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城市社区戏曲市场的构建
2012-08-15李亚娟
李亚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教学研究部,上海 201204)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社会权利崛起,一方面社会的组织与活动方式从单位结构转向社区结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是促进戏曲艺术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解决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戏曲的问题,又满足了公民的文化权利。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城市社区借力政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行为,延伸戏曲社会功能,将戏曲演出纳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范畴,这能给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当前传统戏曲发展困境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冲刷、积淀,留下了无数色彩斑斓的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戏曲便是其中的一支奇葩。中国传统戏曲以丰富的题材、精湛的表演、多样的表现风格、贴近人民生活的特点成为最具亲和力与影响力的传统艺术之一。传统戏曲是中国人民一种最主要的艺术审美方式和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她综合融铸了中华民族自周秦、汉唐、宋元以来的民族诗词、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传说、民族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交流方式、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她解释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身份、心灵历程,是显示文化个性的重要依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京剧为代表的全国数百个剧种,上千家剧团曾一度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戏曲成为全国民众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文艺表演形式。看戏成为那个时代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无论工人干部还是农夫商贩,张口就能来上一段。各个市、县都有专业剧团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可是,随着高科技时代、电器时代、电子信息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到来,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电视剧、流行歌舞等进入寻常百姓家,使观众的眼前为之一亮,对新生事物的追捧冷落了群众对古老戏曲的曾经热情。传统戏曲也由于脱离人们的审美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逐渐丧失了娱乐功能,出现了衰落的景象。
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从20世纪50年代统计的368个,到20世纪80年代初编撰《中国戏曲志》时的317个,再到2005年的267个,已有101个剧种在50年间变成历史。[1]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的剧院剧团约3000个,而目前能坚持演出的只有1000来个;数十万艺术家流失,其中有大量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或离开人世,或淡出舞台。[2]许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年就演出逾千场的“千场团”,进入90年代后就只能逢年过节演出了,变成“节日团”。还有一些剧团被戏称为“天下第一团”,即政府为了不使一些剧种消亡,出钱只养一个代表该剧种的剧团。有些剧团即使每年演到100场以上,也不能说明该剧团的生存能力很强,因为大部分场次的上座率只有三四成,而且票价较低,从成本核算上来说,是演一场亏一场。之所以要演出100场以上,是由于政府的硬性规定,不演到规定的场次,则不给剧团经费。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戏曲,逐渐失去芳华,今天已是处境艰难,举步维艰。[3]
尤其是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化过程,很多传统戏曲艺术不但逐步退出城市文艺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所言,“传统戏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危机。”[4]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社区戏曲市场开发
缓解当前中国戏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细分戏曲受众,满足不同需求。城市是人群的聚集地,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市场的开拓与戏迷的培养,当前的戏曲演出需要向社区下移。在城市社区广建小剧场,是繁荣戏曲市场的一个有效办法。它的低成本使得戏曲演出不再高高在上,它的遍地开花使得更多的百姓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看到演出,进而接触并了解戏曲。当戏曲在普通百姓生活中渗透的时候,戏曲的生命也就开始复苏了。而当前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构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社区文化建设,也为传统戏曲社区下移提供了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社区建设关系密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概念,是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的。该建议要求:“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赢利性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的总和。社会性、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丰富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理念上日益成熟,其经营性文化产业也逐渐融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征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治理不断社区化,社区组织迅速发展,社区功能在城市管理与建设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我国城市社区的兴起有着广阔的时代背景,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细胞,它既是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以社区体制取代单位体制的必然要求。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也使得众多的社会管理职能回归社区。社区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组织和群体来履行其各种功能,强化其公共服务功能,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社区公共文化的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或第三部门通过某种形式营造居民相互认同的有形 (如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文化政策)或无形(如社区核心价值体系)的公共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公民文化权利是每个公民应该享受和受到保护的权利,它包括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和文化成果受到保护的权利。随着中国逐步迈入小康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民的文化需求变得更加突出,与之相应,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也变得更加迫切。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不仅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衡量政府文化工作绩效的基本指标;不仅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人性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公民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尽管当前戏曲观众日益减少,但从绝对数字来说,今天的戏曲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数量依旧相当可观,他们有权获得自己的艺术享受,社会也有义务实现他们的文化权利。因此在认清当下戏曲艺术生存格局的情况下,需要准确定位戏曲艺术的小众文化身份,才能给传统戏曲艺术留出合理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借助政府“十二五纲要”提出要“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好时机,使戏曲艺术真正成为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文化民生的重要给力元素,这无疑是当下促进传统戏曲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为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当一部分戏曲想要发展就必须走向市场。戏曲艺术由于自身的艺术品格和传播方式,使其在追求艺术和争取大众两者间的相互制约程度,远比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文化商品要大得多。进入新世纪以来,戏曲一直徘徊在文化市场的边缘,戏曲演出市场的脆弱性始终存在,想要在这种情境下保护并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除去小部分高端剧场的经典演出外,大部分戏曲演出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定位于“非营利性”,并走进社区。而现今社区的文化消费以中老年消费者为主,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有助于社区戏曲演出市场成为可能。[5]
无论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还是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追求的都是全体公民共建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的非营利性并不意味亏损,只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仅收取低成本费用以用于设施维护或控制参与人数,其余部分则由政府补贴。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约数。因此,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并不是以逸待劳,仍需要戏曲从业者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发挥戏曲的艺术活力,以自身服务的满意指数和考评成绩来争取政府的扶持,打造出戏曲演出市场在非营利下不断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双赢局面。
三、上海市构建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巨大发展。2006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决定,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抓手和突破口,统筹推进社区建设。2007年,上海社区服务“三个中心”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实施的新阶段。2007年6月,上海市政府 《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上海社区服务进入了全面推进、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初步构建了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核心的“市、区(县)、街道(镇)、居(村)委”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服务,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6]
在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中,上海一直走在其他城市的前列。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就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2006年6月,为配合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筑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文化宣传主阵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委托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整合全市主要文化体育资源,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进东方文体资源配送服务工作,东方文体资源连锁配送服务部应运而生。上海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就主要在文化活动中心展开,并主要依托以下两种模式来实现。
模式一,政府直接供给。上海东方文体资源连锁配送服务中心是上海市市级层面的专业公共文化配送服务机构,是由直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事业单位——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与各个社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共同协商建设的。为保证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好更周到的资源配送服务,也为了规范演艺资源采集行为,保证资源质量和数量,服务中心面向全国各类艺术专业院团、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影视传媒集团、文化传播公司、演出经纪公司,以及其他具有从事演艺组织策划工作经验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文体资源。采购完成后,经过服务点的制作以及策划组织,形成“产品”,通过政府“买单”、网点居民“点菜”的形式进行配送,其配送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东方社区剧场”的演出活动。
东方社区剧场的演出,多为75分钟一场的中小型演出,按照“菜单发布、按需采集、合理调节、有序调配”的运作方式,推出常规配送、专题配送、特别配送等三种配送方式,不间断地为社区群众配送“文化小菜”和“文化大餐”。东方社区剧场自2006年9月成立后仅一年,全市19个区县的116个“东方社区剧场”共配送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曲艺、综合、声乐等5大门类40余个品种的大中小型文艺演出1000余场,直接受众达21万多人次。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上海东方文体资源连锁配送服务中心东方社区剧场可申请的演出中,沪剧548场,越剧294场,综合了京剧、锡剧、独角戏、滑稽戏、上海说唱、小品、杂技魔术在内的曲艺专场585场。[7]
模式二,以社区为单位,与非营利机构合作,建构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社区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走以政府提供为主体,委托经营为补充的社会化运作道路。在这种社区文化建设路径中,政府部门仅提供属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超出部分则可以通过文化市场购买营利、非营利组织或其他政府部门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政府仅承担财政资金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考评的责任。由于文化权利是区别于私权的一种公权,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情况下,非营利组织往往被视为政府的最佳合作者。
浦东新区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是上海社区委托非营利机构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典范。三林市民中心2006年7月5日起正式向市民开放,中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世博家园最大的公建配套项目。2008年之前的公共文化服务远没有现在红火。自2008年起,当地政府与非营利机构——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托管合作,委托其管理活动中心的公共服务,于是这里的文化服务内容不断扩充丰富。截至目前,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已发展成为上海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社区市民中心。市民中心拥有近百个服务项目,每天有约2000位居民在这里“享受”社区文化服务。
三林世博家园现有2.1万户6.8万人,中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3%左右,该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从实际出发,集合目标人群,针对中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按需配送”,以群众自我组织为主,以外请专业演出团队为辅,推出主要以沪剧、越剧、淮剧演出为主的传统戏曲剧场,受到广泛好评。戏曲演出占据了市民中心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相当份额。据统计,三林世博家园2008年到2010年三年间传统戏曲演出情况为:2008年演出场次72场,接待人数12407人;2009年演出场次153场,接待人数23610人;2010年文化专场演出场次156场,接待人数24719人。①数据由屋里厢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提供。
可以看出,三林社区戏曲演出的场次和观众数量每年呈上升趋势,而这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密不可分。在上海文化演出市场,看一出戏,普遍票价为50-180元之间,有些经典剧目的演出则在180-1500元之间,这使得很多有欣赏需求的观众不得不却步于剧院门外。而在社区市民中心,看一出戏只要2-3元。优惠的票价,贴近需求的戏曲演出,使得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每周3天的市民剧场,场场爆满,加座听戏已是常态。有的居民为了有个好位子,往往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早早来到剧场等候。这样公益性的戏曲文化服务不仅给中老年人提供了观赏空间,带来了精神愉悦,而且也收获了一些青年观众。许多受访的年轻人均表示,媒体专家对传统戏曲的吹捧远不如社区剧场的亲身体验。可以说,公益性的戏曲文化服务,也给了年轻人一次接触戏曲艺术的机会,给了传统戏曲艺术培育新兴观众的一个机会。
通过上述两种模式的构建,社区居民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培育了文化活动的自我组织能力。上海东方文体资源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在配送文化服务的同时,还对全市活动中心派送文化指导员。指导员以专业院团的演创人员和艺术院校教师为主,社会招募为辅,涵盖了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如此运作,自发性的居民戏曲活动此起彼伏。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睦邻中心居民人数3600人左右,其中1/3为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对中国传统戏曲十分偏爱,在戏曲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下,有60位骨干力量成立了越剧、沪剧以及京剧沙龙,一周活动4次,包括1次演出和3次教学,每次观众在四五十人左右,自2010年这个团队成立以来,沙龙已经举办了51周,受益人数涵盖整个社区居民。上海静安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成立了越剧、沪剧、京剧、广东音乐等32支文艺团队,举办各种沙龙演唱会和联谊活动,还与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新加坡等文艺团队交流互动。
四、结语
由上可见,通过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传统戏曲艺术不仅再次赢得了新老观众的心,而且扩展了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培育了潜在的消费人群,为戏曲的传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借助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准确定位,给予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文化空间”,不仅是对留存传统文化“风情”理性而积极的探索,也是对传统戏曲艺术“活下来”和“活下去”的最好的保护和发展。城市社区戏曲演出市场的构建和培育,既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惠民精神,又有效保护和延续了戏曲艺术生命力。可以相信,综合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等诸多因素,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开创构建社区戏曲演出市场,能够成为传统戏曲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1]江胜信.戏曲明天早餐在哪里[N].文汇报,2006-06-15.
[2]薛丽灵.对民族戏曲现状与未来的思考[J].四川戏剧,2005,(6).
[3]赵园.我国戏曲的现状和出路[J].戏剧文学,2005,(12).
[4]邹红梅.关于传统戏曲发展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J].青年文学家,2010,(20).
[5]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caprc.gov.cn/info/1408.html.
[6]蒯大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未来走向[J].领导之友,2012,(2).
[7]东方社区剧场/东方文化茶室配送菜单 (2009年1月-2011年6月)[EB/OL].http://www.dfxj.gov.cn/xjapp/wtzyps/wtzypsc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