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之研究
2012-08-15重庆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永平
■ 重庆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王永平
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与军队建设发展相适应,加快推进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为军队战斗力的生成与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加快推进国防动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当前,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国防动员建设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保障军队和国防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求已极不适应,必须尽快确立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一是确立信息主导观念。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以信息化为显著标志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信息化战争需要信息化的国防动员作支撑,必须充分认清信息技术、信息手段在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自觉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使信息化真正成为动员能力生成的倍增器。
二是确立综合集成观念。国防动员是由庞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构成的开放的繁杂系统,它不仅是多层次的,而且是多系统的。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就必须着眼发挥国防动员系统的整体效能,坚持综合集成,利用系统工程和运筹分析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对国防动员体系各要素进行结构优化和信息融合,形成新的动员能力。
三是确立体系对抗观念。现代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现代应急也是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体系应对。国防动员只有融成完整的体系,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要努力将所有动员要素、动员单元聚集成一个有机体系,实现整体联动、综合释能、打节破链、体系制胜。
四是确立联合制胜观念。随着新军事技术迅猛发展,联合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强调各种力量编成必须要素齐全、科学组合,通过各种力量的联通与控制,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国防动员作为联合作战整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注重发挥国防动员各专业领域的特长和优势,联合行动、扬长避短。
五是确立军民融合式发展观念。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实现富国强军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基本途径。要把动员科技发展、动员人才培养、动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态势,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促进动员能力生成模式的加快转变。
二、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推手
当前,信息化水平偏低是影响和制约国防动员能力提升的“瓶颈”,必须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以此推动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加快转变。
一是不断创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动员理论体系。推进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关键是以动员理论的突破性创新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紧信息化动员理论研究,不断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建设的特点规律,形成一批基础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实践性的理论成果,以动员理论的创新指导和牵引动员能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二是不断完善以信息动员为核心的内容结构体系。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强大物质基础,信息能超越体能、热能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始终伴随战争的国防动员,必须积极适应战争形态的转变,正视信息动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基础地位,把国防动员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信息动员上来,在抓好人力、物力、财力等传统动员领域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建成以信息动员为核心的动员内容结构体系。
三是切实抓好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建设。要以社会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综合运用军队信息网络和无线加密通信、卫星通信、3G通信等手段,不断完善国防动员基础网络。要研究开发军民一体、平战一体、技术一体的国防动员信息资源配置管理数据库系统,完善数据挖掘、融合和信息分发、共享等技术手段,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组织实施国防动员提供信息保障。要统一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预设系统接口,规范联网运行,实现国防动员系统内部、军地之间、不同网络之间相互兼容,确保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动员单元、动员要素之间信息互联互通。
三、以精确动员为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主要导向
动员能力不仅包括满足应战应急需要的能力,更应包括精确满足需要的能力,既要动员够,更要动员准。因此,走精确化动员道路,是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的应有之义。
一是精确把握动员时机。精确把握动员时机,关键是要全面掌握敌我各方面的信息,准确预测敌方的动态、战争的规模和进程。要根据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多种战争威胁,进一步细化动员等级划分,明确不同等级对应的战争威胁、动员范围、批准权限和动员完成时限,以便平时更精确地进行动员准备,战时根据战局的发展逐步提高动员等级,在动态中实现对动员时机的精确把握。
二是精确把握动员数量。信息化局部战争规模有限,信息化武器装备价格昂贵,部署信息化作战部队耗费巨大,使信息化战争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的特点。必须慎重考虑战争效费比问题,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军事效益,通过准确的判断、周密的计划、有力的举措,做到精确动员、精确用兵,既保证部队遂行任务的需要,又避免出现“过量动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三是精确把握动员结构。信息化战争对兵员和装备物资的动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质量要好,而且要专业对口、结构合理,兵员的技术专业和装备物资的型号种类都要充分适应军队的构成和作战的需要。未来我们将要进行的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参战部队来自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对兵员、物资的种类结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以精确的军事需求为依据,以准确的动员潜力数据为基础,适当扩大动员的地域范围,努力做到专业对口、结构合理、数量精准,确保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
四、靠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促进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涉及国防动员体系的各个层次和诸多方面,军地双方与国防动员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和单位鼎力支持和配合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有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支撑。
一是要健全国防动员需求军地对接机制。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切实摸清各级各类国防动员潜力现状及其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保障需要,对动员需求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逐级提报、统一汇总、宏观统筹、层层分担的办法,对动员需求任务进行定单式部署,切实提高国防动员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健全政策法规机制。要以《国防动员法》为依据,逐步建立以《国防动员法》为主体、以地方性法规相配套、以行业法规为补充,上下衔接、完整配套、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确保各项动员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要健全国防动员工作运行机制。按照集中统一、军地衔接、运行顺畅、反应灵敏的总体原则,理顺国防动员、军队指挥和地方应急管理三个系统之间的机构设置、职能任务和人员组成方面的相互关系,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将平时与战时结合起来、军需与民用统一起来、应急与危机管理统合起来,为实现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形成体系动员能力奠定组织基础。
四是要健全国防动员应战应急功能衔接机制。将国防动员系统应急动员预案纳入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在指挥、协同、保障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建立国动委办事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常态化联系机制,实现情报信息收集、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协调等联动联合,提高信息采集、风险研判、预测预报、快速传报能力,形成平战一体的危机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