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脏嗜酸细胞瘤1例报告

2012-08-15张德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嗜酸右肾包膜

张德强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6岁。因右侧腰腹部胀痛3个月于2010年2月入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一包块约8.5 cm×6.0 cm,质地中等、光滑、可活动,右肾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正常,X光胸片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中部见一中强回声包块8.5 cm×6.5 cm,边界清楚。CT:右侧肾中下部实质内可见7.5 cm×5.0 cm大的肿物,边缘光滑完整,密度较均匀,CT值35~45 Hu;中心未见强化。临床诊断:右侧肾癌,在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性右侧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肾嗜酸细胞瘤,免疫阻化CK阳性,Vinentin阴性。恢复顺利,现已随访18个月,情况良好。

2 讨论

肾脏嗜酸性细胞瘤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为偶然发现,少数患者有血尿、腰痛、消瘦、发热、贫血、高血压等表现,偶尔伴发周期Cushing综合征[1],双侧发病约占6%,近年发现有家族性发病倾向。

迄今为止,本病只能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但影像学检查仍为术前诊断的重要手段,B超检查可作为筛选检查,CT检查有如下特点:①肿瘤多位于肾脏一极,向肾脏外突出,包膜光整,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②平扫肿瘤为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较大肿瘤中心可见星状,有时为放射状或轮辐状低密度灶,即中心瘢痕,肿瘤越大越容易出现中心瘢痕。③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均匀强化。④肿瘤无出血,坏死等密度变化。MRI的特征性表现为具有完整的包膜,中央有星形瘢痕。以及下加权像上的均质低信号肿瘤[2]。

嗜酸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大体表现为境界清晰,质地均一,无包膜。突出于肾轮廓之外,多数呈棕色,少数呈褐色或淡黄色,约20%肿瘤有出血。光镜下观察,肿瘤由单一的嗜酸细胞构成,无核分裂相;电镜观察,瘤细胞富含线粒体,而其他细胞器和脂质相对较少。肾嗜酸细胞瘤以脉管状结构为主,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CD7-、CD14+、CD20+。

嗜酸细胞瘤的良性生物学行为已为大多数临床病理学家所公认,并且有较好的预后,顾推荐对诊断明确的<5 cm局限于肾一极的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而对于年龄大,高危患者,以及孤立肾患者的肿瘤则可密切随诊。曾有报道随诊9年肿瘤无转移、无复发[3]。对于术前怀疑本病,不能确诊的病例,术中应行快冰冻病理检查,如为良性可行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而对于双侧或一侧多发的肾肿瘤,应仔细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相关影像学资料,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术,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尽量行保肾手术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ALami M,Ghadouane M,Janane A,et al.Renal oncocytoma:three cases report.Ann Vrol,2003,37:96-98.

[2]那彦群,郭振华.嗜酸细胞瘤.实用泌尿,2009,5:138-139.

[3]卢光明,邱洪林,许建,等.肾脏嗜酸细胞瘤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33-35.

猜你喜欢

嗜酸右肾包膜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急性腹痛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对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的最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