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因理论在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

2012-08-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归因精神病进程

扬 帆

(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归因理论研究传承于成就动机研究。成就动机是相对稳定的性格倾向,它可以决定人们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为的趋势[1]。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成就动机学的研究是从儿童怎么分析情景、怎样解决情景中的事件以及怎样加工与情景相关的信息。Herder最先从归因的视角来研究成就动机,在此基础上Weiner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归因理论。随着该理论自身发展与深入,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随着医疗服务日益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熟悉并应用归因理论于精神病患者康复实践,将有助于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早日重返社会。

1 归因与归因理论定义

1.1 归因

归因是指通过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分析,指出行为的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是对行为的认知、对原因的分析[2]。

1.2 归因理论定义

归因理论是指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在某项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成功或失败的态度可影响人们日后在从事该活动的行为方式,并间接影响其再次从事该项活动的成败[3]。

1.3 归因理论研究

归因理论研究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这些理论可以分成既有联系和又有区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归因认知过程的理论研究,其主要关心人们是如何进行归因?其中的认知过程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二是关于归因效果与作用的探讨研究,其主要关心不同的归因引起了人们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哪些变化?

2 归因理论用于指导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的应用

归因理论研究中,用于在心理治疗或者实践咨询中,通过引导精神病患者对其症状产生的来源的精神控制,消除其不良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的方法,通常称为归因干预[4],这是由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归因心理治疗体系。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中,如何识别精神病患者的归因偏差及其归因倾向和结合心理护理帮助精神病患者,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促进康复的依从性,是指导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将归因理论研究中的归因干预引入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中,是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2.1 归因理论用于精神病患者情绪意识引导管理

2.1.1 归因理论的情绪意识引导

根据归因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心理治疗的科学依据,精神病患者是完全具有与外界隔离的一种自我情绪反应和自我感观意识。利用归因理论研究心理治疗体系,针对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结合一定的外界环境因素进行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绪和感观意识刺激,则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和感观意识的反应,因此,可以结合不同程度精神病患者的实际状况用于引导归因理论的心理治疗中,有助于对精神病患者自我情绪和自我感观意识的引导,也有利于促使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所以对于精神病患者心理引导治疗是归因理论用于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具有的方法之一。

2.1.2 归因理论的情绪意识管理

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做到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疏导,合理归因。在以往一些治疗实践中,医护人员一般都选择用药物来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而忽视了对其心理情绪和自我意识的掌握,从而造成了精神病患者必须要靠药物来维持长期治疗,继而让精神病患者对药物产生长期不可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心理体系治疗的一个大的屏障。当精神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产生了抗拒则归因于药物和医疗干预的一些因素,是大大不利于精神病患者自我情绪反应和自我主观意识的管理。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多给予精神病患者情绪和自我感观意识的疏导和心理体系治疗,从精神层面给予归因干预,来做到对精神病患者情绪反应和自我主观意识的全面掌握和全面管理。

2.2 归因理论增强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的依从性

2.2.1 可行性

依从性是指精神病患者或者归因干预对象进行治疗或者康复进程中的客观倾向与程度[5]。正确的精神治疗方案和归因干预措施一旦确定,患者的依从性对于以后康复进程和预后有着决定性作用。归因方式是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产生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改变精神病患者的归因方式有利于增强精神病患者在康复进程中的依从性。在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对于康复成功的精神病患者是完全归因于一套精神治疗方案或者医疗干预模式,而不是引导精神病患者自身内在归因因素来促使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则说明精神病患者在康复进程中的依从性较差;如果归因于精神病患者在归因干预的心理体系治疗中加强和促进了康复进程,这说明是精神病患者在康复进程中的依从性较强。

2.2.2 归因理论依从性的重点应用

在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医护人员首先要了解不同程度精神病患者的不同程度的归因倾向,引导精神病患者自我主观意识的归因来正确对待外界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精神和主观意识的刺激,来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归因倾向的效能感。归因方式影响个体效能感的变化,自我效能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高的精神病患者对正确的归因方式产生的治疗方案会显示有很好的效果作用,会大大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自我效能感低的精神病患者对正确的治疗方案效果明显甚微或毫无作用,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因而,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是促使精神病患者正确归因的有效措施。

通过以上的研究证明一下结论:通过归因理论研究中归因干预体系治疗针对精神病患者做出归因倾向判断,通过正确的归因方式来增强精神病患的依从性,并提高精神病患者自身的效能感来促使康复治疗进程,所以进一步得出归因理论在精神病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是具有很重要的性质和地位。

[1]Haut S.Measurement of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A review of instigation methods,question contents and measurement formats[J].Educ Psychol Rev,1993,5(4):377.

[2]文历阳.医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3]Weiner B.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J].Educ Psychol,1989,71(1):3.

[4]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79-281.

[5]Haynes RB,Sackett DL,Taylor DW.Compliance in healthcare[M].Baltimore MD: Hopkins press,1999:1-18.

猜你喜欢

归因精神病进程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精神病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都有精神病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