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的对策
2012-08-15葛力铭
葛力铭
(北京市中医学校 北京 101101)
护理职业危害是护士完成护理工作职中,由于接触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等而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职业危害不仅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促使了护理人员短缺现象更加严重,同时随着流行性疾病的增加越发的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锐器损伤性的危害因素
(1)居于首位的职业暴露伤害就是锐器伤,全球每年大约有20万名护士被针头刺伤。有研究表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次,对未注射乙肝疫苗的人感染乙肝几率可高达30%。锐器伤危害种类以针刺最多,据统计,某医院368名护士的问卷调查中,有328名护士在最近1年内发生过锐器伤。(2)锐器伤发生率因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科室,学历的不同而有差异。
据侯美凤等报道10年以下的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几率高达50%,而10年以上的护士发生几率下降到22%。这往往与护士工作经验少、在操作接触锐器时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没有注意有效防护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工作强度大的科室更容易出现锐器伤害,急诊科锐器伤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
1.2 生物性的危害因素
常见的生物性因素是血液体液及病人的分泌物,其途径主要是锐器伤所致,另外病人的血液体液也可以通过粘膜或护理人员伤口处等途径进入护理人员体内。
1.3 化学性的危害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消毒剂,这其中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不仅有刺鼻的气味,而且会伤害皮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产生基因突变,导致癌变发生。此外护士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物也可危害机体的健康。李彬指出常期接触抗癌药物的肿瘤科护士对生育有着潜在的危险。
1.4 物理性的危害因素
放疗科的护士如果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可以导致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的疾病,也会引起流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存在着遗传物质变异的危险。
1.5 心理及工作环境因素
很多护士由于工作压力大,常常要值夜班,打破了原有的人体生物钟系统。一旦有急重症病人时,护理人员要加班加点工作,饮食不规律而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等。长时间站立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2 职业危害防护策略
2.1 强化职业危害教育
加强对医务人员教育已经被公认为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对新入职的护士做好岗前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安全规范的工作行为。医院不定期的进行安全培训,强化职业安全防护行为。从实际工作出发制订科室常规安全教育。
2.2 制定防护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建立完善的防护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临床工作中发现有效的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等行为可以避免不安全的接触。对锐器的接触要求使用锐器盒进行回收,避免回插导致伤害。防止徒手掰安瓿,在安瓿颈部应垫棉球或纱布块以免受伤。在使用消毒液时,戴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减少对皮肤的损害。针对放射线辐射医院应设有铅墙,铅门,有条件者设立专门防辐射办公室和操作处置室。
2.3 规范职业危害伤害后上报制度的管理
美国早1991年就规定,医院必须上报医务人员的血液暴露情况和针刺发生的情况。我国医院也应完善上报系统,应详细记录暴露伤害时间,暴露时护士化验情况及状态,跟踪监测,以便及早处理、控制职业暴露,减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危害。
2.4 营造良好心理和工作环境
做好护士心理疏通,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使护士在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有利于降低危险的发生,使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投入工作避免不安全的事件发生。
3 结语
医院和个人双方面重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通过理论学习,强化教育,规范化制度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努力,降低护理工作者暴露职业伤害,从而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加强对护士的健康防护,有利于我们国家的护理行业持久发展。
[1] 周卫,牛杰.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756~758.
[2] 杨晖,归冬梅,叶丽萍.临床护士锐器伤的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0A):20~21.
[3] 赵虹.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51~53.
[4] 姜红,胡兰,王晓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53~56.
[5] 李彬.肿瘤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研究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22(2):223~225.
[6]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13(2):110~112.
[7] 马冬梅,周杏仙,王芳.助产士职业暴露调查中低报告现象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