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的监测调查

2012-08-15马焕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滴度乙肝病毒乙肝

马焕慧

为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生健康素质,了解疫情进行疫情分析,解析我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为防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我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市区四个中小学8~20岁之间的学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监测。监测学生出生后大多数进行过基础免疫接种,少数学生未进行过全程免疫,部分学生进行过强化接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4~6月间对市区四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中HBsAg的监测结果。监测2522人,其中8~10岁638人;11~13岁542人;14~16岁438人;17~20岁904人。

1.2 检验方法 用ELISA原理检测被检学生血清中HBsAg,根据检测结果计算不同年龄段HBsAg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检测结果

8~10岁HBsAg阳性率0.3%;11~13岁HBsAg阳性率0.9%;14~16岁阳性率1.6%;17~20岁HBsAg阳性率2.3%。χ2=46.95;P<0.005。可见HBsAg阳性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经χ2检验P<0.005有显著性差别。

3 分析与讨论

3.1 分析 学生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可升高;原因:①随年龄的增长,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高中,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及外界交流活动逐年增多(集体生活食堂就餐、生日聚会),因此受感染的途径增多。②进行过乙肝免疫(包括基础免疫和后来的全程免疫)的学生随年龄的增长而体内的抗-HB滴度逐年下降,在降至无效量(抗-HB滴度<10 mIu/ml)前未进行强化接种而导致免疫失效,从而增加易感者。③未进行过乙肝基础免疫的学生,为乙肝病毒的易感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传染源接触的机会增多,就会导致HBsAg阳性率上升。④虽进行接种而未产生抗-HB和虽产生抗-HB,但滴度过低者(抗-HB滴度<10 mIu/ml)为乙肝病毒易感者,由于这类学生自身并不知道到接种后并未产生保护性抗体或产生了但滴度低,而与传染源接触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导致HBsAg阳性率的上升。⑤母婴传播途径也极为重要,如果母亲是大三阳或小三阳,在怀孕时未进行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接种,新生儿免疫剂量不足,也会导致出生后及哺乳期感染。

3.2 讨论 为了避免学生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乙肝防控上应采取以下几点办法:①应加强乙型肝炎的基础免疫,同时强调完成基础免疫1个月后,进行抗-HB的测定(最好进行抗-HB滴度的测定),及时发现未产生抗-HB或产生抗-HB滴度<10 mIu/ml以便采取补种或者强化接种措施,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率。另外,对已进行过乙肝基础免疫和全程免疫并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强调在基础免疫和后来全程免疫后每3~5年强化接种乙肝疫苗一次,保证其体内抗体滴度保持在10 mIu/ml以上也是不可缺少的措施。②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新生儿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90%会发展为慢性慢性携带者,因此要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护,尤其是母婴阻断工作,据调查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为10%,大三阳的母亲母婴传播机率为90% ~100%,小三阳的母亲母婴传播机率为40%~50%,因此针对大三阳或小三阳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最好接种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通过胎盘屏障增加对胎儿的保护率。对大三阳和小三阳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采用联合阻断的方法,即在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使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2周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或者加倍剂量(每针10 μg)提高基础免疫率,其阻断率达90%以上。③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要普及乙肝防治措施,强调疫苗的保护性作用,普及各种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从而降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提高全社会的卫生防范意识,医疗部门要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医院严格消毒,接种疫苗实行一人一管制,切断医源性传播。严格在校学生和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HBsAg阳性者,及易感人群,以便及时采取切实措施,也是降低HBsAg阳性率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滴度乙肝病毒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