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页岩气产业不宜拔苗助长

2012-08-15张文长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页岩勘探油气

○ 文/张 抗 张文长

页岩气产业不宜拔苗助长

○ 文/张 抗 张文长

无论对页岩气资源持多么乐观的评价,必须看到页岩气发展(特别是起步阶段)需要一段时间。

美国页岩气的迅猛发展及对美国和世界能源的潜在影响引起全球能源界的重视。特别是美国一些研究者提出中国页岩气堪与美国相比,甚至高于美国的认识,这更给我国的“页岩气热”加温。

但是,中国油气(包括煤层气)勘探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生烃岩系好并不是形成具商业价值油气的充分条件,已形成的油气(包括呈吸附状态分散的气)可在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散失。地质构造的活动性越强,油气赋存层位被剥蚀程度越高,受风化和生物、地下水的改造越强,油气的保存条件越差。中国与美国的上述条件恰有很大差别,外国学者对此却认识不足,因而对中国页岩气资源的估计可能偏高。简言之,页岩好不一定页岩气就好。

要确切认识中国页岩气资源,特别是要找到经济效益较好可作为开发入手之处的“甜点”必须经过我们系统的逐渐深入的普查勘探工作,在勘探中积累一批地下页岩的含气性可采性数据,才能得到较接近实际的资源“家底”。

鉴于此,笔者建议对目前由国土资源部牵头所进行的的页岩气评价工作称之为资源潜力估算,其数值仅表示可能的潜力,不宜与可靠程度较高的常规气资源量值作简单对比(如得出前者为后者若干倍的数字)。

事实上,我国开发页岩气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特别是市场的成熟程度等外部条件不完善并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改变,将严重制约着页岩气开发这一新事物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仅从页岩气开发的内部因素看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页岩气勘探亦应经历一定的程序。无数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勘探程序只能加快不能逾越,否则会欲速而不达、事倍功半。有人说非常规油气是大面积“地毯式”分布,不需要勘探,可直接打批量开发井。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地层的非均质性决定油气分布不均衡,同一页岩层内许多地方即使有少量油气仍难达目前的开发门限。美国页岩气开发区明显小于该页岩分布区就是个最好的说明。特别是开发总是在“甜点”上(页岩气开发中往往称为“核心区”)首先进行,其后随基础设施完善、成本降低再向含油气性较差的区块扩展。显然,页岩气勘探也要有选盆选层的普查,要有由区到块再到点的勘探程序。只是其储量的证实要有大量评价井和较长期的试采因而其勘探开发结合的更紧密而已。

其次,页岩气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工艺措施、对经济门限的敏感性。虽然从总体看似乎以水平井和压裂为中心的技术体系是相似的。但如果具体的工艺(如水平井的方向和固井测试方法,压裂液的类型、配方、携砂种类和数量等)仍明显地决定着成败、决定着效益的好坏。而这些很难完全沿用外国甚至中国其他地区和层系的套路,需要有立足本地的探索和配套完善过程。

最后,天然气的发展对上下游一体化有更高的要求。中下游的市场条件和利用措施不成熟对上游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反之亦然。对于常规天然气来说,储量大产能高成本低稳定性强,容易做到整体规划统一部署上中下游协调的快速上产。但对非常规的页岩气来说情况就相反。它更需要一个上下游互相磨合滚动发展的较长过程。从融资上看也如此,特别是对小企业群体,只有在投资被证实有效益后才能有吸引力并在滚动发展中逐步扩大融资能力。

总之,无论你对资源持多么乐观的评价,必须看到页岩气发展(特别是起步阶段)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对“十二五”规定过高的商品供应量指标将很难完成,甚至会造成误导,起到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页岩勘探油气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未来30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发展趋势预测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勘探石油
立秋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美页岩油业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