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2-08-15吴竹林
吴竹林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人的价值、健康和生活质量。197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目标,指出卫生服务应朝着社区方面发展,由此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卫生概念-社区护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慢性病、传染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家庭结构的改变及医疗费用增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之一。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然而,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起步较晚,经常出现社区护理人才短缺、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特点,应经城市阻碍社区护理服务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社区护理服务,要将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放在首位。
1 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护理人才缺乏
由于对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关培养社区护士的指导,发展社区护理的意向不明确,影响了有关单位对护理人才的培养。社区护理教育主要通过从业后通过各地护理学会的短期培训或成人教育等形式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极少接触到专门的社区护理学教程,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均极少涉及到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的来源主要是普通护理专业的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护理人员普遍缺乏康复技能、慢性病护理等知识。
1.2 社区护士角色众多
社区护士除了干好护理工作外,还承担着许多非护理的工作,如代收费、代发药等药房财务,甚至人员紧缺时还要兼职基本检验工作。这样社区护士承担过多的职能和繁杂的任务,大部分时间里忙于具体事务,既要完成医疗护理工作,又要完成保健护理工作,还要处理费医疗方面的工作。这样很容易造成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存在风险漏洞。
1.3 社区护理实践少
在学习《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社区实践少,大部分学校没有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学校安排护生实习或见习,多数是倾向于到大的综合性医院,只有少数学校在社区护理授课的过程中,安排护生去社区做一些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这样,培养出的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内涵认识不清楚,不了解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护生毕业后进入社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
2 重视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2.1 大力发展本科社区护理专业
社区护理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决定了社区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素质。我国对社区护士的专业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护理学系均开设了社区护理专业,主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社区护士,其学历普遍为本科、硕士及以上。
2.2 积极开展在职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承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化化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工作的主体是社区护士,由于其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有所不同,而大多数护士是各级医院轮岗的。因此,社区护士的在职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培训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社区护士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不仅要让社区护士系统地学习社区护理知识、社区工作理念的转变,同时高度重视对社区护士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培养社区护士的综合分析能力。
2.3 提升社区护士待遇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地位,适当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制定社区卫生医务人员最低工资标准,以减少人员流动,借鉴国外的护理组织结构形式,社区只提供服务而不谋赢利,社区护理服务收费纳入社保范围等。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医院中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护士下社区工作,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增加对社区护理的投入,促进社区护理全面快速发展。
[1] 冯正仪.社区护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秀娜,张翠华,罗羽.中国社区护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