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肉牛产业发展经验
2012-08-15刘利勇
刘利勇
(山东省阳信县畜牧局,山东 阳信251800)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区,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地带,是国务院批准的黄河三角洲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畜牧区,是山东省肉牛加工示范基地和黄河三角洲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存栏肉牛23.95万头,1000个肉牛核心示范户,20000个辐射户,存栏肉牛18.34万头,占存栏总量的76.6%。年屠宰肉牛能力达46万头,运销肉牛在80万头以上,皮革流通量在1500万张以上,成为华北最大的肉牛养殖屠宰集散地。牛肉产品供应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深受广大顾客的青睐。
1 发展经验
阳信肉牛产业如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笔者认为阳信肉牛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阳信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人口45万,总面积793km2,土地总面积7.87万hm2,耕地4.07万hm2,牧草资源丰富,是渤海黑牛和鲁西黄牛的中心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就了阳信养牛业。随着滨大高速、滨德高速、德龙烟铁路的陆续开通,更加紧密了与北京、天津、青岛、烟台各大中型城市的联接,使阳信肉牛产业走上了快车道。
1.2 各级领导非常重视阳信畜牧业的发展,为阳信肉牛产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近年来,阳信县委、县政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打造“中国肉牛养殖、肉牛流通、肉牛加工、绿色皮业”四大基地的奋斗目标,相继下发了《关于大力膨胀畜牧业生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业的意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了肉牛皮革业发展论坛,制定并印发了《阳信肉牛皮革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把肉牛皮革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把肉牛养殖作为农民致富项目第一项目来抓,大力实施膨胀畜牧业和科技入户工程。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黄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县作为“黄三角”的畜牧中心区,更应抓住契机顺势赶超。2010年9月27日,第五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赛牛会在阳信成功举办,赢得农业部、省市畜牧局领导的赞誉,进一步打响了阳信肉牛在全国的知名度。
1.3 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队伍,确保肉牛饲养质量和效益
阳信县畜牧局组织人员成立了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监测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肉牛改良体系。农业部组织的科技入户工程,在我县落地生根,先后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提供养殖、防疫、饲料兽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组织培训养殖农民约2万人次。
1.4 积极的国家财政金融扶助政策,使得我县肉牛产业不断壮大
近几年国家重点扶植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场,阳信肉牛加工企业不等不靠,积极与上级对接,争取建设资金,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其中鸿安优质肉牛养殖基地总投资3600万元,2008年10月开始建设,占地68000m2,建成标准化饲养厂房12座。政府金融系统对养殖加工企业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发展。
1.5 回汉合作,使养牛产业链不断延伸
以刘庙为中心的肉牛屠宰运销市场,回民群众历来就有屠宰,运销牛羊的传统,而翟王、流坡坞、河流等乡镇汉民群众有养牛的习惯。2005年正当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时期,阳信县畜牧局审时度势成立鲁北肉牛产销合作社,鼓励运销社员和养殖社员内部实行订单养牛,重点抓好“回汉合作、信贷资金、科技服务、开拓市场”等关键措施,促进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以后不断发展完善了黄河犊牛繁育合作社、鲁阳犊牛繁育合作社、鑫源养牛合作社、青草地犊牛繁育合作社等10个规模养牛合作社,形成了养殖户+合作社+加工场的产业链条,使阳信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强,牛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上升,牛源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随着牛肉产品消费国际化标准化进程的加快,对牛肉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对阳信县肉牛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对策
3.1 继续加大对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的监管力度
加强屠宰场的检疫监管体系建设,搞好肉牛生产可追溯体系建设,使得阳信肉牛加工企业更加标准化,确保牛肉加工工艺流程等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叫响阳信清真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3.2 加强资金投入,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政府应以参股的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建立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成立肉牛研发中心,培育遗传稳定的优质鲁西黄牛,解决牛源不足问题。
3.3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肉牛产业是阳信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阳信县畜牧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形成坚强的落实核心,借国务院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东风,规划好肉牛产业园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好肉牛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