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评价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显著

2012-08-15吴黎明

中国蜂业 2012年30期
关键词:新鲜度蜂王浆中国农业科学院

■ 吴黎明

(作者吴黎明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王浆生产和出口大国,年产蜂王浆3000多吨,生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产量和总贸易量的90%以上。但蜂王浆产业依然存在生产不规范、生产效率低,产量稳定性差、产品品质较差,新鲜度和安全性指标评价方法不足及兽药残留超标等关键技术难题。

2003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及浙江杭州蜂之语蜂业有限公司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771636及037108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NYCYTX43-KXJ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农业部标准制修订等项目资助下,针对我国蜂王浆产业存在的系列技术难题,从制约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以及质量安全评价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制定了系列品质(新鲜度)和安全性指标评价方法,并通过集成和应用,形成了整套的生产和评价技术体系,为提升蜂王浆生产效率和品质打下了基础。该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及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1. 项目通过研究蜂王浆生产蜂群的高效健康管理和饲料补给技术,利用分子辅助标记优选母群和哺育群,创新多王群饲养技术和日龄一致幼虫供给方法,研制成功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关键配套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推动蜂王浆生产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项目修订了农业行业标准“NY/T 1160蜜蜂饲养技术规范”,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意大利蜂同巢多王群的组建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专利号200410084705.2”,并获得2009年度国际蜂业联合会Eva Crane奖。

2. 项目在蜂王浆新鲜度评价领域取得突破,建立了蜂王浆ATP及其代谢物含量比值(F值)评判法、5-羟甲基糠醛和2-糠醛含量评判法、总Met和游离Gln含量评判法、FTIR谱图酰胺Ⅰ带相关系数和相对峰强评判法、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评判法及颜色反应变化评判法等6项新鲜度评价新技术,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和阈值,为科学评价蜂王浆新鲜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3. 项目在系统分析蜂王浆中兽药残留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养蜂实际,研究建立了蜂王浆中四环素族、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兽药残留的简易检测方法6种,适用于小企业和地方质检部门推广使用;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蜂王浆中27种主要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1种,可满足生产加工及出口企业快速检测蜂王浆兽药残留的需求。

4. 项目以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品质指标和兽药残留)评价为目的,建立了蜂王浆优质高效生产体系,实现了从源头控制蜂王浆质量;同时形成了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两个体系相互结合和促进,经过推广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蜂农采收王浆需要及时冷冻贮存观念的形成,也有效地降低了兽药残留超标率,并将超标蜂王浆排除在市场之外,促进了蜂王浆质量水平的提升和蜂王浆的贸易。

该成果现已荣获2012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并发表相关论文41篇,其中SCI收录13篇。研究成果也已在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区的蜂场和企业进行了推广,有效改善了蜂王浆生产和贮存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提升了品质和安全水平,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成果效益分析:该成果已经为社会产生经济效益6646万元;在经济效益计算年内,平均每年能为社会增加收入5574.61万元。项目累计培训质检技术人员400余人次,生产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

项目成果为蜂业健康发展、促进蜂王浆国内外贸易、保障消费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挥蜂业的授粉生态效益做出了贡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新鲜度蜂王浆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稻谷新鲜度测定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
以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转地蜂场生产蜂王浆10-HDA含量调查研究
再谈蜂王浆与白发
再谈蜂王浆与白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你在异性眼中的“新鲜度”
基于TTI的冷鲜羊肉新鲜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