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药“甘味”与“和中”作用
2012-08-15肖绪华
肖绪华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定论是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众多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医疗作用了解、认识与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它对认识药物的共性与个性,正确指导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药物性味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只有确立准确才能正确指导用药实践,否则就会引起误导而贻误病情。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甘味“和中”的药性理论不符合临床用药的客观规律。
1 甘味“和中”理论的提出
最早提出甘味“和中”理论的作者没有加以考证。但从六七十年代以来的《中药学》书中,还是可以经常看到的。如大学教材《中草药学》在中草药的性能一章甘味条下载: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又如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药学》在中药的性能甘味条下载有: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再如中等学校试用教材《中药学》在中药的性能一章甘味条下也载: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胃不和、拘急疼痛等,如党参、熟地、甘草等甘味药。
2 甘味“和中”的问题所在
甘味除了具有补益作用外,还具有“能和”“能缓”的作用,但“能和”并不是“和中”把“能和”误认为“和中”而沿袭,显然是误导,现简析如下。
2.1 甘味“和”的作用本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和”有多种解释,其中符合中药甘味本义的应为“和缓”。就“和缓”的解释:①指平和,其中有一条指药性平和。②使和缓。可见,中药甘味的“和”与“缓”原本就是一个意思,就是缓和拘急、缓和药性,如:甘草、大枣的甘味,除其补益作用外,还有缓和药性的作用;芍药、饴糖的甘味,除其补益作用外,还有缓和拘急疼痛的作用。这就是甘味“和”的作用本质。
2.2 甘味的“和”与“和中”治“胃不和”完全不同 我们先分析一下“和中”与治“胃不和”。《简明中医词典》将“和中”与“和胃”列为一条,在其“和胃”条下载:和胃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涨闷,嗳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可见,“和中”的本义是调和中焦气机的升降失常,从而达到治“胃不和”的效果。《中药学》中涉及到的甘味药,除了利用甘味的补脾益气作用治疗脾肾气虚证外,并没有哪种甘味药是通过其调畅中焦气机的作用来治疗胃气不和的。因此,甘味“和中”与治“胃不和”的药性理论与其“能和”的作用是完全不同。
2.3 甘味“和中”与治“胃不和”纯属误衍
2.3.1 轻率的把甘味“能和”的作用误认为“和中” 当有人首先提出甘味“和中”理论时,并没有认真分析甘味“和”的本质意思与“和中”的概念,就轻率的把甘味“能和”,误认为“和中”。如把甘味的“和中”与“缓急”用“或”字说明,并把“和中或缓急”所对应的治证,针对的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就是明证。把甘味的“和中”与“缓急”并列,尽管没列出其“和中”的对应治证,但认为甘味有“和中或缓急”的作用,其用意就不完全相同了。只是为了使甘味“和中”理论与治疗作用相对应,盲目加以扩展,提出甘味治“胃不和”,尽管其列举的党参、熟地、甘草并不是用甘味“和中”治“胃不和”的,但就其误衍的甘味理论则是明显错误的。
2.3.2 抄袭引起误衍 不加分析进行抄袭而引发的错误是屡见不鲜的。甘味“和中”的谬论相继出现并加以发展,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后人不加分析盲目抄袭误传造成的。如前面论及的甘味“能和”的药性理论逐步变成和中、和中或缓急,以至和中与缓急并列,甚至演变为和中治胃不和就是实例。这也如中药梭砂贝母,由于一些人不明其本意,不加分析误抄为梭砂贝母就是明证。
3 正确理解甘味的药性理论
正确理解甘味药的药性理论非常重要,一方面它事关临床用药的准确与否和疗效好坏。另一方面由于中药的性与味的各种作用大小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所以首先应明确甘味药的主要作用与次要作用,其次再去分析每一种甘味药所对应的功用。多数甘味药主要是通过其补益作用来治疗虚证。如利用人参甘味的补气、当归甘味的补血、麦冬甘味的补阴、杜仲甘味的补阳等作用分别治疗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证。其次是甘味药的“能和”与“能缓”的作用,仅有很少的一部分药物具有此种作用。且其“和与缓”主要是缓和药性,缓和拘急疼痛。例:甘草、大枣等能缓和药性以减轻某些药物的剧烈反应,如白虎汤中用甘草,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中用大枣就是此意;例,甘草、饴糖、芍药等缓和拘急以治疗拘急疼痛之证,如芍药甘草汤中用芍药、甘草,建中汤中用饴糖就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