路

这一步的读写互动训练,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文章内容进一步充实起来,二是让笔下的物象活起来。为达此目的,阅读教学中,我主要是启发学生探究课文布局谋篇及运技用招的特点,进而明法用法。这里的法主要是指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针对学生在练习写景状物类文章时,运用修辞手法的古板现状,教学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我把引导学生探求课文运用修辞技法上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突破。通过“理思路——品语言——赏修辞——练方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写出令人满意的语段。下面是课文中一段亮点文字的教读:

“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糊糊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师:读了这段文字,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把普普通通的石头写活了,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因为——

生甲:作者运用整齐的句式描绘山石的形态,使山石生机勃勃。

生乙:作者运用巧比妙喻的手法,把这些山石写得活灵活现。

生丙:还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把山石写得富有情韵。

生丁:运用动静相生法绘形显神,加强了描写的现场感。

师:大家对这段文字的描写手法,分析得特别精彩。由此我们得到一个写作启示:作文时,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把物象写具体,更能使描写对象化静为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师:好,下面同学们开始状物练笔。

第四步,读中明情序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读写训练,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写出内容丰厚的文章来,且带有一定的思辨性与文学性。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学生作文还没有注意联系物象的写作情序,激情淡薄,只是为文而造景,缺乏为情作文的意识。为此,我集中一段时间,把这一点作为阅读需要达成的目标,这样课堂阅读教学目标与学生作文目标统一起来,久而久之,阅读与写作的双效提高就成为必然。教巴金先生的散文《灯》一文时,我就有意识地落实“情序”这一写作目标。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整合情物——梳理情序——明确情旨”等教学过程,师生双向互动,最后归纳出文章的情序特点: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借灯抒怀,并以灯为线索,按照“眼前的灯——联想的灯——传说的灯——回忆的灯——眼前的灯”的情序结构文章,通篇把描述灯光给人的益处与作者所要表述的情意紧密结合起来,物意融合,从而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含蓄深刻。完成课文教学后,我紧接着安排了一两次专题写作训练,教学效果较为显著。需要强调的是,四环节读写互动教学的实施中,我注意落实以下几点①每一环节的训练,教师准备充分,精研课文,浓缩课文的写作因子,提炼课文中隐含的具体而实用的写作范式;②课堂阅读教学与学生作文讲评有机结合;③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④人人过关,每一环节不同情况可连续训练,直至达标。

注:本文为中央教科所“十二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立项子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 JB C Y 106007

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状物写景物象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写景的妙招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思维可视,让“写清楚”有迹可循——以教学状物作文“我的植物朋友”为例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