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千古一真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隐逸生活探析
2012-08-15李兰东
李兰东
(潍坊科技学院 基础教育部,山东 潍坊262700)
在中国的隐士谱中,除了上古传说中的许由、巢父、务光等人物外,声名最显赫的就是陶渊明了。还有一个阮籍,是魏末晋初人,比陶氏早了一百五六十年,是仅次于陶氏的著名隐士。不过汉魏六朝时候的隐士,有真隐和假隐、野隐和朝隐之分。陶氏是隐于山野林泉的隐士们的代表,阮氏是隐于朝廷的隐士们的代表。前者大都自食其力,生活清贫,隐得不易;后者则享受着朝廷的俸禄,优哉游哉,隐得容易。就名节而言,前者是高于后者一筹的。笔者拟就陶渊明隐逸情形进行专门讨论。
一、陶渊明所处的历史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晋书》、《宋书》和《南史》里都有他的本传,像他这样一人进三史的人物极少,这固然与他的生活年代有关,也与他那非同一般的为人和非同一般的文学成就有关。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427年,这个年代正是晋宋易代的时候,和阮籍生逢的年代相仿。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很尖锐复杂,加上西北各少数民族贵族在黄河流域割据混战,对南方也时常进行骚扰、威胁,腐败的司马氏集团争权夺位,社会动乱不堪,广大人民饱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战乱灾难,先后爆发了孙恩、卢循为首的农民起义,但都被军阀镇压下去。从东晋初年至刘裕消灭桓玄代晋自立的一百多年,社会一直处于极其动荡的状态中。曹魏后期,司马懿用阴谋手段铲除政敌曹爽,把依附曹爽的大臣官僚一网打尽,重臣兼名士的夏侯玄、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人尽遭杀戮。另有名士嵇康、吕安,因拒不与司马氏合作也被杀。西晋时,贾后篡权,夷灭太傅杨骏三族,杀太保卫瓘、汝南王亮。八王之乱,有很多名士如张华、潘岳等被杀,并夷灭三族,陆机、陆云皆死于非命,并遭灭门之祸。
改朝换代、奸佞篡权、国家动乱,都伴随着对异己力量的残酷杀害,大批人士成了新旧王朝的殉葬品,政治机构就像一部疯狂的杀人机器!在这种险恶的政治环境下,许多包括陶渊明在内的富有才干、又有远大理想和用世之心的士人,就不敢贸然进入仕途了。
汉末大乱,军阀混战,争夺天下,也争夺人才,富有雄才大略的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拔人才标准,取代了汉朝举人先德后才的察举制。后来曹丕废汉称帝,礼部尚书陈群制九品官人法,也称九品中正制。这种选举制,本来是在曹魏政权统一了北方后,需要搜罗穷尽各地的有识之士供朝廷建立完整有效的政府机构和选官制度而应时产生的,起初非常慎重,中正官由朝廷任命,所选人才也往往是众望所归的贤德之士。晋人卫瓘论九品法说:“宋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勉,犹有乡论余风。”[1]
史学家沈约说:“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祖高卑。”可见九品官人法是在当时结合东汉察举制与清议之风,继承了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而建立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在初期还比较公正,发挥了较好的效能。但晋末以后,流弊显现出来,中正官多由各州郡官位显赫的人士担任,或由本朝大官兼任原籍的大中正。久而久之,中正官被当地著名的官宦世家把持,选人才逐渐讲究被选者的家世、行状、品级,即指其父祖辈的资历、官职和爵位。这样,豪门世家子弟就很容易进入仕途,晋朝以后,家世成了选拔官吏的决定性条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诚如晋代段灼上疏所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2]
九品中正制成为豪门世族垄断政权的工具,在这种门阀制度下,高级士族子弟凭借显赫门第就能轻易地官至公卿,而有才干的寒门人士就只能沉沦为下僚。后来的九品论人“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3]作为士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限制了普通士人的进身之路,他们即使进入官场,前途也非常有限,因此官场对普通士人就无多大吸引力了。再就是魏晋玄学盛行,也是隐逸之风盛行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玄学推重“三玄”,标榜老庄。老子、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清心寡欲,提倡隐逸避世,这与当时的广大失意人士思想合拍。阐释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是天才学者,他注《周易·遁》上九爻辞“肥遁,无不利”时说:“最处外极,无应于内,超然绝志,心无疑顾。忧患不能累,矰缴不能及,是以肥遁,无不利也。”[4]肥遁,肥通“飞”,肥遁就是远走高飞,隐遁林泉。王氏这段注文意谓士人隐居应该决然毅然,勿犹疑不决。隐逸就没有忧患,也不受官场罗网的陷害,因而是保全性命的途径。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里说:“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5]
把出与处、仕与隐等同起来,其实是推崇隐逸。这是魏晋士大夫普遍风气。但推崇隐逸和真正做隐士很有差别,如西晋文学家潘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侯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6],可是他所作《闲居赋》却钦羡隐逸,看出他是表里不一的。而陶渊明却表里如一,朱熹评论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找权纳贷。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7]
政治的黑暗,官场的险恶,九品官人法的腐败,玄学思潮的冲击,隐逸之风的盛行,这便是“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心隐逸田园,做一个真隐士的主要社会原因。
二、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思想接近道家,但也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朱自清曾据陶渊明诗集作出如下统计:陶诗用诗《庄子》最多,共49次,《论语》次之,共37次,《列子》第三,共21次[8]。陶渊明最倾慕羲农时代追求真淳精神。他青少年时候,“委怀在琴书”、“游好在六经”,儒家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些思想对他也影响很大,曾有过“大济于苍生”的远大志向。他后来回忆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这些诗句抒写出颇有豪侠之气的壮志。另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等慨叹。
据史传记载,陶渊明29岁时因“亲老家贫”开始出仕为官,先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此后又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他年轻时胸怀壮志,想有一番大作为,但政治黑暗,时光流逝,壮志难酬。每念及这些,便悲怆难抑,夜不能寐。41岁那年,他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9]。从此,他终生未再出仕,一直隐居田园躬耕自给,过着清贫困顿的生活,直到63岁逝世。
陶渊明在做官的十余年间,官小日浅,时做时辍,但却品味到官场的黑暗、龌龊、险恶与肮脏,这是他下决心隐居到底的主要原因,或说是社会原因,或说是客观原因。这方面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谈过,这里不再重复。下面要谈的是其主观原因。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曾官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追赠大司马。他出身孤寒,被士族所轻,以军功官至极品。陶侃有十七子,名见于《晋书》的有十一个,而官为武昌太守的陶渊明之祖父陶茂却不在十一子中。陶渊明祖父早死,陶诗《命子》称其父“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可能未正式做过官。陶侃诸子,侃死后互相争夺厮杀,同族之人不会有多少来往。陶渊明一支久已衰微,《赠长沙公》诗称:“昭穆既远,已为路人。”陶渊明少年时,生活贫困,“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颜延之《陶徵士诔》)颜氏《诔》又说他“韬此洪族,蔑彼名级。”在家族的这种衰落历程中,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赋予他以孤僻、自强、抗争的个性。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较大,陶渊明写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称这位外祖父:“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这简直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陶渊明少喜读书,胸怀壮志,蔑视功名,看淡富贵,洒脱不羁,热爱田园,喜欢自由的性格,也根植于他的家世盛衰、为官经历和成长环境之中。
陶渊明在十几年断断续续的为官生涯中,体会到官场就像“尘网”、“樊笼”,做官就像落进尘网和关进笼中的小鸟,失去了自由,空怀壮志不能施展,很是使人厌恶。“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因此,他心一横,毅然决然地永远告别仕途,隐居田园,做了个真正的隐士。看他的《饮酒》二十首的第十二首: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本诗以西汉张挚和东汉杨伦两人归隐的事例,叙说勿以俗见为怀,坚决走隐耕之路,劝告那些尚在进退、出处上不知何去何从的人,不要受世俗的欺骗,请跟着他走。“世俗久相欺”一句,揭露批判政治现实深刻尖锐,也透露出他自己决心归隐的主要原因。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爱好自然,喜欢田园,也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观动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言笑自由,甚合陶渊明的真性情。陶渊明接受了老庄哲学中崇尚自然的思想,达观任真,反对虚伪。他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生死荣辱皆顺自然,故无须多虑。他在谈到自己为何隐居时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辞》)他这种任真达观的生活态度是多么自由,而当时繁缛虚伪的仕途官场却是:“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感士不遇赋》)他又说:“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整个社会充满虚伪风气,清廉正直之人无立足之地。官僚机构如一张巨网,硕大无朋,一旦撞进去就在劫难逃,陶氏认识到自己要有所警惕,只能隐居来远离血腥味沉重的官场,仅以达人自况,认为理智的选择只能是逃禄归耕,于是他告别官场走向了山林田园。他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就把辞官归隐的几个主要原因和归隐后的心情及生活情况写得明明白白。看《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把封建官场比喻成“尘网”,狭小肮脏,又比喻成“樊笼”,狭窄束缚人,还把做官比喻成“羁鸟”,想飞回宽广的大自然,挣脱束缚;又比喻成“池鱼”,迫不及待地想游回旧时的深潭,重获自由。“旧林”、“故渊”,都是比喻田园,“羁鸟”二句,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诗人急想走出仕途,回到自由自在,心情舒畅的故乡田园中去。
传统文化,主要是道家和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深刻影响,黑暗政治和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对陶渊明的排斥和刺激,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热爱大自然,喜欢山林田园,向往自由,不慕富贵,安贫乐道,憎恶黑暗腐败等好思想、好品格,使得他不随波逐流,不与封建统治者合作,毅然决然地同黑暗势力决裂,走向了乡村田园。这就是陶渊明隐逸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状况。
三、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陶渊明从小时候起,就培养了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爱好和兴趣。辞官归隐是他自己由衷的选择。归隐家园后,生活过得充实、自由、舒畅、欢欣。
当时,农村生活是贫穷困苦的,但陶渊明不怕,因为他从小就过过苦日子。请看他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战乱频仍,加上自然灾害,生活非常困苦,非但“长抱饥”,而且天寒“无被眠”,“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可谓饥寒交迫。他在《咏贫士》、《乞食》等诗里也写出他困苦的处境,困苦艰难使他指斥“天道”,怨及“鬼神”。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天理何在?陶氏的这种早年经历,使他隐退前有思想准备,隐退后能受得住劳顿。
陶渊明隐居之初,有一种大解脱的欣喜,看《归去来兮辞》的描写: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作者为谋生,也为了寻机会施展“大济与苍生”的壮志,在黑暗官场里时隐时仕地混了13年,饱尝了好官难为、壮志难酬的苦味,终于在41岁那年自动辞去彭泽县令,退隐田园,终生不再出仕。这篇《归去来兮辞》就是辞官归田时写作的。一落笔就抒写了对黑暗官场的极大厌恶和鄙弃,认为自己以前为官是“心为形役”,是误入“迷途”,是“昨非”,为此而“惆怅”,而“独悲”。封建官场的虚伪欺诈、残暴腐败,和他“道法自然”的品性格格不入。“实迷途其未远”,他在官场陷得还不深;“觉今是而昨非”,醒悟了现今隐退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知来者之可追”,尚可回头,补偿过失,所以下定决心辞官归田。在回归的途中,他感到异常的轻松、舒畅,高兴得奔跑起来,急不可待地回到可爱的家园。下文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作了想象和规划:务农、读书、饮酒、游览、赋诗。乐天知名,顺应自然生活。《归去来兮辞》将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描写了回家途中的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也抒发了自己辞官归田的愉快心情。对所写景物赋予了与自己一致的个性与感情,真挚自然,行文清新朴实,风格平淡自然。宋朝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陶渊明家世衰落,父又早死,儿孙又多,生活艰难,他从早年就亲身劳动,“耕植不足以自给”,才迫使他出去做了几年官。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都很熟悉,所以描写这方面情景的诗文也都写得很好。他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可谓诗中有画,生动形象。豆这种作物生长在盛夏,有农谚说:“豆子开花,墒沟里摸虾。”时逢雨季,杂草长得很快,地荒得也快,故陶渊明就怕草木丛生,不管露水沾衣、天气炎热,早出晚归地去南山下豆田里锄地锄草,很劳累、很辛苦,也很真实。前六句写劳动的情景,生动自然;后二句写劳动的感想,意味深长,情操高尚。
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是很简朴的,这在他的诗文中都有具体的描写。先看他的《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但所写人物五柳先生是虚构的,实无其人。文虽短,但对人物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写到了:日子清苦,衣食不足,但安贫乐道,不慕荣利。好读书,却不死抠,没有学究气。常写诗作文,是为了自由娱乐,非图名利。每到亲友家喝酒,总是一去就喝醉,醉后离去,爽快磊落,等等。这其实是陶渊明的自画像。陶渊明喜饮酒,古今著称[10],“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萧统《陶渊明集序》)也有时借酒浇愁。今本陶氏集里,以酒命题的诗就有《止酒》、《述酒》、《饮酒二十首》等多首。还有诗说:“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他就是在死前也不忘酒,“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再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中的十二句: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这些诗句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赞美了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家里的草屋,房旁的田地、树木,村里的炊烟,乃至鸡鸣、狗叫等,都很亲切可爱,字里行间渗透着喜悦的感情,这种喜悦感情也反映出他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陶渊明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而且也是唯一的真正隐士,是我国古代隐士中最光辉的范例。他的隐逸目的、隐逸事迹和隐逸文学作品,都无人可与比肩,其品格之高洁也是所有的隐逸人物都望尘莫及的,正如南宋大学者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贷。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朱子语类》鲁迅先生也指出:“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名田园诗人。”[11]
[1]房玄龄.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六·卫瓘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7:675.
[2]房玄龄.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十八·段灼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7:874.
[3]杜佑.通典·卷十四选举二历代制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78.
[4]张秋实.老子思想精髓对士大夫处世影响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95-99.
[5]房玄龄.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嵇康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7:891.
[6]房玄龄.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潘岳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7:984.
[7]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874.
[8]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6.
[9]房玄龄.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六十四·陶潜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7:1646.
[10]周中堂.缘物说诗[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126-127.
[11]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隐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