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皮肤压力伤愈合时间的效果观察
2012-08-15卢青英童晓清黄素华
卢青英 童晓清 黄素华
不同部位皮肤压力伤愈合时间的效果观察
卢青英 童晓清 黄素华
目的探讨皮肤压力伤的不同部位愈合时间,了解最佳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将41例皮肤压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创面清洁后采用龙血竭涂擦在创面,1次/d。对照组用碘伏纱布湿敷,2次/d。结果不同部位的皮肤压力伤创面愈合时间不相同,头颈部和足部的皮肤压力伤愈合快,骶尾部皮肤压力伤愈合时间比较长。两组治疗换药次数和疗效有差异(P<0.05)。结论龙血竭治疗皮肤压力伤,可明显缩短换药次数,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
皮肤压力伤;龙血竭;愈合时间;效果
皮肤压力伤,是临床护理中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之一。皮肤压力伤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严重的会引起败血症感染,甚至死亡。我科采用龙血竭暴露疗法与碘伏湿敷进行对比,并观察不同部位的皮肤压力伤创面愈合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12年3月住院皮肤压力伤Ⅱ°-Ⅲ°患者41例,创面共69处,其中,骶尾部创面20例;髋关节创面15例;肩关节、肩胛部创面12例;足跟、踝关节创面14例;头枕部、耳廓创面8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2~93岁。脊髓损伤15例,脑外伤术后9例,帕金森病7例,脑卒中后遗症6例,糖尿病3例。31例入院带入,10例为住院难免压疮。按照入院或者发生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病灶、原发病、压疮部位及年龄差异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治疗换药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创面有脓性分泌物者,用优锁换药2次/d,至分泌物减少创面清洁。两组患者压疮创面每天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对照组用碘伏纱布湿敷,2次/d。观察组用龙血竭胶囊内药物,涂擦整个创面,不能留有间隙,厚度1~2 mm,暴露10~30 min后,用无菌纱布包扎,1次/d。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方法疗效对比观察组21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效果差1例;平均换药次数(11±3.12);总有效率95.2%。对照组20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效果差4例;平均换药次数(16±2.36);总有效率80.0%。(P<0.05)。
2.2 不同部位愈合时间对比平均时间:骶尾部(16± 2.68)d;髋部(14±2.32)d;肩背部(12±2.53)d;足部(10± 3.15)d;头耳部(8±2.18)d。(P<0.05)。
3 讨论
3.1 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2]。碘伏用于临床的压疮治疗早有报道。龙血竭是一种纯天然药物,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等显著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妇女气血凝滞,外伤出血,脓疮不收口。本研究发现,碘伏湿性治疗,需每天换药2次。龙血竭暴露疗法,每天换药1次。从表疗效对比得出,龙血竭暴露疗法在治疗皮肤压力伤治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碘伏,二周内治愈可达95%以上。(P<0.05)龙血竭治疗皮肤压力伤,可明显缩短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降低医疗费用。
3.2 不同部位的皮肤压力伤创面愈合时间不相同。从愈合时间对比看出,头颈部和足部的皮肤压力伤愈合快,骶尾部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骶尾部受重力影响,创面受压的机会相对比较多,局部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增加,创面敷料渗出液粘连,当再次换药时可能将形成的再生组织重新撕裂,延长了创面愈合时间。有些患者因大小便失禁导致创面感染,也是影响其愈合的因素之一。
3.3 龙血竭用于皮肤压力伤的换药原则是:第一,必须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第二,龙血竭涂擦创面时不能留有间隙,一般1~2 mm为宜,防止涂过多的药引起结痂;第三,在换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若发现敷料被渗出液粘连时,为保障创面正常生理性再生修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防止结痂撕裂出血,造成愈合创面再次受损,又增加患者痛苦。
[1]钱晓路.中医药治疗压疮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护理研究,2004,18(4):568-570.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2.
364000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
1.2.2 效果评价显效:治疗7~10 d创面干燥,无渗液,周围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10~14 d创面逐渐愈合。有效:治疗7~10 d创面周围干燥,但溃疡面仍有少量渗液;10~14 d创面干燥,无渗液,周围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15~21 d创面逐渐愈合。效果差:治疗7~10 d溃疡创面无明显改善,仍有大量渗液。
1.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