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频发室性心动过伴心源性晕厥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护理体会

2012-08-15李素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前壁起搏器护理

李素文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营口 11500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以“一过性晕厥30min,伴尿失禁、出汗、颜面紫绀,意识不清”入院。既往:冠心病,陈旧广泛前壁心梗病史21 年,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 6 年。 查体:T:36.0,P:60 次 /min,R:18 次/min,BP:110/65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周身湿冷,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0次/min,律齐,心音弱,二尖瓣区可闻及粗糙的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Ⅰ°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陈旧广泛前壁心梗,心肌缺血。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左心增大,室间隔、左室前壁、侧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心尖部心肌组织明显变薄,厚度5mm,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入院后行改善冠脉供血、抗凝、抗心律失常对症治疗,实施重症监护。心电监护显示:频发室早、短阵室速。通过病例讨论认为病人为ICD治疗的Ⅰ类适应证,于入院第15天,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对患者实施了单腔ICD的植入术。测试RV振幅12mV,RV起搏阻抗600Ω,阈值0.4V。静脉全麻下,测试除颤阈值,20J除颤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护理1周,程控调试运转正常,患者康复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护士充分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ICD植入的必要性及工作原理,手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术后效果。同时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想法,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2)术前常规准备术前1d为患者颈胸部、两侧腋窝区进行皮肤准备,协助患者清洁备皮区域皮肤;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大小便;做抗菌药物过敏实验;术前晚给予安定10mg口服以保证睡眠。术晨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视手术时间,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术前禁食水4~6h。协助患者排泄后,由医护人员陪同入导管室。

2.2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术后心电监护24~48h,注意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患者原有症状是否消失,对起搏器是否适应等。监测心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心律失常、电极移位等并发症,同时注意观察ICD是否存在误放电、未发放或延迟发放的出现。

②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平卧24h,术侧肢体不宜过渡活动,以免电极脱位。

③伤口护理。局部伤口用1kg盐袋压4~6h,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皮下血肿,定期更换敷料。如述伤口疼痛,遵医嘱给予吗啡 5~10mg肌肉注射。

④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胺碘酮、索他洛尔等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

2.3 出院指导

①指导患者自我监测。教会患者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了解固定频率,发现心率过快、过慢,不规律或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②指导患者重视术后随访。植入后第1、3个月回医院检查,以后每6~12个月检查1次,临近电池耗竭期,每1~2个月检查1次。

③日常生活指导。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保证睡眠,预防感冒,忌进食过饱,戒烟酒。2~3个月内术侧上肢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做过度外伸外展运动,如打网球、举重物等,可适当做家务和正常工作。

④避免起搏器受到干扰。起搏器局部10cm内避免电疗、透热、照光等;绝对禁止出入强磁场、高压线、电视台射站、雷达区、电焊的场地;避免术侧接听手机等。一般家用电器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但需使用符合标准的家庭电器或办公室电器。

4 护理体会

本例患者使用的ICD具有定时信息每日定时传送,事件信息随时传送及带有家庭监护功效的起搏器,使患者更加简便、及时按需地得到随访。在近一年的遥测跟踪随访过程中,患者曾发生两次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事件,ICD起到了特有的功效,成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的依托。因此,术后加强随访,及时合理地调整ICD的相应参数是发挥ICD功效的十分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前壁起搏器护理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