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
2012-08-15刘沐尧孟成才
刘沐尧 孟成才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 香格里拉之声,云南 昆明 650031)
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
刘沐尧 孟成才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 香格里拉之声,云南 昆明 650031)
目前,类型化电台研究与探索之风席卷全国,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就此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和受众的变化,云南对外广播必须顺势而谋,创新栏目和播出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云南;类型化;对外广播;探索;策略;
类型化电台是针对特定地区和特定受众的需求而整体设计与运营的广播模式,它植根于特定受众之中,为特定受众所接受。世界广播发展史证明,在广播已经进入“窄播”时代的今天,类型化电台已经成为广播突破发展瓶颈,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云南对外广播的类型化探索和成效
类型化电台作为一种广播发展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并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广播模式,得到受众及市场的广泛认可。但在中国,类型化电台的出现仅仅是10多年前的事,内地称得上第一个类型化电台的是2002年改版推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云南电台2004年开始类型化广播的探索与实践,是全国较早开办类型化广播的省级电台。近年来,上海、广东、南京、大连、合肥等地也相继开办了类型化广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即:新闻类、音乐类和故事类类型化广播,这些探索与实践,为中国类型化广播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对外广播的类型化研究,似乎还是一片处女地。对外广播该不该走类型化之路?怎么走?正是我们云南对外广播人近几年来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从2006年至2010年,我们的节目一共进行3次大的改版,从单一的新闻节目版到初具类型化节目雏形版再到类型化时钟式节目版,不断的探讨、摸索、研究、实践,在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坚定了走类型化对外广播的决心,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使我们坚持类型化道路,办云南特色国际广播。我们认为,准确把握类型化电台与专业电台之间的区别,树立频率品牌,打造特设栏目,强化媒介合作,是对外广播由专业化走向类型化的关键。在内容上,专业化电台的内容呈多样性,而类型化电台的内容都是单一的。在受众需求上,专业化电台针对的是一个特定群体,而类型化电台针对的是众多人群中同样的需求。在节目形式上,专业化电台要求主持人有个性,突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而类型化台则淡化栏目及主持人的作用;在内容编排上,专业化电台要求多样化编排,而类型化台的编排就比较统一。简而言之,专业化电台可以粗分,类型化电台从受众到市场再到节目都要细分。
二、坚持类型化道路,强化云南电台对外广播的策略
1、树立类型化对外电台品牌形象。对于受众来说,媒介的形象原于它的公信度及社会影响力,受众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做出他(她)对该媒介形象的判断;栏目可以由盛而衰,节目总会由新而旧,但只要频率形象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喜爱,就会对该频率的节目保持长期的关注,就会对受众形成持续的吸引力。所以,形象是广播建设的重中之重,应下大力气打造。目前,“新闻+专题+音乐”板块模式,是国内对外广播长期采用的传统节目设置模式。多少年来,这种模式在海外听众中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收听习惯,影响着他们的收听行为。应该看到,随着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变化以及语言对象国受众需求的多样化,这种节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海外听众了解中国,华人华侨了解家乡的需求,必须改革,必须创新。这也是云南对外广播之所以要进行类型化改革的重要原因。云南对外广播在改革过程中,要围绕已经确定的类型化电台的频率定位、受众定位、内容定位和营销定位来展开,要按照这些定位要求来设置节目和打造栏目,建设队伍,让我们的频率特色、节目内容、主持风格都深深烙上类型化电台的烙印。要像塑造产品一样塑造频率的形象,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广播品牌,在海外听众中树立起类型化的云南对外广播品牌。
2、坚持受众本位,打造特色栏目。栏目和主持人是广播品牌的重要要素。专业化电台强调栏目和主持人的品牌效应,而类型化电台强调频率的整体一致性,不突出个别栏目和主持人的个人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类型化电台淡化栏目效应并不等于不要栏目效应,弱化主持人作用并不等于将主持人边缘化。事实证明,大凡是类型化改革改版做得好的电台,一定有一些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好的王牌节目(栏目)作为支撑。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之声广播的《世界、你早》节目等,由于定位准确,内容丰富,符合听众需求,吸引了大量的铁杆听众,在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同时,也提升了频率乃至整个电台的形象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外广播也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目标受众的变化,面向市场,贴近海外听众,在确保客观公正报道的同时,着力打造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符合海外听众收听心理和需求的栏目,从而达到以有限的频率资源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的目的。
3、创新节目形态,改变宣传方式,增强节目的感染力。(1)改变播出方式,将录播改为直播。广播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新闻时效性。对外广播面对的是渴望了解中国各种信息的国外听众,他们希望在第一时间就能了解权威、真实的信息。谈话是时下广播最能引起受众共鸣与期待的节目表现形式,也是拉近听众情感,增强信任度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应该整合资源,争取早日实现由录播改为直播,提高节目的生产能力和水平,推出“新闻会客厅”、“放眼桥头堡”等访谈类节目,进一步丰富云南对外广播的节目形态,不断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2)改变宣传方式。对外广播是个政治属性很强的传媒,过去,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它的“对敌斗争”特性,把对外广播办成了“要我说,要你听”的媒体,传播者处于“被发布”状态,收听者也成为“被收听”的人,传播内容与收听需求相脱节,这不符合新时期对外广播的要求,也有悖于广播规律。“把宣传做成新闻”,“把我要说的变成你要听的”,这是对外宣传工作者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受众,细分受众,按照受众的收听需求去生产节目,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节目。云南对外广播的目标受众是语言对象国25岁以上的听众,这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收听群体。他们的政治信仰不同,社会制度各异,历史发展境况不尽一致,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因此,他们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节目内容时,必须细分受众,针对不同收听群体的需求来灵活选择、编排节目,立足普遍性,兼顾特殊性。要按照“内外有别”,“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用真实、生动的小故事,而非大话,套话,用谈心、交心方式而非说教的口吻,把我们要说的和听众关心的、感兴趣的东西结合起来,把宣传的结论和意图寓于所报道的事物当中,寓于充分、生动、平实的叙述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节目才可能被海外听众所接受,我们的宣传才有效果,才能够更好地让云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
4、强化媒体融合,打造云南外宣新平台。与新媒体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加强对外宣传,已成为摆在我们外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据国际电信联盟估计,世界上超过75%的家庭拥有收音机,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宽带来收听新闻并进行互动,全球95%的人口都可以接收到广播信号。《云南听众收听行为大调查研究报告》调查也发现,“目前有31.9%的听众通过手机收听广播,有11.7%的听众通过电脑网络收听广播。同时,通过电台的官方网站、公众网站或论坛、微博/博客、微电台、手机短信、手机互动等形式了解、参与节目或活动,也越来越普遍”。这说明广播在各种媒体的挤压中,又找到了一个拓展空间,而且这个空间将使广播舞台变得更宽更大。就国际广播而言,尤其是在当前广播传统传播手段单一而落后的境况下,无疑是千载良机。我们应当因时而谋,顺势而上,积极创造条件,自觉融入其中,与新媒体进行深层次合作与无缝对接,从而拓宽领域,扩展传播渠道,使当下广播对外宣传与受众之间的单向传播、平面沟通变为多向、实时、深度的沟通与传播。同时加强同各兄弟台、国际友好台的合作与交流,建设节目对等宣传、平等互换、互通有无平台,实现跨境合作,异地传播目标,达到提升对外广播的传播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为桥头堡建设保驾护航之目的。
G229.27
A
1671-2994(2012)03-0154-02
2012-03-21
刘沐尧(1962- ),男,广西钦州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香格里拉之声副总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孟成才(1961- ),男,云南梁河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香格里拉之声总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责任编辑:刘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