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2012-08-15孙士新杜建华
孙士新,杜建华
(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安徽 亳州236800;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安徽 亳州236800)
校企合作符合高职学生健康培养的思路,而对企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发展。从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入手,重新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推行校企深度合作的系列融合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一、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由于组织目标差异、工作沟通隔阂、相互交流不足等原因,企业对与学校深度合作的兴趣不足,学校对企业提供的岗位不满意,进而使校企合作进入恶性循环。
(一)强调协议合作,后期跟进不足
高职院校大力倡导和发展校企合作,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当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以此作为校企合作成果和内涵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结晶。在分析与学校合作单位后会发现,多数企业都是与学校简单地签订了类似于学生顶岗实习、录用该校毕业生、企业主管做学校兼职教授等协议,确定了合作关系之后,只是相互的几次考察,选派学生到生产一线岗位上兼职实习几天,然后便为该协议划下圆满的句号。
(二)学生管理松散,难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高职学生由于文化课水平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作息时间不合理、缺乏职业规划、学习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掌握本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在进入企业相关岗位后,学生一方面对相关岗位的工作无所适从,无法完成相关岗位规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在校的各种不良习惯难以适应企业的严格要求。这样以来,学生无论在职业素养还是职业技能方面都难以符合企业需求,难以完成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企业不敢让学生承担技术型工作,只留部分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给学生顶岗。
(三)教学与实践脱轨,学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
由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学校没有建立足够精细、广泛的就业岗位群,没有精准地提炼出各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在该状况下形成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只是学校一厢情愿的闭门造车,而非企业相关岗位真实需求,而非学生实习、就业所用。教师由于在企业相关岗位实践经验不足,对岗位所涉及知识、技能理解不透彻,对相关技能缺乏深入研究,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讲解欠深入。因此,造成学生所学与所用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校企组织目标分歧
高职院校的职能是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相关行业培养技能型、服务型人才。高职院校的组织目标具有社会公益性,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适合相关就业岗位的人才,不能适用经济的投入产出的衡量标准,企业的组织目标是利润,在一定的投入下,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力争最大规模的产出。一切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因素,企业都会千方百计的排除,换言之,企业不会愿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在对其组织目标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介入、教师的企业实践、学生实习、业务主管在学校教学中占用的时间等能否给企业的产出带来促进作用,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五)校企互信度不够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是两大实体,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企业业务主管、企业相关岗位工人。在校企两大实体中,四个主体人群必须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才能使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然而在对校企合作过程的调查中,多数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存在着信任危机。教师不屑企业岗位,教师不相信企业主管能接替自己的实践教学,学生不情愿顶替工人岗位,企业业务主管不相信教师和学生能胜任相关工作,企业岗位工人不相信教师学生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校企合作深度的需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而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就业压力与入学水平的差距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校企合作深度具有更高的需求。
(一)学生对口实习
随着高校扩招和生源减少,生源数与招生数逐渐接近,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持续下降,给高职院校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高职学生对理论课程厌倦、学习困难的现状,迫使高职课堂教学内容减少、学生管理相对宽松、教学目标要求降低。在这种高职教学困境中培养的学生,专业技术不扎实、专业素养能力不高、理论基础薄弱、实际岗位胜任能力不强。而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的设备是用来生产的,而非陪学生“对持”,换言之,企业不会接受不能为他们熟练工作或者不能工作好的学生在自己的相关岗位上浪费时间。企业要求与学生现状的差距,迫使部分高职院校降低实习难度和质量,选择一些相关工作岗位让学生实习,而非典型工作岗位,甚至直接进入一些工厂让学生批量实习。实习中,很多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表现欠佳,企业不满意,从而形成实习的恶性循环。
(二)教师成为技术权威
在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教师除了需要承担原有的教学任务外,还应承担着为企业技术指导和科学研究的任务。教师通过顶岗熟悉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在技术需求时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企业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教师应思考该生产、操作可能出现的状况。在设备的论证、采购、安装、调试、运行、功能扩展、应用创新、培训等方面都应由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成为企业内相关技术的权威。教师平时的研究内容应该是合作企业相关技术的全套技术或技术的某些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成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教师成为技术研发的主导力量,在这种良性运行模式下,校企会获得双赢的结果。
(三)资深企业业务骨干指导实践
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以后,需要对相关的理论进行实践,即实验、实训。资深企业业务骨干对操作流程熟悉,对相关技能使用巧妙,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同时,可以告知实践中实际规则和注意事项,对实践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预测、解决、总结。创造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实施典型工作岗位相关管理,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评价,为学生后期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节省企业培训成本。
(四)资深岗位员工帮带学生
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应安排相关资深岗位员工帮带学生,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在相关岗位上能够合格地工作。由于学生技能水平不同,资深岗位员工要弥补部分学生在前期实验实训中技能掌握程度的不足,重温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向学生宣传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五)学生在校企交叉受训
学生在校内实验、实训可以是验证性的,也可以是项目性的,但校内实验、实训毕竟是仿真下的工作环境。实验、实训后的学生应到相关工作岗位顶岗实习,以实现相关知识的应用价值。实习中的学生在理论学习、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交叉培养实训,贯穿于每一个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项目之中,使学生在理论、实训、实习各方面尽快适合相关岗位。
(六)学生获得校企双重评价
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也应由原来的以学校单一考核评价学生转变成校企双重考核形式。学校考核突出在理论课程的掌握情况、实验情况、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强调学生在该岗位上的表现,从入职时的理论、实践基础,到入职后学习弥补相关知识技能,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与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占同样比例计入学生该项目的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以促使学生完成校企规定的双重任务。校企对学生的双重评价标准应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应由学校和企业相关岗位一起起草、论证、形成、执行。
三、校企深度合作的融合策略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除了学校和企业之间不懈地努力之外,还应实施一系列策略,强化合作动力、细化合作步骤、量化合作深度、优化合作互赢、固化合作依赖。
(一)成立专业委员会
由学校主导、组织人员进行精细调研和深入走访,在清晰就业岗位、市场需求、专业环境、市场前景等指数的基础上,邀请相关企业技术骨干、同行专家、社会相关专业人士参与成立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审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前景的切合度,分析该专业建设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制定相关委员会章程,成立委员会组织机构,定期召开相关会议,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换最新市场动向,汇报师资力量改善情况,反馈学生实习情况等。
(二)成立企业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在充分调研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可邀请企业资深技术骨干参与,成立企业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相关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研究,为企业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在企业现有技术上进行技术和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人员来源于学校和企业,研究的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的相关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企业相关的流程或技术,研究中心的经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对研究成果,企业可以给予相关的奖励或资金支持,使研究中心立足企业,成为企业智囊库、技术研发中心、危机解决中心。
(三)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健康、顺畅、互信、互赢的合作关系,学校联系企业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学校办学影响力、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建立一个以学校为中枢、以企业为主要成员、以校企互赢合作为纽带的校企合作联盟。学校通过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战略等难题;借助自身先进的实验实训资源为企业培训员工,为企业开放相关的图书、实验、实训、精品课程等资源;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实习生到企业实习、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形式顶岗,为企业节省更多人力资源。企业则从实用的角度为学校反馈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学生教师提供顶岗实训基地,为学校毕业生提供若干就业岗位。
(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改变原有的理论多、实践少的教学模式,理清系统化、程序化人才培养的典型工作任务,弥补学生基础文化课程的先天性不足,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敏锐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改变原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以实际工作任务、企业实训、工作表现作为学生成绩的主打指标,以实用性、好奇性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积极性。以企业使用为主要衡量目标,对学生实施相应教学、实训模式的改革。
(五)柔性师资管理
对师资的管理上应实行岗位责任制,学校设定相关的教学、实验等岗位,强化教师的实际操作、教学与学生的契合度、企业认可度等方面的指标比例。在教师待遇方面,设定岗位工资,以岗定级、三年一聘任,三年一排队,能者上庸者下。建立学校与企业互通聘任的机制,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学校可以聘任企业的员工当教师,企业可以聘任学校的教师做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