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

2012-08-15朱兆香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朱兆香

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

朱兆香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是一个方面,而最根本的是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才能为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文化;发展;创新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之所以文化最需要创新,一方面,是社会创新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特别是作为文化核心的精神内核是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惰性。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焕发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

文化创新是继承、借鉴和发展的统一。继承、借鉴是基础,创新是生命,是继承、借鉴的目标指向,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也是绝不能替代的。”[1]当今,文化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无论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创造适应时代要求、促进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江泽民也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的能力,也就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

一、文化的创新根本上是一个实践问题

惟有现代化实践本身才是文化创新的真正的“源”。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又受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制约,而环境又需要改造,这是一个几千年来使思想家们陷入“鸡生蛋、蛋生鸡”一类困惑的怪圈,最终击破这一怪圈的是“革命的实践”。[2]文化创新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用历史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平和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面向世界的新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问题上,张岱年的“综合创新”理论、李大钊的“第三新文明”主张都是要跳出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抛弃“体用之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极端错误倾向,必须立足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动文化创新

以改革开放的视野继续解放思想,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吸纳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转变思维方式,增强知识的积累和艺术修养,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创新的综合基础。

一是要培育和增强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有了创新的意识,就是具备了超越意志和追求变化的愿望,创新意识的强弱显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活力的强弱。牢固确立创新理念就是要形成勇于探索、不断超越的精神,一种坚定执着、坚忍不拔的目标和信念。我们每创作一部作品,都一定要把创新放在首位,在遵循文化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辟蹊径,努力在不同层面有所突破和超越,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文化责任。

二是要有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心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冲突与融合关系。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热潮中保持紧张有序的文化心态,对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避免急躁冒进,不因泛滥而失去文化理性,制造一些文化垃圾,反而会危害到文化建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坚持存异求同,跨越隔阂、障碍和误解,遵循平等原则,尊重本民族文化,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

三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长期的现实实践中历练培养。文化工作是一项塑造心灵、陶冶性情的崇高职业,每一位文化工作者不仅要有创新的追求、探索的愿望,还要强化自己的理论储备,深入现实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尝试和追求中攀登文化创作的高峰,不断提高解决文化发展中出现新问题新难点的综合才能。

三、以提高文化生产的原创性为核心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通过增加新内容、文化再造或功能转换方式,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着力打造中华文化品牌。模仿、克隆、颠覆并不是创新,只能说明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滑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一是要推进理论体系创新,为文化的复兴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相比较实践层面的创新而言,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与前提。思想的、理论的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广泛的渗透性。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产生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文化生产的原创性提供了可靠和深厚的基础。

二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攻克内容创新的瓶颈,不断提升产品的思想蕴含和艺术品位。深刻认识和努力表现我们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时代,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要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推进文化创新,打造文化精品,是我们不断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正确途径。我们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如何以本土传统文化为基础,创造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内容形式,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打造中华文化品牌、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根本保证。从我们诸多的文化产品的生产难题来看,内容单调、思想苍白、精神孱弱的现象已成为制约今后文化发展的瓶颈,以电影产业为例,我们电影的年生产能力已相当可观,但真正得到人们认可,真正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真正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风貌的作品,寥寥无几。因此,内容创新势在必行,内容创新既不能丢掉中华文化的传统血脉,又必须要用现代意识来观照和处理传统文化资源。

三是赋予作品丰富多彩的形式,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面对火热的现实生活,我们应当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汲取民间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不断创新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四是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文化节、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以推进传播创新为手段提高文化的影响力

传播决定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所以,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首先,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出版、电影娱乐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我们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遵循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创新,形成强大的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具有亲和力的精神文化产品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其次,随着因特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开辟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此外,数字卫星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兴未艾,要积极把握、主动顺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传媒手段,积极拓展包括网络游戏、动漫、创意等在内的高新文化产业传播渠道。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8601

[2]曹大为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与建构新文化的路径走向[J]1社会科学论坛,2006,(2):17-281

(责任编辑 丛文娟)

朱兆香,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邮政编码 253000)

G120

A

1672-6359(2012)02-0014-02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