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伟人的长庆情缘
2012-08-15胡文瑞
○ 文/胡文瑞
两位伟人的长庆情缘
○ 文/胡文瑞
长庆油田先后引来了中国两位伟人的关注,是非常罕见的。在商品社会的今天,这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政治遗产。
没有梦想,就没有希望。没有梦想,也就没有未来。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兰州军区领导下,陕甘宁石油会战拉开序幕。当时,庆阳钻探打出了石油,石油部和国务院领导将这一消息汇报给毛主席。他老人家听了以后说 :“庆阳石油有希望。”这一指示转达到了油田,人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对石油会战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
毛主席一生对油田企业提过词的并不多。据《中国油气田开发志》记载,解放前,他曾给陕北延长油矿提过“艰苦奋斗”四个字;50年代,他视察过四川油田炭黑厂;60年代,他号召“工业学大庆”;70年代,他说过“庆阳石油有希望”。在公开的社会信息里,他对油田企业的关注可能就是这几例,其他就不清楚了。
“庆阳石油有希望”,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经过40多年石油人的不懈努力,走过了迷茫漫长的“低渗透长征”,经历了可歌可泣的“低渗透创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低渗透革命”,2011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2012年将实现4500万吨,2013年将突破5000万吨大关,建成“西部大庆”,将圆几代石油人的梦想,实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预言。
陕甘宁石油会战初期,在中国还有一个伟人关注过庆阳,他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曾经质疑过“鄂尔多斯盆地”的名称,其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先生回忆,有一次他给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业工作的邓小平汇报石油工作,邓小平说为什么不叫“陕甘宁盆地”,而叫“鄂尔多斯盆地”。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各种文件、材料、图幅、图表都统统叫“陕甘宁盆地”、“陕甘宁石油大会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陕甘宁石油会战指挥部”。改革开放后,“陕甘宁”这一称谓慢慢地又改叫“鄂尔多斯盆地”了。
实际上,“鄂尔多斯”是蒙语,翻译为汉语是“宫殿部落群”,又翻译为“水草肥美的地方”。
一个油田先后引来了近代中国两位伟人的关注,这是非常罕见的。一个预言“庆阳石油有希望”,一个改“鄂尔多斯盆地”名称为“陕甘宁盆地”。在商品社会的今天,这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政治遗产,值得石油后人慢慢回味和珍惜。
2013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将实现5000万吨,毫无疑问是中国油气行业一件重大事件。如果说在国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大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庆油田即将实现的5000万吨靠的是技术、机制和中国石油正确的决策。前者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后者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毛主席曾号召“工业学大庆”,也预言“庆阳石油有希望”,虽然这两个概念可能不是一个政治数量级,但是在油气产量这一数字概念下是相同的、一致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曾经和即将实现的5000万吨。
长庆油田之所以能实现大发展,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油气勘探的一系列成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二是持续的技术攻关积累了丰厚的勘探开发技术和经验,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条件。
长庆油田历史上最著名的有三次发展规划。一是“33551”发展规划,二是“成长性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三是“5000万吨发展规划”。
2001年4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能源战略调研组专门来长庆进行了调研并听取汇报,“三步走发展战略”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充分的肯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战略发展目标为引导,核心是长庆油田跨越式发展,措施是组织七大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目标是建设中国最大的低渗透油气生产基地。实践证明,“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是科学的,对长庆油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