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的质控探析
2012-08-15王砚冰
王砚冰
(铁岭市中心血站 辽宁铁岭 112000)
1 如何采集与保存临床标本
1.1 采集
在临床免疫测定中,最常见的临床标本就是血清(浆),当然,为了某些特殊的检测目的,有时也要用到唾液、尿液、脑脊液、粪便等等这类的标本。其采集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正确的采集能够保证标本的质量。影响标本的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采集的时间、采血的姿势、抗凝剂与稳定剂的选用、止血带的使用时间等等。而对于一些激素类以及治疗药物的测定则要求血清标本收集要特别注意时间问题,甚至有些体位上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产生的测定结果。举例来说,在每天早上的4~6点间,常常出现一个峰值,而生长激素和促卵泡激素以及促黄体激素都在此时以一种阵发性的方式释放掉,所以在测定这类激素时候,非常有必要在差值较小的时间间隔以内重复采取多份血液样本,然后以中间值作为测定值。
1.2 保存
在完成了标本的采集之后,应该尽量地减少运输以及储存时间,并且尽快处理和检测,不可放置过长时间。特别是利用电化学的发光免疫测定来检测神经元的特异性烯醇化酶时,最好时间实在采集后的2h以内,不然标本内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会因为代谢而持续地释放出NSE,从而导致检测的结果升高。如果血清标本是在无菌操作下分离,就可以在2~8°的环境下保存1周的时间。如果是在有菌操作的情况下就应该冷冻保存。如果标本需要长时间的保存,就应该在-80°的冰箱中保存。要避免将已经冻存的标本反复的冻融,因为这样会破坏标本内的蛋白分子,结果会引起假阴性的结果。与此同时,混匀冻融标本的时候不要剧烈的振荡,只要反复颠倒混匀就可以,如果出现了混浊或者絮状物的时候,就应该将其离心沉淀以后选择上清液并进行检测。
2 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2.1 外源性的干扰因素
外源性的干扰方面主要分为标本细菌污染、长时间的储存、标本溶血和不能完全凝固等等。有效防止标本溶血能够使标本的质量在关键阶段得到保证,如果出现了溶血现象,那就是在采血时的习惯不正确或者是采血器具质量不好。血红蛋白含有血红素基团,它的活性与过氧化物相近,因此测定时,如果使用了ELISA,将HRP作为它的标记酶,如血清标本里有比较浓厚的血红蛋白,所以很可能会在温育时吸附在了固相,然后与后面的HRP底物的残生发生反应从而显色。用ECLIA的免疫法来检测NSE,结果发现溶血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实验室中如果看见了显性为溶血标本以后,一定要对它进行辨别和确认,观察它是技术性的溶血还是病理性的溶血。应该把病理性的溶血(即体内溶血)排除,弃置的同时也要对溶血标本做好记录。最好的方法是重新采血工,如果重新采血这项工作不易完成,应该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好“标本溶血”和溶血将会影响这个检验的因素。
2.2 内源性的干扰因素
通常的情况下,内源性的干扰因素包括了类风湿因子、异嗜性的抗体、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等。在血清(浆)的标本的检查中,上上面提到的干扰物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较大比例的存在,就很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呈现出假阳性。所以为了在ELISA的检验测定中免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一般都会用稀释标本这种方法来稀释这种非特异的RF的滴度,减小对测定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确保相关的检测项目的结果可靠且有价值,于此同时,也可以改变酶标抗体或者预先封闭标本中的PF,在测定抗原的时候,向标本中加入能够使RF降解的一些还原剂或者是有特异性的鸡抗体来消除干扰[1]。
3 检测前的试剂准备
在临床免疫检测中,不管是ELISA还是ECLIA免疫的测定,如何准备试剂也至关重要。切记不要在实验的时候才把试剂拿出来,因为之前试剂一直在冰箱里低温保存,这样会影响到后面的温育,因为时间很可能不够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于一些定性测定的弱阳性的标本检测会出现假阴性现象或者检测的结果偏低。因此在测定中准备试剂的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在实验要开始前20~30min内把试剂从冰箱里拿出来,放置平衡一直到达到室温时再来测定,来减少检测的误差。而理想的样本应该是所含待测物浓度接近临床的决定性的水平,均匀稳定,没有传染的危险性,单批就可大量的获得。
4 结语
在临床免疫的检验过程中,保证实验结果能够准确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其质量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免疫检验质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结果,所以这应该成为医院诊断治疗工作一项的重要环节。因为标本从患者开始到实验室的分析前有很多的环节,许多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比如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试剂准备以及仪器核定,内、外源性的干扰等等,所以医院需要建立起检验耗材的信息网络,做好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检验的各环节的详细记录。临床医师也一是要更加全面地掌握好患者的各种生理以及病理情况,而护理和检验人员也要熟悉地掌握会影响到检验的种种因素,严格地按照标准和规范来做,来保证标本及检验的结果的高品质。
[1] 高仲先.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