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农业气象信息使用需求与效果的调查分析

2012-08-15刘淑梅黎贞发宫志宏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24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受访者气象

李 春,姚 巍,刘淑梅,黎贞发,宫志宏

(1.天津市气候中心,天津 300074;2.天津市气象局,天津 30007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对气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准确、全面、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是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掌握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户对气象信息的需求状况,分析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优缺点,又是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什么样的农业气象信息能够满足农户的需求,农业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有多少帮助,现行的农业气象服务有何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定位和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只有通过对农业气象信息使用者进行调查之后才能够得到答案,从而指导气象部门完善和拓展农业气象的服务工作。该文通过调查分析天津市农业管理者和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意见,以期获得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并对未来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建议。

1 调查概况

2010年9月,作者通过电话随机采访调查了该市131个定制农业气象短信服务的手机用户,其中73人愿意配合调查,最终有50份调查结果完整有效。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该市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对农业气象信息的需求状况,以及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天津市共有农业气象短信的定制用户近万人。该次调查的受访者涵盖了天津所有涉农区县,其中,有56%的受访者来自天津传统的农业区县,26%的受访者来自天津郊区农村,天津东部滨海新区农户为总调查人数的18%,这一人数的分配比例与以上3个区域的人口比例57.5%、24.4%和18.1%(此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数据截止2004年底)非常接近,说明此调查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合理。此外,受访者的职业分布,专兼职气象信息员为2%,区县级政府工作人员为14%,乡镇及政府工作人员为24%,村级干部和种植大户为34%,普通农户为18%,其他人员为8%。受访者均为农业管理者或相关从业人员,其中基层农业生产者占了全部受访人数的一半以上,受访者的职业结构合理,调查具有代表性。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

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由来已久,气象部门也始终将为农服务列为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养相对较低,使得农业气象的服务内容较一般的气象服务具有特殊的地域性、时效性和专业性,它不仅需要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常规的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还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提供更为专业的农业气象信息和具有决策意义的农业生产建议。

农业气象服务的地域性:受农业生产者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的影响,受访者在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地域性调查中所表现的关注倾向性较为一致,所以82%的受访者认为本区县的气象信息最为重要,24%的受访者认为全市的气象信息对其有帮助,另有2%的人关注华北地区的气象信息,对于其他地区的气象信息,该次调查的受访者均表示不关注。

农业气象服务的时效性:约有一半的受访者对3天以内时效的天气预报表现出极高的关注程度,有28%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对其有价值,12%的受访者希望气象部门提供未来一个月的天气趋势预报。在对天气预报时效性的关注程度上,农民与城镇市民的选择有所不同。在另一项的调查研究中,农民占全部受访者人数的8%,其结果显示受访者对3天以内预报的关注度与该研究类似,但对3天以上的预报信息,农业生产者所表现出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这是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时效性的需求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显著特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38%的受访者希望看到当地实时的天气状况信息。

农业气象服务的专业性:在各类农业气象专题服务中,受访者对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的需求程度最高,达到78%。而对于其他选项,受访者所表现的需求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其中,大田作物气象服务占38%,温室、保护地气象服务占14%,养殖饲养气象服务占16%,农产品存储运输气象服务占20%,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占30%,关键农时气象服务占20%。这一结果可能受到受访者的种植习惯和所从事行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农业产业链条都对气象服务有着极高的需求。

2.2 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

对于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该调查分别从受访者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关心程度、认为的最有效服务手段和农业气象服务的效果3个方面进行。

在对农业气象服务效果的调查中,有37名受访者对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较关心”,占全部受访者的74%,表示“一般关心”和“非常关心”的受访者人数为18人和4人,分别占受访总人数的18%和8%。没有受访者选择“从不关心”选项。

对农业气象服务手段的选择,多数受访者认为“手机短信”和“电视”最为方便,选择比例分别达65.1%和28.6%,二者占了全部受访者的94%。另有4.8%和1.6%的受访者选择了“广播”和“网络”。没有受访者选择“固定电话”、“大喇叭”、“宣传栏”和“其他”等4个选项。

在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服务效果选项,认为农业气象服务效果“非常显著”的有5人,占全部受访者的10%,认为效果“比较显著”的30人,占全部受访者的60%,认为效果“一般”的11人,占全部受访者的22%,认为服务“没用”的4人,占总数的8%,没有人选择“不好说”。

2.3 农业气象服务的不足

农业气象服务虽然获得了多数受访者的肯定,但有九成的受访者对服务的效果并不是完全满意,这意味着农业气象服务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仍存在着需要改善的地方。该调查针对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和对业务建设的建议向受访者征求意见,总结得到的主要问题和结果如下:(1)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准确率还需继续提高;(2)气象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中专业术语偏多,理解相对困难;(3)农业气象服务缺乏决策能力,农业生产者对具体作物和具体发育期气象服务的需求较大,例如作物播种收获期的气象服务、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气象服务、养殖的气象服务等;(4)农业气象服务频次偏少,服务发布途径相对单一,仅靠常规的定点天气预报电视节目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尤其是灾害性天气过程来临前,多频次全方位的预警信息显得更为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该次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和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气象服务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和需求度,农业气象服务也得到了多数受访者的肯定,但也有一些受访者认为农业气象服务对其作用不大;受访者主要认可的信息发布途径是电视和手机短信,最为关注的服务内容是当地的一周天气预报和实时气象观测资料,对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的需求量非常大,并对大田作物和农业病虫害等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表现出较高兴趣;多数受访者希望农业气象服务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及时、专业、广泛的农业气象服务。

通过调查发现,农业气象服务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气象服务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在服务形式上,农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农业气象服务必须更加具体、更加大众化,突出重点,易于理解,服务便捷且便于农民接受;在服务内容上,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不仅要求气象服务更为全面和专业,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指导的决策能力也较其他行业更强;在服务手段上,由于农村现代化条件和农民知识水平的限制,互联网等先进高效的信息传播技术尚不能适用于农业气象信息的发布中,气象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效果明显落后于城市。

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值得充分肯定,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气象服务必须在夯实现有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所提出的新要求,着力提高农业气象的综合服务能力。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总体属于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对气象信息的渴求从来没有间断过,以农业气象旬月报为主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形势的不断发生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已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如何解决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农业气象服务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摆在农业气象业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该文通过调查分析,对以下几种农业气象服务改进方向尝试提出建议,如大田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应注重提高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并通过与农业技术部门全面合作延伸气象服务的功能,着力提升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能力和决策能力;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农业气象服务的领域需要全面拓展,迅速开展针对设施种植、养殖饲养等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并形成以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部门对农产品的储存、加工、运输等领域的气象服务尚处于空白,随着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这些附加值高的产业需要更加专业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

在受访者所提出的问题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服务内容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开展,如天气实况播报、农业气象月报、中长期天气趋势预报、关键农时天气预报等,但限于信息发布途径的限制,以上内容农业生产者无法获知,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限制始终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信息传播途径和机制的限制,农业生产者无法直接或方便地获取这些服务产品。以天气实况为例,据笔者统计,54.8%的全国各省级气象部门的门户网站没有或不明显、不便捷、不完整地显示本省市的实时观测数据,即使一些显示该类信息的网站也存在着专业性太强、气象术语太多等问题。而在全国70个大中型城市的气象门户网站中,这一比例更高达75%。农民受文化水平限制,对网络这一便捷媒体还没有太多接触,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农民对气象实况信息的强烈需求。所以,气象部门应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中,必须注意提高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实时气象信息的发布能力,例如安装农业气象信息显示屏、大喇叭、农信机等,以弥补手机短信信息量小、更新速度慢的缺点,最终使农业气象信息及时、全面地发布到农业生产之中。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者受访者气象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气象树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俄罗斯农业生产者收益或因出口关税损失10%~15%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气象战士之歌
大国气象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