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2012-08-15余洋
余 洋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余 洋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其核心在于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和加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要树立品牌意识,致力创作精品力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加强人才战略,着力打造一支文化生力军。
文化产业;竞争力;重要性;问题;对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其核心在于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新形势下,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载体,也是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某种价值观的显现形式。因此,要推动文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必须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势在必行
文化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文化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国际竞争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峻挑战。当然,文化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国家的文化资源、文化观念、文化素质、文化制度、文化市场、文化人才、文化产业等。在众多因素中,文化人才、文化素质、文化创造力、文化产业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①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本质,就是要用优秀作品鼓舞人,以优秀文化服务广大民众,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就是要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及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事实证明,如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腐朽、落后的东西就会乘机而入,导致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黄赌毒现象滋生蔓延,从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所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2、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它既具有产业经济功能,也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从经济功能来看,文化产业安全强调产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安全,即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配套、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政府支持等方面都能在国内环境下实现和谐共生。进而,一些外来要素,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外来文化产品、外来文化服务等对本国文化产业不会构成威胁,本国资本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控制权。基于这一点,确保文化产业的安全,就是在未来实现支柱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②从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来看,文化产业安全是指通过产业层面构筑安全防护机制,以确保国家主流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直接面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必定会影响到国家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发达国家文化商品、文化资本和技术在全球的流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至给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带来严峻的挑战。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主流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因此,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建立文化产业安全“防火墙”是当今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3、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制度性因素而存在的。它是文化产业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旨在增强文化竞争力,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践证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而文化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文化市场规则滞后于文化的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又滞后于思想观念。在文化市场化并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政府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杠杆的积极作用来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以此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承载的一国文化影响力也随着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而增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市场越来越与世界接轨,但不同文化产品的发展水平却不平衡,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文化市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文化产业的品牌意识乏力。品牌既是无形资产,是商誉,也是进一步开拓经营、做大作强的依托,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无论是文化产业的产品,还是文化产业的项目和实体,都需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条件,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品牌,才能真正走出产业链的低端,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电视文化品牌、动漫游戏品牌、文化产业名人、文化制品品牌、旅游文化品牌、演艺文化品牌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不少文化企业长期处于“贴牌生产”的层次,成了世界知名品牌的“生产车间”,处于价值链的底层。这种状况与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现状不相适应,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长此以往,还会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与国际知名品牌相竞争的优势,增强品牌意识是当务之急。
2、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传统的文化体制进行了改革,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现行文化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存在着计划经济的许多因素,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尚未从直接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中完全脱离出来,各自为政,文化市场比较混乱,不利于大市场运作和规模化发展。这种局面使同一产业链条在不同部门间游离发展,部分文化资源被闲置和浪费。一方面是投入产出比率低下,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大搞文化形象工程,导致劳民伤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是基层文化设施陈旧,基础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给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由于政府管得过多、统得太死,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基于这样的情况,文化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的手脚被束缚,文化生产企业和文化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
3、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缺乏。从我国当前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不快,且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源丰富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短缺并存。在发达国家里,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平均指数为64.15%,发展中国家为32.34%,而我国仅为35.8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动漫产业从业人数仅有1万多人,远远落后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③二是文化产业人才总的短缺与区域分布不合理并存。文化产业人才跟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呈现出一种东高西低的态势,从业人数、资源的拥有数和从业单位的数量,东部沿海地区占66%、69%和78%,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短缺与人才结构不合理并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集中在55岁以下,35岁以下人员比重比较小,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70%在36岁以上。四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与文化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并存,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极为稀缺。这些现象表明,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不强,缺乏创新的内在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发展文化产业,核心问题是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战略和治理结构、相关产业、政府行为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要着重从解决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环节入手,努力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1、树立品牌意识,致力于文化精品创作和生产。
品牌意识即注重品牌形象,以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赢得消费者认可的经营理念。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品牌意识。在市场经济时代,产品要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不仅要靠质量,更要靠品牌塑造、营销宣传、营销策略等。为此,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一要端正创作思想。文化创作要胸怀大局,立足长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要坚决克服和抵制单纯的利益创作观念,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持文化的高品位和高格调相结合,做到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艺术精湛。二要树立精品意识。市场反复证明,只有精品力作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才能占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相反,粗制滥造的产品大多经不起市场考验,昙花一现,上得快,消亡的也快。因此,无论是创作阶段、制作进程还是最后成品出台,都要坚持从细节入手,精益求精,精心打磨。三要强化创新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瞄准发展,加强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尤其要广泛地接触国外先进的东西,做到洋为中用、东西结合;同时,要紧跟世界文化产业创新的步伐,加强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文化产业的形式、内容、表现手法。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和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其目的是通过改革,解决国有文化单位长期游离于市场之外的问题。如果没有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就没有支撑点。因此,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正确认识当前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要克服和消除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畏难情绪,增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自信心;要深入分析旧的文化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以及对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的现实危害,增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二是要突出改革重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事关全局,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必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要重点调整改革以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解决人员动力不强、活力不足的问题;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要完善文化产业单位法人制度,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离。三是要构建科学的营销机制。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整和重组文化产业的内外关系,根据文化产业的市场特性,构建自身的营销机制和途径;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组建全国性、区域性文化产业行业组织,发挥好行业组织在营销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加强与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传播手段的结合,不断创新文化产业的营销机制。
3、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文化生力军。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壮大。要占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就必须从加强人才建设入手。一是要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人才理念。要着眼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科学制定人才战略规划,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懂文化、会经营的文化产业领导队伍;打造一支懂业务、善创意、文化底蕴深厚的研究队伍;打造一支素质全面、技艺过硬、爱岗敬业的业务队伍;打造一支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行政管理队伍;打造一支懂金融、善运作、会策划的营销队伍。二是要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的科学体制。要破除原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的人情风、裙带风、任人唯亲等不良用人风气,“不拘一格降人才”,广泛招贤纳士,通过多种途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尤其是要加强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努力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创业、吸纳和积聚人才进行文化产业生产的氛围。三是优化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适人适岗、适才适用,尤其在一些重点科研攻坚项目上,要敢于向年轻人交任务、压担子;建立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机制,通过完善激励措施,包括职称评定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分配制度等,大力营造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加强对文化人才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文化产业人才。
注释:
①王三运:《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求是》2011 年第 12 期。
②彭新宇:《文化产业安全不容忽视》,《光明日报》,2011年8月20日。
③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存在四大问题》,《中国人才》,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刘建文
G124
A
1671-2994(2012)03-0042-03
2012-03-27
余 洋(1976- ),女,湖南张家界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政治与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