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女性早期乳腺癌综合治疗附46例临床分析
2012-08-15张松药晋成
张松 药晋成
观察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年龄在18~55岁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46例,实施保乳手术,术后进行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4例,26~55岁42例,平均39岁。有月经,肿瘤直径≤1.0 cm 7例,1.0~3.0 cm 30例,3.0 cm以上9例。肿瘤均为单发。发病部位外上象限23例,外下象限8例,内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12例。
1.2 诊断 46例患者均在乳腺专科门诊就医,主诉乳腺出现了不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的包块,疼痛感不明显,有的是在单位体检时发现的,有的是自己发现的。部分患者术前用活检针穿刺明确,部分患者术中冰冻切片明确,临床分期Ⅰ、Ⅱ期,术后所有标本全部进行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32例(32/46),其次为浸润性小叶癌14例(14/46)。
1.3 手术适应证 本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个病灶,边界相对清楚。②肿瘤及肿瘤边缘不在乳头和乳晕区域,手术时可以较好保留乳头及周围皮肤,保障乳房外观。③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意愿,且有条件长期跟踪随访者。
1.4 手术方法 保乳术主要有局部肿块切除、腺段切除和象限切除。本组46例实行的具体手术方法是:患者平卧位,在乳房表面皮肤上标记出乳腺肿瘤所在位置,用画线笔在距肿瘤边缘2 cm外周做点状标记,以肿瘤为中心做梭形切口,取出肿瘤及周围组织,标本离体后,先肉眼观察肿块上下左右距切缘是否有1 cm。然后送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切缘明确为隐性,另取切口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大体标本常规作免疫组化指标检查。
1.5 术后综合治疗方法
1.5.1 辅助化疗 辅助化疗是指术后的全身化疗。目前对Ⅰ期患者术后做辅助化疗尚有争议,但对Ⅱ期以上(含Ⅱ期)作化疗已被公认。我们采用CMF方案对全部46例病例进行了化疗。
1.5.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保乳手术的作用无庸置疑。有许多随机研究认为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本组46例均行术野,腋窝,锁骨上区,内乳淋巴结(肿块位于内侧者)区域照射。
1.5.3 内分泌治疗 Mayer等认为HER2过度表达是乳腺癌抗拒不含阿霉素的辅助化疗的预测因子。很显然,影响内分泌治疗的因素除ER状态外,HER2的过度表达也是内分泌治疗的不敏感因子。三苯氧胺(TAM)是目前对ER阳性者进行辅助性内分泌治疗的第一选择。本组46例中有34例ER阳性患者,我们对其中31例进行了TAM治疗(3例患者因为还未生育,不同意内分泌治疗),服用时间2~3年,复发2例,无1例死亡。绝经后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本组其余12例ER阴性者未进行TAM内分泌辅助治疗。
1.5.4 心理干预治疗 乳腺癌对中青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损伤程度重于老年人[1]。由于对自己女性外形的重重顾虑,即使中青年女性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仍然可能产生较老年人更加严重的焦虑和忧郁症状。我们对精神症状比较突出的8例患者请精神心理科的医生进行了干预。她们主要采用访谈方式,结合放松行为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2 讨论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已经跃居我国城市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或第2位,是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乳腺癌的治疗也由传统的根治术发展至当今的综合治疗,由单纯的解剖学转变为符合社会-心理-生物学的观点的新的治疗模式。综合治疗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中青年女性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保乳术与全乳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比,局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基本相同。虽然保乳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不是每例患者均适合做保乳手术。保乳手术适宜于0~Ⅱ期的乳腺癌患者,要求为单发肿瘤,且距乳晕区2 cm以上[2];对有远处转移病例、多发肿瘤及肿瘤靠近乳头部患者不宜使用[3],保乳治疗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之一。
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疾病和筛选被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存活率越来越高。研究发现乳房切除是引起35~54岁之间的妇女发生心理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4]。
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生存挑战都可能增加患者焦虑水平,由此导致的心理性问题可能影响肿瘤进展。因此心理调节在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如能将术前和术后的心理干预作为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规项目进行,将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曹月辉,谢淑丽,黄玉英,等.中青年与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1).
[2]李金锋.乳腺癌保乳治疗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中国肿瘤,2007,16(10):761-763.
[3]左文述,徐忠法,刘奇.现代乳腺肿瘤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4-388.
[4]Bordeleau L,Szalai JP,Ennis M,et al.Quality of life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group psychosocial support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overall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an exploration of missing data.J Clin Oncol,2003,21(10):1944-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