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显示技术发展和偏光式眼镜测试方法研究

2012-08-15根据中国科学标准化院蔡建奇主任专题讲座PPT和录音整理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偏振人因测试方法

(根据中国科学标准化院蔡建奇主任专题讲座PPT和录音整理)

3D显示技术发展和偏光式眼镜测试方法研究

(根据中国科学标准化院蔡建奇主任专题讲座PPT和录音整理)

一.3D技术与人因息息相关

3D技术的实现来自于人眼的视差,3D技术与人因是息息相关的。人因在国内被称之为人类工效学。人因对于3D而言,主要在于视觉功效学。视觉工效学就是通过优化的发光元素、照明设备、显示设备的设计及设置,使人的视觉交互作用最优化,从而增强人的工作能力、视觉健康、身体健康。从广义上讲,视觉工效学是使人们生活和工作更舒适的照明环境和显示设备等的全面设计。通过致力于用最好的照明、显示设计方式创建有益于视觉健康、高效的工作空间、优越的生活体验等。

二.3D技术的历史溯源

从历史溯源上说,从1838年开始,就有了最初的3D技术。到目前,3D技术经过了3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1920年左右,第二次浪潮是1960年左右,第三次浪潮就是2009年《阿凡达》的横空出世。之后,3D就成为了市场上的热词。

三.3D图像与2D图像的评价方式

3D的特点人因是3D必须要考虑的,因为人眼的融像通过3D去融像与原有的融像方法是不一样的。

3D图像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方法对于规范3D相关产品的标准至关重要,但是3D图像与2D图像的评价方式有很大区别。其评估要素、评价方法、观看条件、评价人员、评价素材都不尽相同。

其一般要素包括分辨率、颜色再现、运动表现、整体质量、清晰度、深度。特殊要素包括尝试分辨率、深度运动、木偶效应、纸板效应。此外,3D图像评价员必须具有正常的视力敏锐度,具有普通的立体观测能力。

四.显示行业3D眼镜测量指标

3D亮度:中心点亮度、双眼亮度差、亮度均匀性、色域覆盖率、色域覆盖率偏差

3D对比度

3D串扰:串扰均匀性、灰阶串扰、串扰角度依赖性

五.3D眼镜镜片光学特性指标

镜片中心点特性:偏振片消光比、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偏振片的透过率、圆偏振光透光率、圆偏眼镜色度、偏振方向均匀性

镜片均匀性:偏振片消光比均匀性、偏振片偏振方向均匀性、偏振片透光率均匀性、色度均匀性、偏振片的方向均匀性

六.3D眼镜镜片光学特性指标

左右镜片光学特性差异:左右眼消光比差异、左右眼偏振方向差异、左右眼透过率差异、左右眼色度差异、左右眼偏振方向均匀性差异

眼镜串扰:左右镜片串扰值、串扰均匀性、左右眼串扰差

测量设备:由积分球、亮度计等组成的显示测试系统

七.眼镜行业常规指标

与电视行业3D异同点:透射比、雾度、镜片均匀性、屈光度

与电视行业3D测试方法的异同点:

透射比与亮度——分光光度计与显示测试系统雾度——有和无

偏振的位相——位相差仪与显示测试系统

色域和色度——分光光底计与显示测试系统

L*a*b与L*u*v换算

八.3D眼镜标准的几个问题

方法统一问题——方法上是否需要统一

指标量化问题——最大的难点,3D不同于其他产品,因为需要考虑人因因素

量值溯源问题——偏振位相的科学溯源

时间进程问题——质量风险下需要加快研制标准

九.建议

考虑到3D技术的特殊性,建议在标准研制前期由眼镜协会组织相关人因测试,以确保产品参数符合人体健康要求,同期针对检测方法等多方协调,以最大限度保证方法统一,等人因测试完成后启动标准的最终研制,力争年底完成。

通过申请课题来保障企业前期投资的回报,并逐步实现以国家科研经费为杠杆,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

健康是目前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的主题,对于眼镜产业而言,如何有效提升其技术竞争力,提升产业话语权,提高国家对眼镜产业技术水平的认同度已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3D技术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之一,目前已成为眼镜产业提升其技术竞争力、技术认可度最佳的途径,3D眼镜的亮点是人因,照明健康舒适度——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项目,获得联合国基金赞助,对于3D来说,照明舒适度对健康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猜你喜欢

偏振人因测试方法
基于泊松对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统计测试方法
基于“BOPPS+对分”的人因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红外偏振图像分析及融合
基于微惯性/偏振视觉的组合定向方法
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智珠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偏振纠缠双光子态的纠缠特性分析
一例涡桨飞机飞行事故中的人因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