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12-08-15宋芳云
宋芳云
(湖南省脑科医院 长沙 410015)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53~75岁,平均(63.3±6.5)岁。手术原因:股骨头坏死25例,股骨颈骨折21例,原发性骨性关节炎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1.2.1 术前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术前护理包括如下几点:(1)术前评估:主要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心脑血管疾病史、静脉血栓史等其他资料。年龄是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1],随着年龄的增加,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2)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疾病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2]。因此,护理人员应教育上述患者在术前多饮水,低盐、低脂饮食,以降低患者的血液粘滞度。(3)锻炼指导:术前锻炼指导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主要方法有患肢踝关节的屈伸、旋转运动,臀肌收缩运动,髌骨推移运动,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
1.2.2 术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术后护理包括如下几点:(1)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加速下肢静脉内血液的回流,改善局部组织内的环境,从而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锻炼原则为越早越好,由易到难。锻炼方法包括主动锻炼、被动锻炼2种,能够主动锻炼的患者尽量主动锻炼,不能够主动锻炼的患者可以采取被动锻炼。(2)药物预防: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既往存在有心脑血管疾病史、静脉血栓史时,这些患者在术后应当给予低分子肝素,取3000~5000U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d,连续使用7d。(3)营养支持:术后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食物。但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应低盐饮食,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不宜吃得过饱,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应限制糖类的摄入。(4)其他:注意下肢静脉穿刺、造影剂、高渗糖可以损伤血管壁,这些因素可以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应避免使用患肢进行下肢静脉穿刺等操作。
1.3 患者满意度调查
采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 结果
52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仅1例(1.9%)患者在术后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51例(98.1%)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2例患者在入院时的患者满意度为63.5%(33/52),出院时的患者满意度为86.5%(45/5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25,P<0.01)。
3 讨论
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肢体位置的放置可以导致静脉回流缓慢,甚至出现血液淤滞。此外,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需要制动,且由于局部水肿,对关节的移动以及回缩,止血带的使用等因素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皮损伤部位的组织以及凝血因子,由此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据文献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以高达70%[3]。而本研究中,仅1.9%的患者在术后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由此可见,我科在术前使用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锻炼指导等措施,以及在术后使用的功能锻炼、药物预防、营养支持、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在上述护理措施中,术前护理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开始,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采取因人施护的护理方法。其他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尽量降低危险因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术前锻炼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均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内血液的回流,减少下肢静脉内血液的淤积;低分子肝素则可以直接抑制凝血因子活化;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可以减少下肢静脉的损伤,进一步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1] Al-Gahtani FH.Pregnancy-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art I - deep vein thromb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Saudi Med J,2009 ,30(1):13~23.
[2] Dhillon RK, Stead LG.Acute deep vein thrombus due to May-Thurner syndrome[J]. Am J Emerg Med, 2010,28(2):254,3~4.
[3] 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