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之效能指标体系与测评

2012-08-15张书林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管理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济南 250000)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明确提出“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要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社会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就必须推行科学社会管理模式。科学社会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显然是社会管理模式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力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社会民众、社会事务、社会发展进行管控和治理的过程。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对社会运行的积极主动、自觉有效的干预。从本质内涵上讲,科学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按照客观规律运行的状态与过程,是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基本工具。通过实施科学社会管理,着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看似是仅局限于社会管理本身的单一性问题,但其背后却涉及到对社会管理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范畴的处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处理好社会管理与社会民生、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社会管理与社会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与虚拟社会、社会管理与价值构建的关系,已经成为推进科学社会管理进程必须直面的紧迫问题。在现实社会管理过程中,有效处理、把控、协调好这些重大关系范畴,并通过处理、把控、协调好这些重大关系范畴对科学社会管理所带来的丰厚效益、收益,就构成科学社会管理的重大效能指标体系。

一、社会民生指标与测评

聚焦社会民生是科学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偏离了这一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失去价值意义。因此,社会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关系,成为关乎科学社会管理的基础范畴。学界认为,社会管理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社会管理就是事关民生的管理。这就决定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民生之间存在着的相辅相成的复杂微妙关系。一方面,社会管理是研究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民生问题解决的推动力量。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越高,越能够为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准备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地出谋划策。另一方面,社会民生是社会管理的坚实基础、可靠后盾。社会民生问题越是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越是得到不断提高、整体素质越是得到不断增强,以造福大众为导向的各项社会管理政策、规范、要求就越容易得到遵循和落实,社会管理的预期目标要求也就越容易达到。

因此,推进科学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事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身立命的民生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老百姓因买不起、住不起房子而“住无所居”,老百姓因上不起学、上学难而“学无所教”,老百姓因看病贵、看病难而“病无所医”,老百姓因进入迟暮、难以自理而“老无所养”,老百姓因找不到工作、无法充分就业而“劳无所得”,那么,还有谁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去关心、支持、参与社会管理,还谈什么科学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推动社会民生问题解决的状况,可以借助人民幸福指数来衡量。人民幸福指数又是由主观幸福指数和客观幸福指数构成的。主观幸福指数是人们对幸福的心理感受,是个相对概念,通常在纵向或横向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客观幸福指数是幸福的物质支撑,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从发展与公平的视角审视:客观幸福指数集中关注的是发展问题,中心是通过高效经济社会发展“做大蛋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主观幸福指数集中关注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公”的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它意味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分好蛋糕”,谨防社会大众心理失衡导致的幸福感丧失。

因此,就科学社会管理的民生指标考量来说,主观幸福指数、客观幸福指数就构成基本的判定依据。

1.对客观幸福指数的考量。客观幸福指数的考量标准主要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实际上涉及到人民在学习、工作、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对幸福的感受与判定。第一,学习上的客观幸福指数要围绕“学有所教”来确立。第二,工作上的客观幸福指数要围绕“劳有所得”来确立。第三,医疗上的客观幸福指数要靠“病有所医”来确立。第四,养老上的客观幸福指数要围绕“老有所养”来确立。第五,居住上的客观幸福指数要围绕“住有所居”来确立。

2.对主观幸福指数的考量。主观幸福指数的判定标准是居民在主观上对幸福生活的满意度。根据相对公认的做法,可以采用电话抽样200人进行现场电话采访的形式来集中提取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判定。

二、社会稳定指标与测评

社会管理的一般理论认为,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是衡量科学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尺。同时,要造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又与科学社会管理是分不开的。因此,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就成为研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需要深入解析的重大关系范畴。

总的看来,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第一,社会稳定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基础,能够为社会管理提供优越环境。通常,社会越是稳定,越有利于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社会越是不稳定,社会管理的任务要求就越是难落实;如果社会出现了动荡、动乱,再好的社会管理目标和要求也无法实现。比如被称为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动荡、国家动乱、社会混乱,派系之间的社会争斗此起彼伏,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杂乱无序状态之中。在这样的失去和谐、稳定、秩序的社会环境之中,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根本就无从谈起。第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有助于创设社会稳定。覆盖广泛、运行良好、工作细致、措施到位的社会管理,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将各种影响团结、稳定、和谐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因此,实现社会稳定,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正确处理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社会和谐稳定的视角,探究科学社会管理指标的设定,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力关注。

1.社会治理的法治水平。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手段,社会越是崇尚法治,稳定性也就越高。社会稳定仰赖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应以法治为主导,在法治的框架内制定社会治理的整体方案并展开社会治理的画卷。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越高,相应地,社会稳定的程度也就越高。社会治理的法治水平要通过考察在若干设定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的法治因素与人治因素之比来衡量。

2.社会秩序的维护水平。社会稳定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秩序一旦被打破或推翻,社会稳定也就名存实亡。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社会管理秩序。对于科学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而言,保持社会秩序特别是社会管理秩序的稳定,显然是必要条件。社会秩序的维护水平要以某一时期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总量、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发生的频次、对遭受破坏社会秩序的修复程度来衡量。

3.人际关系和谐的水平。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稳定首先是人际关系的稳定。人际关系异常紧张、持续衰微,或出现人与人之间迁延性的经济冲突、情感冲突、思想冲突,就会对社会稳定形成强烈冲击。因此,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人际关系越是和谐融洽、人与人之间越是自然地友好相处,就越有助于构建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成效也就越容易被公认。人际关系和谐水平,通常用人际交往冲突的频次、人际关系融洽的周期来衡量。

4.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水平。社会稳定既有现实的稳定状态要求,也有人民群众心理稳定的要求。人民群众的心理稳定,又主要来自其社会安全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安全是人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最先考虑的社会需求。所以,通过全面社会管理为民众创设安全的社会环境,满足民众对社会安全的基本需求,不断增强民众的社会安全感,这是社会管理直通社会稳定一条基本路径。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水平,通常应以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发生频度、烈度、危害度来衡量。

5.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水平。有效处理和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在当前日益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范畴。因此,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就成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关注的要素。由于我国仅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道路,发展时间的压缩使得发达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矛盾问题也被压缩当前我国的同一时空下,所以我国当前既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社会关系的协调调整尤其广泛而深刻,有许多甚至触及生存、触动灵魂。但是,由于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协调分配上的不公,再加上社会管理中的漏洞,导致地方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总的看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虽然多发生在社会管理服务相对缺失的特殊人群、涉及具体利益诉求的特定人群这两大类人群中,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直接利益相关的特定群体与“无直接利益群体”参与的共振、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社会性的“群体怨恨”的共振,使得群体性事件日益多元性、复杂化。

在此态势下,着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水平,考量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水平,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利为民所谋为导向。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关键是要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和协调工作,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利益维护的渠道与机制。对一个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贯彻利为民所谋要求的考量,可以采取深入实际、基层、群众的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的形式进行,通过综合党委政府评价、专家评价、老百姓的认同性评价,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视角对各级党委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是否坚持了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导向进行测评,并判定其是否通过做到利为民所谋提升了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水平。

第二,注重社会心态引导。从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入手,大力倡导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减轻群众的社会心理失衡感和焦虑感。社会心态引导的成效,可以用社会大众心理失衡感的修复情况和焦虑感的缓解程度来衡量,这方面数据的收集和获取可以通过抽样进行社会心态调查的形式进行。

第三,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果断处置,及时控制事态、发布信息、进行问责,尤其要注意慎用警力、慎用专政手段,争取和依靠群众支持最大限度地将事件、矛盾化解在基层。对应急处理能力的衡量和测评,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变量:一是快速反应水平,即是否在事件发生10分钟之内就能够做出迅速反应;二是稳妥处理水平,事件发生后是否做到了积极稳妥地处理,是否有效避免了由于手忙脚乱导致次生事件的发生或加剧了原有事件爆裂程度;三是群众对事件处置的满意度,即事件得到快速处理后,群众的情绪是否得到平息,对结果是否满意。

三、社会组织指标与测评

在我国公民社会快速发展、健康成长的整体态势下,各种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社会的自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大量社会组织的活动重心基本上都在社会,都在为促进社会发展、更好地管理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社会组织的出现和参与社会活动,就与社会管理发生关联性,某种程度上成为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执行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公民社会开始成长起来,大量社会组织建立发展起来。公民社会是公民个人之间的经济社会联合,是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民间组织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因此,民间组织与公民社会成长具有“共生共进”的内在互动关系。一方面,公民社会是在出现了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基础上确立的;另一方面,公民社会成长起来以后,也会对民间组织的发展起到良性刺激作用。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民间组织,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社会组织。因此,新时期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建立发展市场经济、引导公民社会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在社会领域内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它民间组织等等,都属于社会组织。

统计表明:截至2009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到43.1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3.9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万家、基金会1843个,共吸纳各类社会人员就业544.7万人。大量社会组织出现以后,就自然与社会管理发生关联性。一方面,社会管理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重视加强和不断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从来都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范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较早指出,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突出“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管理、甘当社会管理的客体和对象,社会组织依赖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掌控,可以同时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和政府一道参与到社会管理过程之中,并在某些领域、环节成为社会管理的中流砥柱。

因此,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设定科学社会管理的指标,也就是要集中关注两个基本面:

1.社会管理对社会组织的覆盖程度。主要考量:是不是把所有社会组织都纳入社会管理体系之中,有没有存在对社会组织管理上的疏漏或空白。假设某一地区共有统计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300家,覆盖完全的社会管理就应该将这300家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不能出现遗漏的情况。如果只覆盖到了270家,则意味着覆盖率只有90%。

2.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水平。主要考量: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有资源的社会组织是否都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过程之中,并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假设一个地区有能力、有条件参与社会管理过程的社会组织有100家,但事实上真正参与社会管理具体中并发挥作用的社会组织只有20家,这就表明实际上只有20%的社会组织参与到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之中。

四、社会参与指标与测评

社会参与是社会民众在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民权观念日益增强的前提下,借助被宪法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既有的社会权利,采取各种合法方式、通过多样化途径参与到社会生活、社会运作之中,并影响社会政策规范的制定及社会运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众社会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民众以自身力量不断影响和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过程。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民众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人们的需求逐渐超越了简单的衣食住行的生物性需求,开始向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转变——渴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安全稳定、社会地位提升,渴望受到足够的社会认同与尊重,期望自我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等等。这些社会性需求成为民众当前需求的重点。这就意味着,在社会管理中必须逐步清除见物不见人的物本化管理理念,抓紧确立以人为本、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真正把握和掌控民众需求变动的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民众自觉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建议,因为民众的需求变动毕竟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

所以,构建科学社会管理模式,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激发民众的社会参与热情,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运用到社会管理过程之中。为此,有三个具体指标要得到维护:

1.民众社会参与度。在社会管理中要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特别是要注意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合理化建议,主动创设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合理化渠道,大力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过程的热情,将人民群众打造成科学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力量。我们可以借助由民众社会参与的广度、深度、频度、烈度等因子构建的民众社会参与度指标,来从宏观上考量在社会管理中的民众参与程度,并对民众的社会参与绩效作出评估。

2.民众社会满意度。科学社会管理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民本社会管理。所以,科学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代社会管理中,所谓的群众满意实质上涉及到的就是民众社会满意度的问题。民众社会满意度是民众对社会管理的主观认可程度,可以通过随机抽取一定基数的民众进行电话调查的方式去收集数据,并通过具体设定的若干指标去衡量计算。

3.民众利益维护度。在任何社会,说到底,利益都是人们行为的主导。在现代社会管理中,民众的利益如果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维护,他们是不会自觉主动参与到社会管理过程中去的。因此,社会管理要达到科学化状态,就必须做好社会大众的利益代表、利益协调和利益综合工作,着力去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格局、利益链条、利益获取渠道,至少也应保证不去损害社会大众的基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管理中要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升对民众利益的维护度。民众利益维护度的状况,可以借助:彻底解决群众上访问题的年度比例,随机抽取的群众问卷调查统计表,损害群众利益、激发群众不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侵吞群众利益的官员腐败案的出生率、死亡率,这一系列的具体指标去衡量。

五、社会良性发展指标与测评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节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定社会管理的内容、范畴、重点、取舍、形式、手段等等。这就涉及到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总的看来,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视。第一,社会发展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源泉、动因。社会管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形式、范围也将随着社会发展而创新。没有社会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管理;没有一定基础和水平上的社会发展,也就不需要进行相应的社会管理;离开社会发展去谈社会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二,社会管理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进程。通常社会管理的成效越是明显,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越是得到不断提升,越能够助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越能够规范社会发展步入健康、良性轨道。比如,近年来,传统社会中的许多陈规陋习、冗繁礼节、不文明行为,通过强有力的社会引导和社会管理被逐渐清除出社会生活领域,清新自然、简约时尚、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模式被宣扬和推崇起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标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证明,其实质则是社会管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从社会发展入手,设定科学社会管理的具体指标,要集中考量社会管理对下述目标的实现程度:

1.社会活力程度。社会发展依靠社会活力,社会缺乏活力或活力不足,社会发展就不充分。社会管理不是要把社会管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管活。所以,社会充满活力就意味着社会管理是有效的,反之,则意味着社会管理的失灵。社会活力程度可以通过社会管理效率提高情况、社会管理创新程度、社会管理参与者队伍的壮大,这几个综合性指标来具体衡量。

2.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展助推社会文明。在一定水平的社会发展状态下,社会文明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社会文明程度不高或提升缓慢,则是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的表现。而任何社会管理,都是以追求社会文明为目标,而不是以破坏社会文明为代价的。在社会管理健康运行的态势下,对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而言,社会管理显然功不可没。社会文明程度通常依靠对社会文化建设、社会道德建设情况的综合分析来考量。

3.社会进步程度。社会进步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和状态。一般说来,有社会发展就有社会进步,社会有大发展,就会相应地有大的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社会进步是社会管理的价值追求,社会管理模式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越是有所建树,就越能够得到大众推崇。社会进步程度可以通过社会大众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精神境界的提升水平以及社会进步价值观的普及率等综合性指标来衡量。

4.社会自由程度。社会发展的累积最终要达到社会自由和人的全面解放,整个社会演进进入完全自然理性状态。社会的完全自然理性状态意味着社会管理的终结或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从此,整个社会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管理,也能够自动实现完全自治。社会自由程度通常要借助民众实现自我管理的水平、个性充分解放的程度、自身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状态来衡量。

六、虚拟社会管控指标与测评

胡锦涛在2011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敏锐地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问题,这就将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正式提到全党面前。如果说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现实社会的管理有了一些成效的话,那么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则是刚刚破题、刚刚起步。由于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再加上对网络虚拟社会运行的一些独有性特点把握不到位,这就事实上使网络虚拟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管理和根治,由此也制约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对各级政府来说,其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的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其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指标。根据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全国许多地方的实践探索,考量各级政府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以下指标绕不开、躲不过。

1.对网络舆论的掌控引导。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即使你我都是隐身存在的“虚拟人”,在现实社会中并不认识和了解,却并不妨碍我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及网络舆论的形成。不过,网络舆论并不都是合乎主流价值观的,一些网络舆论可能是部分否定主流价值观甚至完全与之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对网络舆论有效掌控和科学引导。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提高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引导上力求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正确对待网民的声音。网上的声音、事件既是现实世界的投射,反过来,又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正确对待网民声音,就要坚持“网情就是民情”、“网民就是群众”的思想,而不是将网情当作敌情、将网民当作敌人。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者要坚持学网、上网、用网,主动上网收集民意、听取民声、体察民情,力求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甄别与科学判断。第二,建立与网民对话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借助网络平台加强与本地网民的经常性联系沟通,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去与网民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敏锐把握重大网络舆情发展趋向,防止因网络失语而陷入被动局面。山东寿光在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学习和推广。第三,提高对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能力。网络舆论事件的根源在现实社会,“网下决定网上”、“实情决定网情”。所以,预防网上重大舆论突发事件的形成,还是要把功夫下在网下,集中力量解决关系社会民生和社会公平公正的突出问题;同时,坚持治理网络舆论事件先入为主、第一时间主动应对,而不是采取拖拉掩盖使自己陷入无法扭转的被动局面。第四,在制度建设上,要研究建立网络身份证制度、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制度建设,构建网上与网下统筹的综合防控制度体系,提高对网络舆论的预警能力和防御能力。以上这四点也是考量社会管理中对网络舆论掌控情况的基本依据。

2.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净化。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更有到处充斥的黄赌毒。管理好网络虚拟社会,就应该对网络信息具有超强的过滤能力,更多地将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优质信息向社会传播,而不是适得其反。因此,考量某个地方政府对网络信息的过滤能力、当地网络环境的纯净度,就成为衡量其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可以采用随机抽取党务信息、政务信息、思想传播信息、经济活动信息、社会生活信息、文化娱乐信息、两性家庭婚恋信息、网络沟通跟帖信息、交友社交信息、民间舆情信息等10个方面的网络信息资料,集中透视地方党委政府是否都对这10个方面的网络信息资料都进行了过滤净化处理的形式来衡量。

3.网络服务社会管理的力度。网络不仅是社会管理的对象,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借助虚拟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社会管理的效率将得到巨大提升。这一点已经在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得到证实。通过考察网络有没有或在多大程度上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管理,通过考察社会管理目标任务的实现有多大的比例是通过网络空间达到的、有多大比例是通过网络手段与现实手段的结合实现的,可以初步确定网络虚拟社会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所发挥的作用。比如,一个地区的社会管理任务有10项,这10项中有3项是直接通过网络手段达到的、有5项是通过网络手段与现实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的,那这就可以初步判定在这一地区网络服务社会管理的力度是比较大的、成效也是很突出的。

七、社会价值构建指标与测评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人不是白纸一张,是有自己的价值认同的。但不同的人其价值认同是不一样的,这就使社会管理呈现出复杂性,导致社会管理的难度增大。要使社会管理化繁为简,就必须在人们的价值认同上下功夫,建构起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大众的价值认同趋于一致了,善恶美丑的判定标准统一了、是非标准统一了,也就预示着大众思想观念的统一。而一旦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统一了,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向了,开展起社会管理来就能够一呼百应、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就自然能够提升上来。那么,如何去统一在多元社会、多元文化、多元思想淹没下的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呢?显然,倡导和培育全社会共有的核心价值就成为必然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全社会一旦建构起这样的共有价值观,社会管理的合力就很容易形成,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会得到群策群力的解决,我们的科学社会管理之路就会走得更加顺畅。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科学社会管理的推动,就有以下具体指标组合体: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程度,社会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可和拥护程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社会力量的凝聚状态,在多大程度上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为共同理想协同奋斗。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大众思想深处的内化与共鸣,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管理车轮的前进起到润滑作用并消弭了车轮转动的阻力,实际上是考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管理的贡献率。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运用,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制度、方法,提升了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5.以“八荣八耻”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引领社会风尚方面所发挥功效,又在多大程度上为科学社会管理模式的推行营造了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解秘眼健康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