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药有毒无毒,如何认识药物及采集加工等因素对药物有毒无毒的影响
2012-08-15李文志白鹤赵霞
李文志 白鹤 赵霞
中药的有毒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先祖通过生产和生活医疗实践,对药物的有毒无毒已有了初步了解。在《周礼·天宫冢宰》中就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之说。到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药物“有毒无毒”的专论,这时的医学家已经进一步认识到了药物分为有毒无毒两类。汉代开始,药物的有毒无毒理论,同四气五味一样,已成为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论述了毒药的配伍、炮制及使用方法;并按其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大多为补虚扶正之品;中品“有毒或无毒”,为补虚扶正弱或祛邪抗病之品;下品多“毒”,为祛邪攻积之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物有毒无毒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
从古到今,药物的有毒无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有毒”,即单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一般来说,凡有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易毒害人体,常用治疗量幅度较小,安全性低,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用之不当,药量稍有超过常用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轻者损伤人体,重者毙命。
所谓广义的“有毒”,具有二:一是药物的总称,即指凡药物可谓之“毒药”。药即“毒”,“毒”即药。古本草中常见的说法是:“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又云:“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这是广义药物“有毒”的论述。二是药物的“有毒”,是指药物的偏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某种偏性。中医药学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种或某些特定的、有别于其他药物的偏性。临床医生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纠正阴阳之盛衰,调整气血之紊乱,最终达到愈病蠲疾、强身健体之目的。古人常将这种偏性称之为“有毒”。如金代《儒门事亲·卷二》云:“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为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性”。明代《类经·卷十四》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尔。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可见,每种药物都具有各自的偏性,或散或收,或升或降,或寒或热,或补或泄,或润或燥等,广义上统称为“有毒”。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义的“有毒”虽在表述上有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之分,而实际上却很难分割。因为从理论上说,凡药物必有偏性,有偏性才能称其为药。故也有人据此将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概括为药物偏性的总称。药物或药物的偏性,对人体有双重作用,既能祛邪疗疾,又能造成伤害。如:黄芩、黄连苦寒清泄,既可清热泻火,治热性病,又能伤阳败胃,引发寒邪内生或脾胃被伤等。干姜、附子辛热,既可散寒温阳,治阳虚里寒,又能伤阴助火,引发火邪内生或津液被伤等。凡此种种,皆谓之“有毒”。
药物的“无毒”,即指单用某药在不超过常用量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古今中药学专著中所说的某药无毒多指此。一般说,凡无毒的药物,性质均比较平和,常用治疗量幅度较大,安全系数较高,临床应用时,只要合理对证,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这部分药也不是绝对无“毒”,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中一部分偏性较突出,作用较强,当常用量或稍大常用量时,虽不会损害人体,而大量应用则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肠,若常量应用时可治火热上攻或热结便秘,而大量或超量应用则伤阳败胃;人参味甘而微温,功能补气生津、益智安神,若常量应用可治气虚欲脱及气津两伤等证,而大量或超量应用则可引发滥用人参综合证,轻则火热上炎、口鼻出血,重则兴奋狂躁,乃至死亡等。另一部分则偏性甚弱,作用平和,即使大量或超量应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粳米、浮小麦、山药、薏苡仁等药食两用之品。也就是说被中医列无毒的中药。
综上所述,药物的有毒无毒除表示其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表示了其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一般说,有毒者力强,无毒者力弱。药物的有毒无毒是辩证的,除药食两用的品种外,其他药品的有毒无毒,关键在于应用,辩证明确、用药合理、层次掌握好,则能除病祛疾,否则就象广义的“有毒”之说:“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都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主要由其是否含毒性成份、整体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适当所决定,而这三种要素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药物及采集加工等因素来分析,影响药物的有毒无毒,其中有以下几方面:
1 品种与部位
中药有毒无毒有时受品种影响很大。有些中药来源繁多,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这些来源不同的中药,虽都叫做此名,但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是不同的,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来源属五加科,不含强心苷而无毒;北五加皮来源属萝藦科,含强心苷有毒。有些药即使来源于同一种,因药用部位不同,各部位成分的含量不同,也常显示出不同的性效和毒性。如全蝎,有毒物质集中在尾部毒腺中,故蝎尾比蝎身毒性大。
2 产地与来源
中药的产地来源,常影响其有毒与无毒。许多中药,尤其是植物类药所含成分质和量,包括对人本发挥治疗作用或产生毒副作用的成分,均因产地或来源的不同而相异。如乌头中含的乌头碱,产于四川的含0.526%,产于北京的含0.205%,产于甘肃的只有0.16%。可以看出产于四川的乌头毒性最强。
3 采集时间
药物的采集时间对来源于植物类中药的成分与性效影响较大。古人就有“采之有时”之说。因为植物药材都有一定的生长期,故采集时间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毒无毒。如苦楝皮的有效成分是川楝素,其含量以春、夏、秋季为高,此时采集虽驱虫效果隹,但毒性也大。
4 贮存条件
古人云:“凡药藏贮,宜常提防。倘阴干、暴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说明贮藏药材的条件与方法适当与否,对中药的质量与有毒无毒影响重大。
5 炮制方法
中药材通过炮制,内部的各种成分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不少中药,通过合理的炮制,其毒性减少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能戟人咽喉导致失音,通过加热或白矾水浸泡,这种毒害即可消除。
6 剂型
中药的剂型有汤、丸、散、酊、注射剂等。不同的剂型同样影响药物的有毒无毒。如乌头类药物有大毒,如入汤剂煎煮时间长些,其有毒成份分解怠尽,服之不会中毒,若要生用入丸、散等剂型,则易中毒。
7 制剂工艺
中药各种剂型的生产工艺过程,对中药的有毒无毒亦有影响。同一处方,即使剂量、剂型相同,也会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导致所含各种成分发生极其复杂的理化变化,产生相异的性效或不同程度的毒性。如大黄,若生用后下少煎,其呈现较强的泻下作用;若生下久煎,则泻下作用减弱。
总之,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理论告诉我们,中药的治疗效能与“有毒”反应,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于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认为其一概无毒,也不能认为其个个有毒,而是要具体药物具体分析。在一定条件下,药物的有毒与无毒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从有毒化为无毒,发挥治疗作用,是临床所需要的;从无毒转为有毒,不但不能疗疾,反而损害人体,是临床应避免的。医药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促使有毒化为无毒,杜绝无毒转为有毒,从而提高疗效,将中药的“有毒”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