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理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两个环节

2012-08-15文丨王建军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8期
关键词:灾难性时效性新闻报道

文丨王建军

伴随着动荡不安的世界风云,以及全球范围内恶劣环境的气候变化,频繁而至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是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责无旁贷的责任。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是新闻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新闻工作者在敬业精神和新闻伦理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新闻报道中两个重要环节的处理,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考验。

1 环节之一:时效性与准确性

新闻的“时效性”,历来被放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之首。在传播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传递信息的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因此,追求“时效性”已成为各媒体之间竞争的有效利器,“时效第一”也成了某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最高法则。

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但在“时效第一”的驱使之下,“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些原则被一些记者编辑们抛在脑后!丧失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规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震惊全国的重庆“8.10”案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回顾几年来周克华所经历的犯罪事实,每次作案、每次抓捕,无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的新闻媒体每次也都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个别媒体不识时务的报道,给公安内部的侦结,犯罪分子的逃避、社会公众的舆论增加了诸多的麻烦,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在以往的报道中,有很多还没有得以证实的信息就急于公布,或是将不应该公诸于世内部通报提前公布在媒体上,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混淆了民众的视线,失去了媒体的公信力。这种新闻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消息传播的如此之快,就是因为人人皆想争取时效性。“时效至上”丧失了媒体的诚信,也丧失了党和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因为在我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的是党和政府“喉舌”的角色,发出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中央电视台最近对英国“BBC广播公司总裁马克.汤普森做过一个采访”,在采访中他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新闻的判断和决策”,“我们更愿意选择准确,而不是速度。速度很重要,但与正确比起来我把速度放在第二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严谨的态度,才造就了BBC在世界媒体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强调时效性的同时,更要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1.1 如何保证时效性

重大突发新闻报道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其时效性,要做好这类新闻报道,首先就是要“快”,只有“快”,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新闻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快”是一个理念,怎样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做到快呢?

首先,要掌控发现新闻线索。线索是所有新闻的起点,没有线索就没有新闻,也就没有突发新闻。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一是拓宽民生新闻题材选取的范围,二是将一条新闻做广做深,产生新的新闻点。三是加强媒体间合作互动,建立一个由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整合而成的媒体新闻信息平台,形成一个跨媒体的互动资讯架构,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四是构建覆盖面广、主动活跃的“新闻线人网”和“新闻通讯员网”,培养和发展一批掌握基本拍摄和报道技能的“新闻线人”和基层“新闻通讯员”。五是健全对网络媒体的监控制度,因为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是反应最灵敏的。在近期的新闻事件中,第一个发布消息的往往都是来自于网络。

其次,建立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线索有了,接下来重要的一步是行动。近几年我国各行各业相继制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保证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北京的“7.21”洪水报道中,我们看到每个重灾区和事发地都有我们记者的身影,必要时不惜动用直升飞机及时的给观众传回了第一现场的灾情,这无疑增加了新闻的时效性。

再次,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是获取第一手新闻资料的有效途径。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沟通带来了便利,前方记者获取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要发给我们的编辑,利用手机、网络、卫星等多种手段,直接把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信息发给后方,建立起前后方顺畅的沟通机制,保证了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发布。

1.2 如何保证准确性

突发新闻报道一个共同的难点在于突发性,记者往往来不及斟酌、谋划出一个整体报道方案就匆匆上路。突发新闻因为来得突然来得快,新闻的准确性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很多信息变化很快,一个小时前准确的信息一个小时后可能就不准确了,比如北京“7.21”特大暴雨期间的报道,死亡人数、财产损失就是不断变化的,需要记者不断更新数字。另外一个原因是记者的采访不够深入,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来自网络上的信息更要加以甄别,不至影响到新闻的准确性。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在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的准确性都是所有记者应该孜孜以求的。

英国BBC广播公司,在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洛克比空难的报道中,时任编辑的马克.汤普森当他得知空难发生时并不是急于发布消息,而是决定多等半个小时。事后在采访他的这个决定时他说:“我认为报道飞机失事,却不说明航空公司的信息是错误的,因为这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如果你的家人乘坐了当天的飞机,无论是哪个航空公司、哪个地点,你都会担心,他们有没有出事。我们可以晚竞争对手几分钟报道,但是我们的报道一定要明确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哪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失事”。其实,在BBC对任何新闻事件的报道,都有着一整套的措施保障着新闻的准确性。他们要求所报道的内容尽量是BBC记者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信息来源不是自己的一线记者,至少要求最少两个以上不同的独立消息来源核实之后,把它作为一个参考,即使有两个独立的消息来源,在判断上认为可信度还是不够的话,可能还会再找第三、第四个信息来源。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无不最大限度的保障新闻事件报道的准确性。

2 环节之二:视觉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恐怖气氛

重大突发事件大多表现为灾难性事件或危机事件,直接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对社会的破坏程度很大。由于灾难新闻的突发性、冲突性和破坏性,致使灾难性事件的现场往往十分惨烈,反应到视觉报道中,就会有大量血腥、痛苦、恐慌的画面。尽管这些都是事件现场的客观呈现,但在影像报道中不能有闻必录,作为报道者,如果不加选择的拍摄和传播,甚至一味追求所谓的震慑效果,就违背了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甚至造成一定的的负面社会影响,并伤及相关人员使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给受众带来极度不安全感,形成基本社会价值观念的缺失。在灾难性新闻的视觉报道中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个性和情感。在处理相关报道时,在报道主体、报道手法上,既要发挥视觉传播的优势,又要凸现人文关怀。

2.1 避免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

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和恐怖事件往往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块,媒体和记者面对着这样的内容和画面,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我们报道灾难本身并不等同于渲染灾难,对灾难事件中比较惨烈、暴虐、残酷、恐怖和血腥的消极的一面,记者应当尽力回避和掩饰。

比如,在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中,尽管有许多记者很早就赶到了现场,看到和拍摄到了许多血肉横飞的惨景,但报纸没有刊登如此的细节描写,电视台也设有进行特写镜头的报道。CCN记者追踪拍摄到一名男子从100多层的高楼朝下跳的画面,到了大约二三十层高的地方,记者切换了镜头,其结果和目的是可想而知的,他不想让受众看到一个惨烈的场面。相反,我们有很多的事故现场报道,过多的渲染了现场的氛围,充斥着惨烈和血腥。尽管灾难场景的反常性、刺激性符合新闻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有学者指出,应该拒绝痛苦、惨烈、血腥、扭曲的灾难信息传播,应该充分考虑和顾及灾难受害者及其亲友的感受和尊严,不颐生命个体感受而展示其痛苦的做法已经不是悲剧,而是赤裸裸的“暴力”。人的安危,人的情感、人的名誉,比采集新闻更重要;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都高于一切,尤其高于记者从事的新闻报道本身。

2.2 把握报道时机,尊重采访对象

我国四川汶川地震中,某些电视台的播出画面中,总有记者不分场合的递上话筒,对那些压在废墟下或在担架上赶往医院途中的幸存者进行追问的报道。人们不禁要问,救援的关键时刻,究竟是采访重要,还是让救援人员抓紧施救重要?南京电视台有一档比较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叫“XX说交通”,经常会看到记者为了能够讲清交通事故的原因,不失时机的追问伤者的现场情况,甚至采访到病床前。在重庆“8.10”案件的后续报道中,很多人把视线放到了周克华的家人,有一幅照片是周的母亲用扇子遮面的采访场景,不知记者当时会问些什么,但是周的母亲当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这种记者不顾当事人正处于伤心、悲痛中,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述说不堪回首的往事实属不该。灾难性事件及其受害者无疑是灾难性新闻影像报道的主体,在报道中,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心理,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是发扬人文主义精神的首要原则,作为记者应该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方式接触采访对象,不能单纯为了满足受众需求,而伤害了受害者及相关人员。

[1] 文云红.《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云南人民广播电台.

[2] 专访BBC总裁.CCTV-1静观英伦.

(南京市三江学院,南京 210012)

猜你喜欢

灾难性时效性新闻报道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家庭金融风险、主观幸福感与灾难性医疗支出——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分析
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
Ⅰ型铁路信号安全协议的消息时效性防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