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零距离”主持人——论民生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塑造

2012-08-15文丨杨艳波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8期
关键词:孟非零距离新闻节目

文丨杨艳波

1 形象“零距离”

作为受众对某个电视节目的第一印象,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其所做节目的形象代言人,体现着该节目的性质、宗旨、定位、制作理念以及指导方向等。因此主持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展现,就民生新闻而言则要求其主持人具有形象“零距离”的亲和气质。

1.1 外在形象“零距离”

2002年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为标志,民生新闻正式诞生,并在其后的发展中不断向全国范围蔓延。一时间民生新闻火热银屏,随之出现的“孟非现象”也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南京零距离》中“孟非读报”板块的主持人孟飞以光头形象首先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回味的是光头并没有使观众对孟非产生负面评价,一反新闻男主播的严肃形象反而使孟非被认为是平民主持人,被南京观众亲切的称为“市民的儿子”。

之后各地方电视台也争相效仿孟非“平民主持人形象”。面部特征上弱化面部棱角感凌厉感,强调柔和。此外,主持人的着装风格也需要特别注意,虽然在演播室,无论男女主播都以西装革履示人,这有利于新闻的严肃性、庄重性体现。但在严肃、庄重之外,民生新闻主持人还需要注重朴素的体现,质朴无华、大方得体的着装才会让普通市民易于接受。由此产生亲切感,即所谓形象“零距离”。

1.2 内在形象“零距离”

相比第一眼眼缘的外在形象,内在形象的塑造更为深刻、重要,其塑造过程也较之外在形象需要付出加倍努力。内在形象可以等同于风格形象,传播对象的个人心理结构影响着他们对节目主持风格现象的理解,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应该熟悉自己节目的受众,根据他们的口味来调整自己的风格,同一种风格现象会在不同的受众群中呈现不同的形态;众多传播对象的风格期待决定着某种主持风格最终能否被认同和接受。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分众化和窄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没有什么节目适合于所有受众,也没有哪一种主持风格可以迎合所有观众的兴趣。只有当节目中的主持风格成为现实生活中特定受众群的风格代言人时,这样的主持风格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民生新闻主持人树立“零距离”主持风格会更为适合普通市民的品味标准和文化认同。内在形象的构成又可以分为身份形象、心理形象两部分。

1.2.1 身份形象“零距离”

区别于形象“零距离”的外在性表面性,身份“零距离”是内嵌式概念,即受众心理上认同主持人跟自己在身份上没有差别,具有统一的目标、兴趣、立场等,由此产生的亲切感。

广播电视发展至今,尤其以电视传播的急速扩大,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接受新闻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在此方面普通市民、广大基层群众体现尤为明显。电视进入普通中国家庭已有约四十年之久,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娱乐产业得以振兴,同样出现在电视屏幕里,即使是新闻节目主持人也难免被明星化,在一般公众看来具有距离感,无意识的产生区分性,因而心理上呈现抵触情绪。然而民生新闻以百姓为立足点,民生新闻主持人克服与受众之间身份形象疏远感尤为重要。

首先,消除身份形象差距,主持人要有参与意识。

主持人有必要从银屏上走下来,如若仅仅在录制阶段出现,既不参与节目的策划与构思,也不进行节目的剪辑与制作,则难以使主持人对所做工作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难以扑捉新闻本质和问题关键所在,脱离群众在所难免。基于此,目前国外有很多电视新闻节目由新闻记者一手负责,不仅采编撰写新闻稿件,而且亲自主持播报。即使国内,当下颇受欢迎的孟非就是记者出身,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记者王志在节目中也起到主持人作用。然而记者频频出镜,其固然具有把握新闻本质的优势,但就主持业务素质而言,节目播音主持人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因此,新闻主持人要提高自己对新闻的敏感度,为此不论在准备阶段,还是录制阶段,或是剪辑阶段,都应该有主持人的参与,使之切实体会制作理念、端正自己身份定位。这样,主持人在镜头前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正确立场,以求得到受众广泛认同感。

其次,消除身份形象差距还在于主持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作为倡导“平民视角”,聚焦“民生内容”,定位“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其播报焦点就是基层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事件。体察民意、反映民心,想民之所想,了解大众兴趣之所在。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柴米油盐”为播报内容而主持人本身对此却知之甚少、漠不关心,如若如此纵使主持人声线再优美,播音技巧再娴熟都难给受众由内而外的信任感。着眼于大众生活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理所应当的具有生活气息。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使其具备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体悟,使其了解最广大基层群众的兴趣、愿望。因而我们在民生新闻类节目中鲜少见到时尚前卫的年轻主播,反而中年主持人对于生活方面的播报更具说服力,与关心生活报道的观众更贴近。

1.2.2 心理形象“零距离”

每个人不同的心理结构,包括文化素养、志趣爱好、经济地位、生活水平、欣赏趣味等等,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普通老百姓真正做到形象“零距离”不仅要求上述技巧性、培训性措施。真正的报道民生、反映民意要从心理上倾注感情,关心百姓所关心的话题以关心百姓为目的,一切以民为本,体现普通百姓利益。“诚于中而形于外”的真诚面对观众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受众的认可,消除疏远。

2 语言“零距离”

播音主持工作是对语言的运用与技巧有特殊要求的职业。主持人要吐字清晰,把握语言表达的分寸和节奏,同时具备严密清晰的逻辑思维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民生新闻类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以上基本素质,还要注重语言上“零距离”的锻炼培养。

2.1 语言形式“零距离”

近来,民生新闻类节目的主持越来越平和、贴近生活。更有地方民生新闻主持人脱离提词器,完全的脱口秀说新闻。似乎向着“新闻脱口秀”形势发展,虽然遭到一些业界专家质疑,但其成功案例还是说明,这种“说”新闻的形式更好的拉近了主持人与百姓的距离,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

2008年安徽电视《帮女郎帮你忙》,每天半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主持人完全脱稿,以提纲的方式来跟观众“说”新闻。刚刚推出,该节目的收视率就跃居同时段第一。这种“说”的方式,使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

2.2 语言用词“零距离”

针对普通市民,播报民生新闻类节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的词汇和简洁短句便于受众理解。口语化的语言主持风格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交际性,似乎与受众日常交流般消除因电视限制的隔阂。

广东台《今日一线》更大胆使用方言进行报道,《今日一线》作为面向地方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使用节目所辐射地区的方言帮助当地人了解本地新闻。普通话容易让拥有自己方言的人群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以至于排斥、抗拒节目本身。

3 导向“零距离”

新闻事业有引导舆论方向的责任,在导向“零距离”方面,民生新闻主持人要具备政治敏感,针砭时弊外尤其要注重平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主持人要“与受众和嘉宾平等交流、沟通,做到相互尊重、理解、通达、友善,赢得公众信赖”。居高临下、强硬说教的言辞表达必然丧失亲和力招人反感。

综上,打造“零距离”主持人对于民生新闻节目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民生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要从形象、语言、导向各个方面努力,完善自我,将自己塑造成民生新闻节目的“零距离”主持人。

[1] 邱江.民生新闻创新之策[J].新闻窗,2010(06):45-46

[2] 李景.试探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J].魅力中国, 2010(10):78-79.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长春130033)

猜你喜欢

孟非零距离新闻节目
零距离与远距离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孟非
垫高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