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330例临床分析

2012-08-15吴清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肺水肿源性危重症

吴清岩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河南濮阳 457001

手足口病(HFMD)是由一种由肠道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较多发生,尤其以年龄<3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笔者现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9月HFMD患儿330例,男性患者217例,女性患者 113例,发病年龄为 3个月~12岁,平均(1.9±1.6)岁,其中<1岁 26例,1~3岁 276例,>3岁28例,神经系统受累平均发生于病程 1~6 d,平均(2.24±1.21)d。 重型和危重型例数分别为308例和22例。所有患儿均符合HFMD重症诊断标准[1]。

1.2 临床特点

常见的患者表现为精神较差,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肛周处、手足口腔有斑丘疹和疱疹发生。肢体抖动、嗜睡、头痛、易惊、抽搐、呕吐等,还有一少部分患者伴有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现象。本组嗜睡186例,易惊或四肢抖动218例,四肢肌力下降12例,其中单纯上肢肌力下降2例,单纯下肢肌力下降10例,头痛89例,呕吐65例,抽搐25例,颈部抵抗、肌张力增高45例;呼吸急促或困难19例;口鼻粉红色泡沫样痰5例;心率减慢6例;两肺广泛湿性罗音10例;皮肤花纹、四肢冰凉22例;心率增快286例。

1.3 辅助检查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常规进行血糖、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腰椎穿刺行脑脊液、脑电图和脑CT检查。

1.4 病原学检查

肛拭子送濮阳市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RT-PCR)方法进行检测。送检肛拭子病毒分离确诊柯萨奇A16感染2例,EV71感染298例。

1.5 治疗方法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重症病例的诊疗方案实施。主要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对症支持治疗。①呋塞米0.5~1.0mg/(kg·次),甘露醇 0.5~1.0 g/(kg·d),1 次/6~8 h 降低颅压; ②重症患儿给予地塞米松 0.3~0.5 mg/kg·d,3~5 d,或甲基强的松龙 2~3 mg/(kg·d)3 d,危重症者甲强予以 20 mg/(kg·d)冲击治疗,2 d 后减半量,5 d内停;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 g/kg,分2 d静点;利巴韦林10 mg/kg·d,静点5~7 d;合并细菌感染者可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下压力控制(PC)模式,PIP:16~30 cm H2O,PEEP:5~10 cm H2O 潮气量 6~8 mL/kg,呼吸频率每分钟20~30次,吸呼比为1:1.5~1.8,吸氧浓度根据血气分析的具体情况逐渐下调至30%,最后将呼吸机撤离;再采取如镇静、降温、补液、控制血糖等基本治疗,再配合使用米力农和血管活性药物[2]。

2 转归

330例患儿经治疗后,315例患儿痊愈,12例患儿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2例患儿死亡,放弃治疗1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3.38±2.28)d。

3 讨论

2010~2011年春夏季手足口病在濮阳市呈局部流行趋势,特别是县郊区农村地区病例较多,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仍以1~3岁患儿多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3~12岁,平均2.2岁,重症患儿年龄偏小可能与6个月~3岁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绝大部分HFMD重症病例是由EV71感染所造成的[2]。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病例送检肛试子标本中EV71感染298例,占90.30%,柯萨奇A16感染仅2例。危重症送检标本EV71感染占100%。结果进一步证明,EV71感染是濮阳市重症,特别是危重症HFMD发生的主要原因。

EV71是一种高度嗜神经病毒,EV71潜伏期一般为3~7d。感染EV71后,患儿发病1~2周内可自咽部排出病毒,从粪便中排毒可持续至发病后3~5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后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导致HFMD死亡的重要原因[3-4],我院对危重型患儿22例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最终2例患儿因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引发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高血糖、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是NPE的另外2个高危因素,尤其要特别警惕高血糖的发生,建议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进行多次动态监测,有异常及时处理[5]。神经源性肺水肿以进行性低氧血症、急性呼吸困难、心率急剧增快及血压明显突然增高为重要特征。所以早期监测NPE的高危因素对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实时检测肺部影像学改变、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糖水平,尽早行机械通气。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后,循环系统中儿茶酚胺的大量增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发花、湿冷、血压下降循环衰竭及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症状,最终导致肺出血3例,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家长要求放弃治疗1例。因此在机械呼吸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改善循环功能状态,是治愈危重症患儿的关键所在。

总之,重症HFMD绝大多数为EV71感染,均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尽早联合使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对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有抑制作用。有神经系统受累时需要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假若发现有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时,应尽早行甲强冲击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循环功能状态,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2010-04-21.

[2]赵顺英,李兴旺,江载芳.关注小儿重症肠道病毒7l型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401.

[3]农光民,刘艳明.儿童手足E7l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2(22):1706.

[4]李双杰.易容松.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9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1):66.

[5]韦小莉.手足口病患儿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血浆hs-CRP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11):70.

猜你喜欢

肺水肿源性危重症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