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430XM洗片机故障分析及使用
2012-08-15杨小波
杨小波
(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 淮安 223200)
HQ430软片冲洗机,是虎丘影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凭借二十多年生产相片,软片冲洗设备的专业经验,再结合现在医疗业对冲洗机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新机型。它主要用于医疗行业的X光片,CT片及MRI等医用软片的冲洗。按GB9706.1防电击分类,本产品属I类B型医用设备。
为了保证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可靠的使用寿命,整机外壳使用ABS工程塑料注素而成,内在部件全采用优质防腐材料。电气部分采用单片机电脑控制,功能强、可靠性高,显影、定影、水洗、烘干四个步骤一次性完成。
根据不同的药液、不同的软片对冲洗条件有不同要求的特点,本机对药液的温控,冲洗时间等冲洗工艺参数都设有一定的调整范围,操作者可以方便地通过面板上的按钮调整冲洗工艺参数,有效地控制冲洗质量。
药液补充设计成自动和手动两种。正常工作时机器会根据冲洗的张数,每一次自动补充一次各药液而当药液位偏低或药液浓度低于要求时,可追加手动补充。
当水洗水位偏高或外加原因,药液温度超过设定温度2摄氏度时,本机会发“嘟”的报警声,提示操作者,机器出现异常,需排除故障。
本机设有自动节电、节水控制功能,当机内无软片冲洗时,传动不动作,烘干停止加温,水洗进水被关闭,但当恢复冲洗时,只要放入软片,机器则自动启动传动,烘干加温,水洗进水等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药液温度未达设定温度时,转动自动开启功能无效。但可按控制面板上的转动键进行传动、走片、在走片过程中按传动键无效,可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停片,保证软片顺利走出机器。下面是日常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分享。
故障现象一:冲洗出来X光片明显偏淡。
为了判断是X线机,还是洗片机造成的X光片显影不足,出来的片子偏淡。换了一台X线机适当的曝光条件又拍摄了一次,冲洗出来的片子仍旧偏淡,这就排除X线机出线量不足造成冲洗出来的片子偏淡,而是洗片机原因造成的显影不足,有三个因素。一是洗片机的运行速度,二是显影,定影温度,三是药液老化,而药液是近期刚换的,排除药液的因素。打开机器上面的盖子,观察洗片机马达的运行速度,正常。排除了速度因素,观察显示屏上的显影温度,定影温度,和电脑里设定的温度一致。关机,温度计测量显影的实际温度只有16摄氏度,与设置的32摄氏度相差很大,定影温度与电脑设定温度一致,考虑为显影感温器及采集电路问题。
拆下显影槽的感温器,在常温下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是115欧姆,在正常范围内(100欧姆到120欧姆之间),接着测量其供电电源约5V,正常范围,在排除了显影感温器、多路开关芯片、A/D转换等电路无问题情况下,让我们一筹莫展。
约20分钟后重新开机,观察显示屏上的显影、定影温度变化,定影温度上升缓慢,显影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定影温度。这时判断可能是循环系统故障,这是因为感温器和加热器靠的很近,由于显影槽未循环,靠在加热器旁边液体温度很快到电脑设定的预置值,而停止加热。用手触摸了显影循环泵,温度偏低,而定影循环泵温度明显高,万用表测量了显影循环泵两端电压为220V,循环泵线圈电阻无穷大。由此判断,循环泵线圈烧断,从厂家购买新的循环泵换上后,故障现象消失。
故障现象二:片子出来后是湿的。
据此判断为烘干系统问题,打开机器上盖,启动机器,万用表测量加热器两端无电压,正常为交流220V。打开机器侧盖,发现烘干继电器指示灯未亮,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电压为直流12V,线圈的一端接+12V,另一端接从驱动板过来的低电平信号,测量+12V与电源板上供电电源+12V相通,这样考虑为驱动板信号没有过来,此信号由电脑板CPU发出低电平信号,加到光耦的输入端N极上,然后光耦工作,其输出端的集电极接上+12V。经过发射极,1千欧姆电阻、10千欧姆电阻再接GND。10千欧姆电阻两端分别接上三极管9013的基极和发射极。此时10千欧姆电阻两端电压限幅在0.7V左右。9013管的集电极与烘干继电器负端相接,发射极接GND,烘干继电器的正端接上+12V。这样当电脑板发出低电平指令时,光耦,三极管,烘干继电器就工作了,加热器通过烘干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通220V电源。为了判断其驱动电路是否有问题,人为在光耦的N端接上低电平,开启机器后,烘干继电器未工作,故障仍旧。由此初步判断驱动电路问题,测量光耦输出端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压为0.3V左右,正常范围,光耦工作正常,测量901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压,为12V左右,9013管未工作,进一步判断9013管损坏,更换上后烘干继电器工作。然后撤下人为信号,机器复位,开机,故障消失,证明从电脑板发出的指令正常,就是单纯三极管问题。
故障现象三:每次开机,机器工作,显影,定影加温一次正常后,就停止加温。
温控原理是:首先温度传感器应药液或空气的温度,并转化成电压信号输出,洗片机需要控制温度需要三种(显影、定影、烘干)计算机处理信号都是分时处理,就是排队一个一个处理,所以采用了一个多路开关,由计算机控制,一路一路接通。温度传感器是电压信号,进入计算机时需要变成数字信号,需要模数转换,为方便计算机的处理方便,进入计算机前先进入I/O电路,其功能起缓冲作用。正式进入计算机后,一方便将数字信号直接送出来,另一方面即与操作人员事先通过键盘键入,放入内存的预置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从传感器过来的温度低于预置温度值,则CPU发出的继续加温信号,并通过I/O电路进入驱动器,继电器工作,接通加热器电压,加热器发热,进入加温状态;如果传感器过来的温度值已大于或等于预置值,则CPU发出停止加温信号,继电器断开加热器电压,停止加温,重复这一过程,便达到控温目的。在显影和定影的加温电路中,为了在恒温工作状态,减小加热器惯性冲击,有一切换电路,打开电源时,第一次加温,加热管上加的是220V电压,一旦加到设定温度后,就切换到110V加温,第一次加温时继电器j4不动作,220V电源从常闭触点J4-1通过,加到设定温度后时,J4动作,J4-1常闭触点断开,J4-2常开触点接通,220V电源通过二极管从J4-2流过。220V交流电经过二极管,只有半波通过,即变为110V。
由原理可分析此现象产生由继电器或二极管引起,测量J4线圈端电压12V,J4工作。J4-2两端电压未0V,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220V,由此判断为二极管损害,更换后故障消失。
故障四:开机后显示屏上出现E2错误。
查看手册此为速度方面问题,关于速度方面控制的原理如下:
调速部分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尽最大可能保证了速度的稳定性,具体工作流程是这样,CPU以交流电过零点为基准,延迟一定时间发出一个控制脉冲,为了保证可控硅的正常工作,控制脉冲脉宽控制在一定宽度,所以CPU发出的脉冲,需经过单稳态整形电路,整形满足这一要求的脉冲,需经过单稳态整形电路,由集成块74LS123完成,其控制脉冲整形后的脉宽时间取决于6脚与7脚上的联接的电阻与电容,其电阻不宜太大,小于39K,时间常数在0.7-1.1ms左右。整形后的控制脉冲进入驱动电路,触发可控硅导通,马达转动,测速反馈脉冲形成,反馈信号进入CPU,CPU根据操作员键入的预置数,与反馈脉冲进行比较,判断马达的转速是否满足要求,反馈脉冲的多少,与马达的转速成正比。如果实际转速慢,则控制脉冲提前发出,仍慢,则再提前,直至满足需要为止,如果外界电压升高,实际速度变快,则CPU发出的控制脉冲再往后延迟一些。这样控制模式比利用公式计算可控硅的导通角好的多,公式计算往往不能考虑外界电压及负载变化引起的速度变化。而模糊控制,可将这些因素消除。
屏幕上显示E2错误,观察马达还在运转,由此判断其调速驱动电路基本正常,现在将重点考虑其测速反馈上面。其测速的四芯插座,无松动现象,接触很好。然后观察码盘,用干布擦拭了一下,防止灰尘挡住其敏感部分,然后开机,故障现象未消失,再朝前一级查,由555块和比较器393组成的脉冲整形电路。示波器检查整形前脉冲正常,整形后,无脉冲波输出,确定整形部分电路异常,发现555块缺了一脚,换上新的后,故障消失。
为了保证机器良好的使用状态,减少故障率,使用过程中要积极维护,下面是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1)每天启动机器和每次更换机内药液后,应注意循环是否正常,并且最好检测一下现有的冲洗工艺参数是否满足当时的冲洗要求。
(2)每天关机后应放掉水洗水,第二天换新水,这主要因为静止水中容易产生微生物,而使水质变滑腻造成走片故障,同时洗不干净胶片,影响烘干。
(3)药槽内装有药液,停机时间不能超过一星期,如果时间较长,则应将药液全部放出,并且要清洗药槽和轴架。
(4)关机时最好为机器待机状态,即在烘干,传动风机均停止时,关闭电源开关,这有利于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5)注意定期清洗循环泵,补液泵,防止阻塞,预防故障发生。
(6)定期清洗转动轴,观察其有无变形,齿轮有无裂纹。