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创临床优势
2012-08-15朱峻生
朱峻生
河南省虞城县人民医院,河南虞城 476300
脑出血患者多数由于高血压引起,形成高血压脑出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高血压脑出血绝大部分为基底节区脑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现在通常情况下多采用手术治疗[2]。各种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比如国内外学者在CT定位下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创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本文为此通过病例分析具体探讨了脑出血患者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创临床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9月~2011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纳入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②出血量为30~60 mL;③家属同意;④无手术禁忌证。其中35例女性患者,45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大 72岁,最小33岁,平均年龄(59.22±2.18)岁;高血压史最短 3 年,最长 18 年,平均(9.61±0.31)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GCS评分):6~8分30例,9~12分 33例,13~15分17例。CT扫描显示出血部位均位于基底节区,血肿类型:血肿壳核型42例,混合型38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上述资料类似(P>0.05)。
1.2 手术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方法,全麻,取仰卧侧头位。经翼点小骨窗开颅,颞部选取半弧型长约4~5 cm合适切口,“+”型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分开外侧裂,达岛叶表面,血肿穿刺成功后,沿穿刺道分开1~2 cm岛叶,为进入血肿需将窄脑压板牵开岛叶,然后清除血凝块,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若冲洗出清亮的生理盐水,则证明无活动性出血,血肿腔引流。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颅骨钻孔于基础麻醉加局麻下,电灼脑表面血管。用注射器抽吸在穿刺成功后已液化或尚未凝固的血液。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置入并固定引流管于血肿腔,然后冲洗引流。
1.3 近期疗效标准
评定标准根据GOS预后评分量表,优:有轻度神经障碍,但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良: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差: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植物生存,死亡。同时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本文正态分布的近期疗效与并发症情况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计算。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组40例中,优2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5.0%;对照组40例中,优15例,良15例,差10例,优良率75.0%。两组近期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
2.2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术后脑部无再出血,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2例;微创穿刺组脑部再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2例。比较其各自的发生率,P均 >0.05,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的出血,其30d内死亡率在35%~50%,半数发生在病后2 d内,远期生活自理患者不足半数[4]。血肿形成进程中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切割、压迫引起局部微血管痉挛、梗阻和血肿本身急剧膨胀引起脑疝为其基本的病理变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式趋向微创,微创方法主要包括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和)去骨瓣减压、内窥镜下血肿清除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等多种方法。小骨窗颅内血肿清创手术时能清晰显露视野,这样就可明显减少手术的创伤程度,能够清晰看清出血点,更准确、有效地止血。本文结果显示,两组的近期优良率分别为95.0%和75.0%,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两组近期疗效有明显差异。
高血压脑出血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所以在手术中很容易就会合并有多种并发症发生,比如出血、感染等。本文比较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也要加强处理,以脱水、降温、护胃、保持呼吸道畅通、控制感染等,行气管切开于必要时,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总之,脑出血患者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创在临床上的主要优势是近期疗效好,但是也应根据个体需求,选择合理最优的治疗方式才能有效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1]周良辅,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一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9(2):151.
[2]陈汉民,黄国河,刘剑云.立体定向单纯置管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11):507.
[3]田增民.神经导航与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1,81(17):1028.
[4]张建军,董伟峰,顾水均,等.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5,17(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