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肘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2012-08-15段建青王成王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肘关节石膏肱骨

段建青 王成 王飞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的常见骨折之一,发病高峰年龄在5~8岁之间,左侧多于右侧。既往手术治疗中,采用肘后侧入路,术者通常会经过肱三头肌做舌形瓣而切断肱三头肌,手术创伤较大,术后不能行早期功能锻炼而影响肘关节的伸屈功能。我们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的方法暴露肱骨下端,既可以保持肱三头肌的完整性,又可以顺利地完成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固定,取得了较好疗效。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6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此入路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8.2岁。骨折分型:伸直型56例,屈曲型9例。所有病例均为经过摄X成片确诊,同时急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失败,不能达到功能复位者。

1.2 手术方法 在臂丛阻滞或者全麻下进行手术,上臂近段扎气压止血带,行肘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游离内侧尺神经加以保护。分别从内侧和外侧肌间隙切开或剥离开肱三头肌,暴露骨折断端。清除凝血块,复位骨折,由内、外髁穿入克氏针两枚(1.5~2.0 mm)与骨折近端交叉固定,近端穿出皮质少许。冲洗后逐层缝合,肘关节石膏外固定于屈曲功能位。

1.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生素2 d,手术后开始指导患儿手指伸屈训练。多数病例外固定2周后拆除石膏,进行肘关节主动伸屈功能锻炼。术后6~8周摄X线片,发现骨折愈合即可拔出克氏针,同时继续指导患儿进行主动肘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退针、松动、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无肘关节功能障碍,肘关节屈伸活动正常。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移位的骨折断端常可造成血管和神经损伤,治疗方法不当易引起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①新鲜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首选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1],其次是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2]。②手法复位失败,复位后不稳定,骨折端再移位,开放性骨折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③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应血管、神经探查修复,骨折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入路有多种,外侧、后侧和内外侧联合入路均有报道[3]。

常规后侧入路虽然暴露充分,视野清楚,但经过肱三头肌肌腱做舌形瓣切开,破坏了肱三头肌的完整性。由于局部血肿继发关节周围粘连挛缩,甚至导致异位骨化,影响了手术的远期疗效。

同常规肘后侧入路相比,本术式选择经内外侧肌间隙入路,巧妙地避免了对肱三头肌的损伤,保护了伸肘装置的完整性,使患者尽早地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本入路无传统的经舌形瓣入路造成过多肌肉软组织损伤的缺点,创伤较小,手术通过肌肉间隙进入,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降低了关节粘连和骨化性肌炎的发生率,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简单的操作,使术者可以在不损伤周围组织的前提下,既完整地保留伸肘装置,又完成了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固定,有效降低了肘内翻畸形和骨化性肌炎的发生率,术后疗效好,是一种较佳手术入路。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21-426.

[2]主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5-585.

[3]王晓,张世清,张明辉,等.不同术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肘关节功能评价.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317.

猜你喜欢

肘关节石膏肱骨
湖北拟立法推动磷石膏污染防治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石膏之魂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石膏鞋印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