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及技巧

2012-08-15文丨井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8期
关键词:播音员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文丨井 阳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过程中的重心由传播者向受众转移,重视受众体验,满足受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取得收视率的必经之路。这也正说明了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是新闻生活化的具体表现,是满足受众需求的表现方式之一。一直以来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都是严谨严肃的,观众习惯一本正经的播音方式,并开始疲惫。通常一个新闻节目结束,观众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新闻被逐渐当作背景音乐插播在观众生活中。但随着个性化新闻播报方式的出现,人们开始热衷这种电视新闻播报方式,并积极互动,就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来说,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百姓生活,一度领先其他电视新闻类节目。此种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个性化的重视。

1 电视新闻播音员的个性化风格

一般来说个性化风格的定义,就是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然而新闻不同于其他讯息,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础要素,在体现真实性和个性化的同时,必须掌握好两者平衡。从我国最早的《新闻联播》到各地地方电视台的地方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表现出来的准确、严谨、简明播音风格已经深入人心并对播音形态构成了一定的约束。观众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普遍认识是:端庄、大方、严肃、认真;对播音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口齿清楚、语音准确。严肃认真的态度直接体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影响程度。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传达保持人类文明的成果,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现如今的网络信息世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沟通也正是语言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国内很多知名学者在谈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时,提出传播者的两大责任:一是道德和文化责任,二是志气和志趣。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外化,其本质是人文性,这两大责任和语言的人文性正是对播音语言的素质要求。

播音基础理论提出的“备稿六步”,就指出播音过程中的播出背景和播讲目的。播音背景包括文字成稿背景和播出当下背景。新闻稿是单独的,每个新闻事件却都有不同的背景、人物、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而在真正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却是富有独特意义或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通常也会由几篇、成组的在这里,整个电视新闻节目就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这就要求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做节目的过程中有一个对比、理解分析、融合情感、再现创作的思维表达过程。播讲者要有针对性的传达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促使播讲的欲望更真切、更具内在动力。

播音时语速流畅发音咬字正确无误,是对稿件作者和新闻事实的理解和尊重,但文字一经转化为有声语言就不仅仅是文字,是带有感情色彩,有节奏有韵律的声音,并在最快时间内传递给受众。因此富有独特魅力和个性化的播音方式才能与受众交流和沟通,才可能感动和感染受众并及时收到受众的反馈。否则,只能扮演“传声筒”的角色,只能机械的传递声音,无法传达内容。在此,播音员在面对新闻稿件时,就不能局限于文字本身,而应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从稿件出发去联想、想象,在脑海中带有画面的配音,将新闻事实具象化,用语言带观众贴近新闻事实本身。要对稿件内容不陌生、对稿件理解不浅薄,必须落将自己体会到的真实情感体现在具体语气和字句中。

2 掌握个性化播音风格技巧

2.1 热爱播音事业,认真分析理解稿件

认真负责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热爱新闻工作,才能在播报新闻稿中反映真实的生活;只有热爱播音工作,才能通过电视新闻为观众服务。简单来说只有带着真挚的感情深入到新闻稿件中,仔细研究稿件中的人物关系,事件脉络,公正客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新闻事件“说”给观众知道。

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声音只是新闻栏目的外壳,感情才是播音过程中真正的灵魂。新闻稿件越平淡越要深刻理解,要深入新闻事件之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才能把平淡无味的稿件播出新意和感情,才能将受众代入到新闻事件中来。

2.2 保持最佳的播音状态

保持最佳的播音状态是提高电视新闻播音质量的关键,也是播音员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播音状态,才能将新闻稿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感情和气息掌控自如。声情并茂的解说新闻,感染受众。播音员在拿到一篇稿件后,一定要对稿件进行全面分析,分清主要层次,理清逻辑思路,概括出新闻主题,弄清事件发生的背景,把握好播音的基调。只有经过这样的思维梳理,在播音时再创作的新闻稿,才能明确表达新闻的目的性。这不仅仅是对稿件所阐述的新闻事实的简单再现,也是播音员代表电视台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电视新闻要做到新闻最基本的真实感,不仅可听而且可信。播音员在话筒和屏幕前要精神集中、态度积极向上,运用声音时要用真声、实声、清晰、无浊音,语调自然、节奏明快,通过严谨、规范的有声语言给观众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要认识到自己面对这万千观众,脑海里要有事件经过、有情景,有自己的感情和态度,要引发观众共鸣,和观众交流。

2.3 规范运用语言,合理代入情绪

电视新闻播音中要调控好自己的情感定位,播音员应注意使用适合的枝巧,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来完成质量较高的新闻播报工作。播音员的语言水平往往体现了电视栏目的制作水平。新闻栏目是电视台对外宣传的窗口,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直接反映一个电视台的整体素质高低。因此,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音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规范语言,语音标准,吐字清晰,努力将最标准、最规范的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要避免出现错别字、方言土语、语病错句和盲目模仿港台腔。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栏目的个性化色彩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这种多种多样的个性色彩也恰好为观众所欣赏。而电视新闻节目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和规律也需要播音员能灵活地掌握场面、不失时机地活跃气氛,串联新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继续健康的发展,对播音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1]张海燕.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J]. 青年记者,2010(3).

[2]张亚辉.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J]. 今传媒,2012(7).

[3]王卫红,侯光磊. 论新时期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与工作方法[J]. 采写编,2012(3).

猜你喜欢

播音员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理由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