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导向

2012-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商业保险快车卫生部

医学论文造假严重将“终生不用”

4月10日,中国科协举办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集中宣讲教育活动,包括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中国科协各级学会下属的千余种科技期刊,签署了《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提出注重学术诚信教育,规范学术行为。对于抄袭、剽窃等弄虚作假情节严重者,各杂志将终生不刊用其论文。

《声明》要求科技期刊尊重作者权益,对存在署名有争议、引用他人着述未注明出处、不诚信地一稿多投、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坚决拒绝刊登。一经发现论文造假,视情节轻重给予书面警告、拒绝刊登有其署名的稿件、通知其所在单位等处理,轻者给予3年~5年不允许刊发其论文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终生不刊用该作者的论文,通报国家基金资助部门,并转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若一个单位屡次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科技期刊将要求该单位对所投稿件作学术预审,并将只受理经过单位预审的稿件。当学术不端行为涉及单位负责人时,将通报上一级单位。

《声明》同时要求,注重编者队伍建设,建立明确的审稿、撤稿及发布制度,维护学术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发现审稿人利用审稿谋取私利乃至剽窃所审稿件内容时,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终生禁止其审稿乃至公开披露等处分。

“中华健康快车2012光明行”发车仪式在京举行

2012年4月12日,“中华健康快车2012光明行”发车仪式在北京西客站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王忠禹、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波、健康快车创会主席方黄吉雯、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理事、2012年上车服务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长期支持健康快车工作的捐款企业代表,约150人出席了发车仪式。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仪式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健康快车15年光明之行取得的成绩,赞扬健康快车项目是政府支持、民间组织、社会参与开展慈善活动的典范,为贫困人群的白内障防治、内地眼科事业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充分利用健康快车这一扶贫项目健全内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以“扶贫治盲、促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健康快车项目,由香港同胞捐助,作为中国唯一流动的眼科医院自1997年开始运行,已经持续服务了15年。到2011年底,4列健康快车为内地27个省市自治区的115个站点停靠的12万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同时为这些家庭摆脱困境,送去了希望。

2012年,4列健康快车将分别前往河南的三门峡、洛阳;吉林的松原;广西的百色、玉林;山西的运城;湖北的广水;宁夏的银川和福建的龙岩等7个省(区)9个市(县),为约1.2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与此同时,4列健康快车还将在每个服务地区的基地医院选拔2名眼科医生进行超乳手术培训。

卫生部等4部门印发《关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的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要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运行机制。近期卫生部、保监会、财政部和国务院医改办联合印发《关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应坚持政府主导、分工合作,规范运作、持续发展,强化监管、改进服务等基本原则。要求各地严格商业保险机构的准入条件。一是坚持自愿,地方政府和商业保险机构均有合作意愿;二是商业保险机构应取得健康保险业务资质;三是商业保险机构网络应该健全,具有完成委托经办任务的一般条件;四是商业保险机构总部同意并且提供相关支持。

《指导意见》对参与经办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还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委托经办的运行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新农合公示和信息公开等制度,鼓励、引导参合人员参与新农合管理。同时,文件对退出机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2012年“三好一满意”活动重点确定

4月18日,卫生部召开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视频会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指出,“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去年取得良好成效,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发生了由于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甚至医德缺失导致的不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医院管理力度,继续坚持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保障和动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服务好”为基础,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和补偿机制改革。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实现“服务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形成“倒逼”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最终实现补偿机制改革。

以“质量好”为核心,着力实现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变。当前一些公立医院过度追求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张,忽视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助长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要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涵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推行临床路径管理。

以“医德好”为准则,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今年,要开展以“构筑医魂”为主题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推进即将下发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要改革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适应行业特点、能够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中央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李熙主持会议,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急诊科建设急需标准化指标体系

日前,2012北京协和急诊医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卫生部急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学忠介绍,我国医院急诊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医疗质量、人文关怀、服务态度、收费标准等参差不齐,急需建立一套完整详尽、分级量化的指标体系。

于学忠说,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已经入选第一批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4家),协助卫生部医政司执行行政管理职能,制定质量标准,推进质量改进,监督质量结果。目前,急诊质控中心已搭建起一个由专家委员会构成,兼顾基础质量、运行质量、终末质量的组织框架。今明两年,该中心将重点开展急诊医学规范化建设工作,对急诊科拥挤问题开展调研,制定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指标和急诊医疗服务院前、院内衔接标准,启动急诊医学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据悉,北京协和急诊医学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过5届,今年的主题为“标准·规范·发展”,2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急诊医学、全科医学、内科学等专业的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新医改困局”还需政府发力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及医改时指出,这一轮医改是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最为深刻的一次。我们首次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如今,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各种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处于“全面攻坚”阶段。我们有个强烈感受: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注重宏观指导、加强末端治理,是推进医改的战略性举措。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虽说,近三年中国城乡基本医保制度建设成就斐然,但要看到在三种医保之间保障水平还有近10倍的差异,资金筹集总量偏低,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个人的平均医疗负担仍在30%以上,而且近年住院与门诊费用仍在增长,影响患者的受益程度。

医改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反思。市场不是万能的。与其它消费领域不同的是,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服务的性质,提供这样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只能由掌握国家公共资源支配权的政府来扮演,而其它趋利性的市场主体是根本承担不了这样角色的。可以说,只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医疗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起全体公民基本医疗保障的职责,靠“有形之手”的作用,才有可能走出“新医改困局”。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快车卫生部
甜甜圈快车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我国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论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