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2-08-1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视光万里行外地

编读往来

东北视光万里行即将启程

贵刊活动部:

你们好!

杂志社举办的各类活动我们都很关注,不知今年的“视光万里行” 具体内容和路线方案确定了吗?我特别希望杂志社能来我们店里一聚,很想听一听你们对行业的最新认识!

——一位东北的朋友

编者:

感谢您对杂志社活动的关注!视光万里行系列活动至今已在祖国大地上走过了十几条路线,今年8月11日~29日,本刊将携手上海舒曼光学有限公司,再度走入东北三省,具体路线为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大连。希望有兴趣参与此次万里行活动的店家与我们联系。

如何处理本地员工与外来员工之间产生的问题?

各位编辑老师:

你们好!

我开的工厂有约150名员工,有一半是本地人,一半是外来人,由于风俗和语言上的差异,许多本地员工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歧视外来员工的现象。厂里也发生过好几次本地员工与外地员工之间的摩擦、纠纷,比如食堂开饭,如果掌勺的是本地工人,那饭菜口味大多适合本地人,外地员工则意见颇大。另外,在生产效率上外地员工普遍比本地员工的效率高一点,管理起来难度小一些,而本地员工大多个性更强,动辄就辞职走人,让我很头痛。不知其他眼镜工厂里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对于工厂的工人管理方面,杂志有没有相应的“良方”呢?

——东莞某眼镜厂老板

编者:

从许多大型制造企业内部员工分布数据来看,确实存在着外地员工相对更能吃苦,上班更准时,知道在外挣钱不容易,吃苦耐劳精神较足,因而有生产效率高于本地员工的普遍现象。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外地员工与本地员工应当同工同酬,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受同样的责罚制度约束,本不该存在什么问题。但是,有的工厂人一多,内部拉帮结派的现象也屡禁不止,对此,工厂管理层也备感头痛,无计可施。对此,本刊认为,以人管理人的方式在处理外地员工与本地员工的摩擦时就很容易产生分歧,而尽早建立规范的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行事,才是上佳的良策。

在网络上出现负面信息怎么办

贵刊编辑部:

我的店最近遇到了有几个顾客因为一些抱怨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在网络上发布了对我店不利的负面信息,对此,我们店全体员工感到很“受委屈”,也有损我店的公众形象。向贵刊请教,应当如何消除网络上的负面信息给公司带来的困扰,重树员工及店面信心与形象?

——多年的读者朋友

编者:

网络的普及在给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增加了烦恼。当企业遇到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时,如处理不当,不但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更意味着企业在市场方面丧失了主动权。应该如何面对、消除这些负面信息呢?

首先,企业不要慌乱,冷静地制订应对方案以扭转局面,争取把这次危机公关转化为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一个机会。

其次,反应迅速。在负面影响扩散之前迅速向公众解释,态度一定要诚恳。找到当事者,尽力为他们提供让其满意的解决方案。

第三,诚信经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另外,还可以借助权威,用强势的网络媒体资源来建立企业的可信度。

希望以上几点能帮助你开拓思路,相信一定能尽快走出网络负面影响的阴影。

猜你喜欢

视光万里行外地
“云”端智引 蓄力企业深度发展——趋势联盟2021/22秋冬时尚万里行
探路2021春夏产品开发新空间——趋势联盟时尚万里行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借伞
品牌之窗——“五老”送法万里行
2014年度《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信誉跟踪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