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与培训形式
2012-08-15文丨张
文丨张 茜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八部分提到了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用建设。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播者理应响应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多出好作品,不出平庸作品,杜绝坏作品”,真正为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然而现今许多编辑对编辑工作的职业道德与作用并不重视,导致出版社存在种种不良思想与现象,如文责自负论、校对把关论和“速战速决”论等。文责自负论是指编辑以文责自负为理由只强调作者对稿件应负的责任,弱化甚至放弃编辑的把关责任,对稿件中存在的政治问题、专业问题等均视而不见。校对把关论是指编辑只做初审工作,而将编辑加工工作一带而过,不对稿件进行逐字加工和是非查对,将差错率的控制责任强加给校对环节,完全指望利用校对的校异同与校是非功能控制出版物的差错率。“速战速决”论是指编辑在计件工资的驱使下,或将初审与编辑加工合而为一,或忽视复审与终审,或三审由一人承担,或减少校对次数等缩减三审三校行为,以加快出版速度,实现个人的高工资与高出版码洋。
以上几种思想与现象虽然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本原因均是编辑职业道德缺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版物质量低下,粗制滥造,常识性错误迭出,错别字数量惊人,不仅无法创造社会效益,甚至会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反作用。可能短期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还表现不出来,但其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挽回的。因此,上述几种思想与现象应得到各出版社的重视,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保证图书市场的良性发展,履行出版行业的社会责任。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的一个特性是不具有强制性,通常通过自律性对主体产生作用。所以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最好的方法是使职业道德内化到编辑的思想中,这样才能产生自律效果。笔者认为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方式是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现在,无论是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的编辑培训,还是各出版社的编辑培训均是以编辑理论、编辑技术、语言知识和策划及市场运作为主,对职业道德的培训仅仅是点到为止。这样的职业道德培训效果不佳不说,还会让被培训的编辑感觉职业道德在编辑工作中无足轻重,从某种程度上讲妨碍了编辑职业道德建设。要想编辑职业道德培训起到较好的效果需要从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两方面入手。
1 编辑职业道德培训内容
编辑职业道德培训内容应以《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为《准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以出版法律法规为辅。
《准则》是编辑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编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其必然是培训的主要内容。虽然2004年修订后的《准则》变得更具体与更有针对性,但出版社在进行社内培训时应根据本社实际情况以《准则》为基础编制针对本社编辑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因为“只有通过科学严密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规范人、约束人、引导人,才能达到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编辑只有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道德人格高尚,才能真正将编辑职业道德内化进而自律。而只有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才能有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相对应的高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有着引领与规范作用,同样对职业道德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编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必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进行把关,也必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职业道德基础。因此,培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职业的职业道德培训都应强调制度和法律的外在约束与规范,注重完善他律,即对制度规范的严格遵循。出版法律法规是由国家明确规定的有关出版事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的规范,是国家根据出版实际情况的需要用法律规范的形式对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加以确认,并赋予法律效力的。这样就使得部分编辑职业道德不仅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力,也有了法律层面的约束力。因此,培训的内容必须包含出版法律法规,一是让编辑了解部分职业道德内容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受到法律支持;二是让编辑知道遵守职业道德不仅适用自律,也适用他律,用他律督促自律。
2 编辑职业道德培训形式
2.1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培训要实施全程培训
在编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不仅只在每年例行的编辑再教育培训班中进行,同时也要在出版社的各种活动或场合对编辑进行经常的、不间断的编辑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头脑里时刻绷紧职业道德这根弦。这是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编辑职业道德观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此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需要从新编辑一入职便开始进行编辑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从小道理和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良好的编辑职业道德基础。
2.2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培训应采用案例式培训
在编辑职业道德培训中运用案例进行培训可以使被培训的编辑通过各种案例学习编辑职业道德的精髓,不失是一种好方法。典型案例既能够让编辑对出版职业道德问题感到敏感,又能够增强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培训,还能启发编辑从中吸纳经验与教训,使其更多地使用编辑出版人的思维方法识别各种出版情况下的道德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编辑出版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编辑出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背编辑职业道德的问题。因此,编辑职业道德培训者要使用各种方式,如阅读大众报刊、专业刊物或利用网络搜索,广泛地进行业界调查、搜集资料,寻找适合于培训时使用,并分析、讨论的案例,并在与被培训者的分析与讨论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进去。
2.3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培训应采取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编辑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内在教育,是编辑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身道德修养的行为活动。前面讲过了编辑职业道德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出版法律法规,其中《准则》与出版法律法规需要编辑接受外在教育,即从培训人员或书籍中学习,进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主要需要编辑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自身能动的学习与改造,从内心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因此,职业道德建设培训要采取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强调两种教育的同等重要性,灵活转换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通过培训使自我教育根植于被培训的编辑的思想,从而保证在培训后其仍能继续自我教育。
[1]陈桃珍.编辑出版专业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N].科教新报,2008-02-16.
[2]黄茂林.编辑道德规范的内容与构建途径[J].科技与出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